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效應,說的是南美洲亞馬遜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了幾下翅膀,可以在兩週之後引起美國得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這個理論,說的是即使只是一個小小的動作,卻會引起一連串巨大反應,最終導致完全不同的結局。
從這個理論的原理上來說,世界上很多事都能用這個理論來解釋,以至於有了幾部就叫《蝴蝶效應》的電影,用曲折的情節講了一個故事,來佐證這個理論的正確性,相當燒腦(也可能是因為我太笨)。
關於英國皇家海軍沒落的原因,這個鍋甩給德國人,其實也是用了這個理論。
自從相繼打敗海上霸主西班牙和荷蘭,又徹底壓制法國後,英國雄霸大洋三百年,靠的就是一支全世界加起來都打不過的皇家海軍。當然樹大招風,誰都知道,想要打敗英國,首先要打敗皇家海軍,或者是皇家海軍所掩護的,源源不斷向英國本土輸血的,規模世界第一的商船隊。
肥肉必有惡犬看守。對崛起的德國來說,在大洋之上與英國皇家海軍捉對廝殺顯然不是明智的決定,“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就成了德國最現實的選擇,況且經過一戰的交鋒,已經證明德國光憑一般的海戰模式完全不可能打敗英國,只能另闢蹊徑。
德國人選擇了潛艇和破交戰——這也是無奈的選擇,但這個方法出奇的好用,再搭配鄧尼茨的“狼群”戰術,英國的海上生命線幾乎被撕碎。與潛艇部隊的優異表現比起來,德國海軍水面艦艇部隊的表現堪稱無能,在幾次執行破交戰任務以失敗告終後,希特勒將全部海軍資源給了潛艇部隊,試圖以此來獲得大西洋戰場的主動權。
德國海軍的這個變化直接影響了對手,為了維持主動權,英國不得不把大量精力用來應對穿梭于波濤碧浪之下的“海狼”們。在整個戰爭期間,英國皇家海軍都把資源用在反潛裝備的研發和更新上,而此時美國和日本在幹什麼呢?在盡全力發展航空母艦,雖然日本人這個“發展”多少摻了點水分......
就這樣,英國喪失了發展航母的最好機會,不得不被對手逼著打一場不對等戰爭,而這個對手僅僅是造價低廉的潛艇。
等到二戰結束,昔日威震五洋的皇家海軍一蹶不振,淪為北約體系中美國的附庸;等到冷戰結束,皇家海軍更是成了一灘爛泥。也就是這幾年來意識到利益不保,才下大力氣發展海軍,服役了一艘重型航母,但可以預見的是,無論英國怎麼折騰怎麼下力氣,也不可能恢復一百多年前的光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