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一戰結束後,研究多炮塔坦克似乎是一種潮流,日本自然也不例外,陸軍馬鹿們也期望擁有自己的“多炮塔重型坦克”。可是在研發卻一波三折,從未加過戰鬥卻被欽點成了決戰兵器,如此威風的定位時至今日也無人知曉,它就是91式重戰車。

一、陸軍馬鹿的重坦克夢

在上個世紀二十年代末,世界各國都開始研究重型坦克以應對下一場戰爭,人們都對未來的戰爭陷入了某種恐懼或者是誤區,各國都在研發多炮塔坦克,比如英國的維克斯巡洋坦克或者蘇聯的T-28坦克,而日本也不例外。

日本陸軍的馬鹿們很早就注意到了各國重型坦克的研發動向,他們認為如果日本再不抓緊研發足以對抗這種坦克的武器,那麼日本的軍事力量將會被這些國家甩在後面。因此基於這種對抗思想,日本陸軍提出了研發多炮塔坦克的要求。

當然為了可以得到更好的參照材料,日本陸軍的馬鹿們儘可能的搞到了英國和德國的多炮塔坦克情報。不但如此他們居然還搞到了蘇聯正在研發中的T-35重型多炮塔坦克的情報,基於上訴情報,日本陸軍認為美國人一定也在研發多炮塔坦克,這將來會是對日本的一個威脅。(醒醒,就算M3是多炮塔,你們腦子裡的這玩意也打不過的)

因此日本陸軍兵器研究部門的工程師們在陸軍馬鹿們的催促下展開了研究工作,新式坦克車身總體設計上呈現一種狹長的盒子形態,如果從側面看的話,即使沒有炮塔,它也是一個凸字型的結構,這輛坦克的重量被提高到了18噸,已經遠遠超越了“同時期其他型號的日本坦克”。

工程師們和陸軍馬鹿還仔細研究了各國多炮塔坦克的設計,他們認為將火力集中在正前方是不可取的,馬鹿們一想到敵人出現在屁股後面的樣子就不禁生出一種莫名的難受感,因此陸軍不可接受這種屁股無防護的設計。

基於陸軍的建議,工程師們將一門副炮他挪到了了車身的後面,但是這種改動就意味著車身的內部佈局需要整體改變,車身的後方需要騰出足夠的成員空間,並且將發動機向車身中部挪動,不過這都不算個事。

考慮到當時世界各國主流的坦克炮使用的是37毫米坦克炮,因此心高氣傲的陸軍馬鹿們覺得:“俺們日本的坦克一定要比其他人的厲害”,所以陸軍選擇了使用57毫米坦克炮。

嘿,小樣,別說你們這群陸軍的想法還挺別緻,57毫米炮在當時確實超越了大多數同時期的坦克,不過只有18噸重的底盤……你們確定它能對抗其他坦克?這玩意的噸位聽起來就和蘇聯的T-28坦克一樣餡大皮薄。

由於工業技術的水平問題,日本陸軍工業部門缺乏整體的焊接工藝,所以日本的很多坦克都是採用鉚釘加工,而重型坦克原型車也是採用了鉚釘加工工藝。

在30年代早期,重型坦克的原型車被交付給陸軍馬鹿們進行驗收,雖然原型車的外表深深的震撼了陸軍,但是當他們聽說到這輛擁有17對負重輪的坦克只有18噸並且防禦不足,很容易就能被敵人的20毫米機關炮擊穿時,陸軍的馬鹿們非常的不開心,他們要求工程師們對坦克進行重新設計。

二、91式重型坦克

到了30年代中前期的時候,日本陸軍工業部門的工程師們對原型車進行了重新設計,總體來說新的設計是建立在原型車基礎上的。

新的原型車設計在佈局上和最初的設計沒有太大的區別,主要的改動是對坦克的裝甲進行了加強。炮塔裝甲被加厚到30毫米,車體正面裝甲加厚到35毫米,側面裝甲為30毫米,尾部裝甲的厚度為25毫米,這樣一來就比第一輛原型車防禦更好了。

(總體上來說這一次的裝甲被加強到了差不多和蘇聯T-28一個級別,但是這依然不能改變坦克餡大皮薄的缺陷。)

除了對裝甲厚度進行了增加以外,工程師們還對坦克的懸架進行了重新設計。一種設計更加簡單的板簧懸架取代了原本的舊懸架,這種懸架的設計非常簡單並且堅固,非常符合日本薄弱的工業加工能力。同時全新的設計使得負重輪從17對減少到了9對,進而在降低了重量的情況下保障了車體的越障和承載能力。

再然後是坦克武裝的改進,炮塔依然是前二後一的設計。但是新設計的主炮塔除了沿用陸軍指定的57毫米炮,還在側後方安置了一挺6.5毫米機槍,尾部炮塔同樣使用6.5毫米機槍,這樣就可以與主炮塔的後側機槍形成交叉火力殺傷進入坦克後方的敵人步兵,而副炮塔則裝備了一門37毫米炮,從而大大提高了反坦克能力。

在1935年的時候,樣車被交付給陸軍進行驗收,陸軍馬鹿們對新的坦克裝甲的加強非常滿意,雖然也他們也沒有仔細研究過這玩意到底能夠承受多大的傷害。不過陸軍馬鹿們眼裡,這輛戰車充滿了日本式浪漫色彩,三個炮塔就彷彿古代的武士們一樣,攜帶三種武器參加戰鬥,隨後它被命名為“91式重戰車”。

在通過了驗收之後也就該投入量產工作了,可是問題又來了,因為日本資源匱乏,陸軍僅有的資源都被用於生產輕型坦克,想要量產91式重戰車似乎不太可能,停止輕型坦克的生產是萬萬不行的,最終陸軍馬鹿們只批准生產4輛91式重型坦克,其中一輛“91式坦克”參加了一次遊行以展示陸軍裝甲兵的強大面貌。

但是訂單這麼少引來了工業部門的不滿:“什麼?叫我們研發製造,組建生產線,你就訂購4輛?”,可是工業部門的質問還能難得住經驗豐富的陸軍馬鹿?馬鹿們當場指出這種坦克還不能夠滿足軍事需求,在經過後續改進後再行量產計劃,不過可以考慮分批少量訂購一些,害怕了陸軍們動不動就“天誅國賊”的設計師和工廠負責人也只能同意。

(你們這群陸軍馬鹿也真是夠了,耗費了這麼多的時間,制訂了這麼多的目標,最後只生產4輛,不過應該說對這群傢伙來說也是幸運的,因為多炮塔坦克在後來被證實是非常的不靠譜的。)

三、91式重型坦克的“和平”戰爭

生產出來的4輛91式重型坦克其中一輛被送往千葉縣的日本陸軍坦克兵學校用於訓練車組,隨後它的生產被後續改進拖延,生產也就變得磕磕絆絆了。

在1939年的時候,日本陸軍的馬鹿們對蘇聯斯拉夫糙漢子頻繁的進行著騷擾,基於日俄戰爭的經驗,陸軍認為蘇軍和過去的俄軍一樣,只要離開了防線就會在野戰中被輕鬆消滅,即使就讓他們蹲在防線裡也可以用優勢兵力圍困他們,於是認定了蘇軍很弱的馬鹿們拉著傢伙就衝了上去。

在這一次衝突中,陸軍部門將一輛91式重戰車派往了諾門坎地區以進行實戰檢驗。不過在前線軍官的眼裡,這可是寶貴的試驗車,怎麼可以把它輕易就投入作戰呢?如果它被敵人摧毀了,那還不知道多少人要去司令官那裡謝罪!因此它被安排在了安全的地區待命,就是在戰鬥最激烈的時候,它也沒有被投入前線。

諾門坎的戰鬥結束以後,對91式重戰車來說戰爭也就告一段落了,但這並不意味著結束。因為日軍即將入侵東南亞,隨著太平洋戰爭的爆發,日本陸軍發現自己居然沒有一款能夠有效對付美軍坦克的武器,那些薄皮的94式輕坦克紛紛成了美軍坦克的炮下亡魂,日本迫切的需要一種新銳的反坦克武器。

可是現在日本資源已經到了瀕臨枯竭的情況了,就連97式坦克的底盤都不夠用,那可怎麼辦呢?陸軍的馬鹿們馬上想到了在本土還有幾輛用於訓練的91式重戰車,這傢伙“皮糙肉厚”承載能力強,稍微做一些改裝就可以成為機動反坦克武器。

因此這些數量稀少的91式重戰車多數被拖去進行了緊急修改,原計劃是模仿蘇德的突擊炮進行改裝。工程師計劃將炮塔移除然後安裝一個足夠寬敞的戰鬥室以保護成員,並且為它換上105毫米炮,這樣就可以有效的摧毀美軍坦克。

可是因為資源匱乏的問題,這個設計又被馬鹿們否定了,於是一個簡單粗暴的改裝方案誕生了,坦克的炮塔被移除後一門105毫米炮被簡單的固定在車身上,這樣改造就完成了。但是還沒等它被投入戰鬥,日軍在太平洋接連敗退的訊息就傳來了,因此陸軍的馬鹿們決定將它作為本土決戰兵器使用,然而直到日本投降為止,它都沒有參加過任何的戰鬥。

結語

日本人對外界情報資訊的敏感可以說是異於常人,他們也非常善於學習,但是在二次世界大戰中,他們總會學到一些奇怪的東西。

就比如早期重戰車的研發,他們擁有使用威力更大的坦克炮的眼光,卻沒有想過多炮塔結構靠不靠譜,想要重型坦克卻又不肯減少一些輕型坦克的訂購數量,這種奇怪的短視也許對他們自己來說是不幸的,但對所有遭受過他們侵略的人來說是幸運的。

參考文獻:

《日本裝甲車輛》

《日本中型戰車》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國內技術突飛猛漲,僅次於美國,成為世界第三,亞洲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