眾所周知,第一代核武器是用鈾或鈽製造的原子彈;第二代核武器是熱核武器,也就是氫彈;第三代核武器,則是經過“改良”的核彈。
不過,到了1996年9月10日,聯合國大會以158票贊成、3票反對、5票棄權的壓倒性多數票通過了《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這就無疑給所有核武器判了死刑,但是,對於核武器強大威力的追求,就此停止了嗎?
當然沒有!
因為,第四代核武器初見端倪了,還可以完美避開《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的限制。
那麼,這個“核四代”,與前三代有什麼不同呢?
所謂的第四代核武器,依舊是以原子理論為基礎,發展武器模型。只是,研發關鍵是如何限制其所產生的輻射,從而繞開《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以“常規武器”的名目出現。
在研發第四代核武器過程中,已經出現許多種類,比如干淨的聚變彈、反物質彈、粒子束武器、鐳射引爆的炸彈、原子核的同質異能素武器等。不過,研發第四代核武器,有一定的門檻,只有那些擁有第二代核武器、掌握先進技術、財力雄厚的國家才有能力發展第四代核武器。
其中,比較主流“核四代”有金屬氫武器、核同質異能素和反物質武器。氫氣在一定壓力下可轉化為固體結晶體,在室溫下無需密封可保持很長時間,這就是金屬氫。金屬氫的爆炸威力相當於相同品質TNT炸藥的25—35倍,是目前可以想象到的威力最強大的化學爆炸物。
所謂核同質異能素,是利用品質數和原子序數相同的兩個或多個核素,進行核反應。這種同質異能素,核裂反應能量更大,達到80GJ/g。爆炸量級,比高能炸藥要大100萬倍以上。而且爆炸後非常乾淨,不產生輻射,可以當做“常規武器”使用。
在“核四代”武器研發中,反物質武器開始得早,進展緩慢,卻讓各國研究人員無比熱衷的謎之方向。反物質的研究,從上世紀40年代就已經開始了,和第一代核武器同時代。但是,直到1986年,科學家才在磁陷阱中,首次捕獲到反質子。
對於這種反質子進一步研究,發現了它的巨大能量。只要極少量的物質與它的反物質相互進行湮沒反應,就可迅速釋放出巨大的能量。甚至只要幾微克的反物質,就可以激勵出極強的X射線或Y射線鐳射。這也是各國熱衷反物質研究的原因。
因為,這不單單是可以替代核武器的戰略武器,也是可以湮滅一切的終極武器。即將關閉潘多拉魔盒又開始慢慢打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