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經過一系列現代化改進後的俄羅斯海軍“沙波什尼科夫海軍元帥號”大型反潛艦前幾天進行第二次海試(日本海),如果這一次海試順利它應該在明年初就重新入役了。

“沙波什尼科夫號”屬1155M型“無畏級”大型反潛艦,是在1985年服役的,隸屬於俄羅斯太平洋艦隊,該級艦在蘇聯時代側重於遠洋反潛,也就是伴隨航母戰鬥群執行遠洋任務,“無畏級”的主要作戰物件除北約國家的核潛艇外,還以美軍的“斯普魯恩斯級”大型驅逐艦為主要作戰物件。

改造之前的“沙波什尼科夫號”,前艦橋兩側巨大的SS–N–14反潛導彈發射器非常醒目,整艘艦粗獷而威嚴。

蘇聯紅海軍在1970年代進入到全面發展時期,各種排水量超過7000噸的大型戰艦批次開始服役,由於是以美國海軍為最主要作戰物件,每一個層級都要有相應的戰艦抗衡,當時美國海軍建造了大量排水量8000多噸的“斯普魯恩斯級”驅逐艦,蘇聯也建造了“無畏級”和“現代級”與之抗衡,但“斯普魯恩斯級”幾個批次下來之後開始往多用途方向發展,專用反潛型、多用途型、防空型全面升級,甚至用艦體衍生出了“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而蘇聯海軍在多用途發展方面滯後,只能以“無畏”和“現代”兩型艦與之抗衡。

改造前艦艏兩門AK100型艦炮,改造後被一門效能更先進的隱身型A–190–01型100毫米艦炮替代。

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海軍一落千丈,雖然繼承了蘇聯時代的大量戰艦,但海軍經費非常的緊張無力再維持這麼大的艦船量,只好在“無畏”和“現代”當中選一,“無畏級”是唯一的遠洋反潛艦,並且艦的裝備等級也高於“現代級”得以繼續儲存,而“現代級”則用完艦體壽命後予以退役。

改進後的“沙波什尼科夫號”艦艏的3K95(SA-N-9,海軍型“道爾”)被保留,原先B炮位的AK100艦炮被拆除,改裝成兩組8聯裝3S14型垂直髮射器,可發射“口徑”多用途巡航導彈、巨大的SS-N-14反潛導彈發射器更換成2座四聯裝“天王星”中程反艦導彈發射器。

到了2010年代,俄羅斯海軍繼承的這些蘇聯1980年代建造的戰艦已經過於老舊,已經不能適應現代化作戰需求了,但沒錢也沒有研製能力去建符合21世紀標準的大型戰艦,只得對這些老艦進行升級改造,延長它們的艦體壽命和升級武器裝備,彌補艦隊數量上的嚴重不足,在巡洋艦方面升級和改造基洛夫級的“納西莫夫號”,驅逐艦方面就是升級“無畏級”,“沙波什尼科夫號”由於艦齡最老,已經超過35年了,到了不升級不行了的地步,隨即在2017年末進行升級改造,根據俄海軍的作戰要求,要將它升級為“多用途艦”…不適宜的、陳舊的反潛導彈發射器被拆除,騰出地方安裝垂直髮射器和更換新的反艦導彈,也就有了現在改造後的樣子。

“天王星”是俄羅斯少有的中型反艦導彈,外觀有點像美軍的“魚叉”反艦導彈,由於體積適中它的通用性比較好,不但戰艦可以安裝,還發展出空射型和岸艦型,以前蘇聯動輒幾噸重的大型反艦導彈難以安裝到中小型戰艦上,有了“天王星”反艦導彈之後,不但適應性好,攜帶數量也有很大的增加,增強了持續反艦能力。

改造完成後的“沙波什尼科夫號”的作戰能力,特別是遠端對艦/對陸地目標的打擊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至於說反潛能力得以保留,還使用了更新型的反潛導彈(“口徑”系列當中有一型專門用於反潛),據說打擊深度為1000米,美軍最新型核潛艇都在打擊範圍內,原有的四聯533毫米魚雷發射器、反潛火箭發射器和兩架卡27反潛直升機也繼續使用。

總體來說“沙波什尼科夫號”得以新生,戰鬥力有了質的提高,升級過程中對艦體結構會新型徹底的排查和加固,重新入役後會有10年以上的服役期。

但,俄海軍就這樣縫縫補補舊戰艦並不是海軍發展的正道,也不是長久之計,蘇聯遺留下來的這些戰艦艦齡都超過了35年甚至接近40年,安裝大型戰艦40年服役的標準都接近退役時段了,再怎麼升級改造也延續不了多久,而且越是接近最後服役期戰艦的故障越多,按照國際慣例早就應該將它們退役了,問題是俄羅斯海軍長時間缺乏資金投入,在大型水面艦艇研製方面早就斷層了,無力研製排水量超過7000噸的大型戰艦,所謂“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級”也只是4500噸即便是護衛艦,遠洋作戰能力欠佳,其它俄羅斯研製的戰艦就更不行了…沒辦法也只能將蘇聯舊艦升級,這也反映出俄羅斯海軍的窘境,蘇聯時代馳騁大洋的紅海軍永遠回不去了!

29
最新評論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海軍航空兵訓練接近實戰,蘇-30MK2大戰殲-10孰優孰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