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這同樣是一哥們丟給我的問題,它問到為現代軍用步槍幾乎都是導氣式+槍機旋轉閉鎖,似乎很單調。而且現在除了給步槍加上導軌以便於配上戰術附件之外,也沒有什麼太革命性的發展,這是為啥。

確實啊,至少在70年代,突擊步槍的花樣都很多。有AK這種長活塞+轉栓的,也有FAL這種短活塞+槍機偏移的,當然沒這些都還是導氣式,非導氣的也有,比如FAMAS這種槓桿延遲半自由的,G3這種滾柱延遲半自由的。再往前去的話,我們還能發現諸如雷明頓8這種槍管長後坐的,約翰遜這種槍管短後坐的,利貝羅勒這種自由槍機式的,但為啥後來都被導氣+轉栓大一統了?這得從其他原理的毛病去說,一個個來。

(雷明頓8)

先說自由槍機,這種原理是出了名的閉而不鎖,只是依靠槍機本身的質量來抗子彈發射時的後坐力。由於槍機本身比彈頭要重得多,因此子彈會以極高的速度飛出去,但槍機後退的速度則慢得多,因此等到膛壓降下來之後,槍機才堪堪把彈殼拉出來。不過這就帶來一個問題,如果子彈裝藥,膛壓很高,這槍機就會提前開啟,結果就是彈殼炸裂,燃氣從後方噴射手一臉。解決辦法是加重槍機,而且得非常重,這麼一來得不償失,所以自由槍機適合衝鋒槍和手槍,但不適合步槍。

槍管後坐式是最早出現的自動原理,它可以搭配肘節、卡鐵起落、槍機偏移、轉栓、轉管等幾乎所有閉鎖形式,但問題就出在槍管後坐這個問題上,不管是長後坐還是短後坐,它的槍管都是活動件。而活動件在每次運動復位後必然有誤差,而且非固定件在子彈發射時的震動頻率也往往不一。所以槍管後坐可以用在不怎麼講究精度的手槍和機槍上,但步槍不行,它是靠精度吃飯的。

既然自由槍機不適合步槍彈,槍管後坐精度不好,那麼還有啥選擇呢?導氣麼?

確實,第一把成功的半自動步槍就是導氣式,玩戰地的哥們應該很熟,蒙德拉貢步槍,而且它是轉栓式閉鎖。但當時很多國家並沒覺得這種結構能在將來成為主流。其中一個原因是導氣式步槍得在槍管上開孔,而開孔同樣會導致精度下降,雖然沒有槍管後坐的精度那麼離譜,但同樣人不少人不爽,所以在20世紀上半葉出現了不少槍管集氣式武器,比如丹麥Bang步槍,劉將軍步槍,G41步槍,早期加蘭德等等

(圖為加蘭德的槍口集氣套)

集氣式也算導氣式的一種,但它不需要在槍管開孔,而是透過用集氣罩捕捉膛口燃氣來推動活塞,不過事實證明,槍口集氣罩非常容易髒,可靠性很差。當時還有另一個流派,半自由槍機,但早期比如毛瑟M1916、佩德森步槍這類半自由槍機還不成熟,尤其是抽殼方面很糟糕,對灰塵也極其敏感,但二戰時期德國人發現了滾柱式半自由槍機似乎是個不錯的方向,這也繼而引出了戰後的CETME和G3步槍以及滾柱家族。

由於滾柱半自由沒有那套導氣活塞機構,槍管不用開孔,因此理論精度是挺好的,好歹德國人也用這套結構造了PSG這類半自動高精狙。但造步槍時就不可能用上這麼好的工藝了,所以精度就這麼回事兒。而滾柱閉鎖畢竟不是剛性閉鎖,因此天依然存在槍機重、後坐高、拉機柄硬等問題,而且滾柱也會磨損,需要槍機後坐緩衝器,需要槍機防跳鉤,這也導致省下來的那套導氣成本又加回去了。

另一方面,法國FAMAS的和G3有著同樣的後坐過大,抽殼困難等問題,抽殼上FAMAS和G3一樣,都在彈膛上刻槽,以讓燃氣在彈膛和彈殼間形成氣墊的方式避免過度貼膛。但FAMAS作為無託,這彈膛槽容易讓燃氣從拋殼口噴出來燻眼睛。同樣的,FAMAS雖然沒有在槍管上開孔,但單發精度同樣不理想(不如同期的導氣式)。另外,半自由槍機在糟糕環境下的可靠性不咋地,尤其是風沙泥漿這類異物進入機匣之後很容易導致延遲開鎖機構出問題。

再談閉鎖,STG44、FAL、SKS這類導氣式武器都採用了槍機偏移式閉鎖,雖然成本比較低,但它閉鎖面是在單獨一側的,比方下邊紅圈處就是SKS的閉鎖支撐面。

這就導致了閉鎖支撐不對稱,精度不如閉鎖對稱的旋轉式槍機。另一方面,槍機偏移式的支撐面在機匣後方,這就得讓機匣做的比較厚實來承力,而轉栓閉鎖面在節套上,這麼一來機匣就能做的比較薄,輕便。說白了,以前用轉栓比較少,而且多數是機槍(比如ZB26、MG34)就是因為轉栓+自動機比較貴,但後來生產力上來了,轉栓就成標配了。

簡單的做個總結就是,自由槍機承受不住步槍彈;半自由槍機其實和自由槍機一個路數,但靠一些機構延遲了開鎖時間,但機構比較金貴,可靠性不足,而且後坐大、精度也沒有提升;槍管後坐式太影響精度;所以導氣式就成了最佳選擇(不管是直接氣吹還是長短行程活塞)。閉鎖方面轉栓一直都是非常可靠,精度優秀的閉鎖方式,但早期出於成本考慮因此沒多用,但等到生產力提高了,轉栓沒有成本問題了,那就普及了。(當然,還有契緊問題的解決,不過這聊起來就複雜了,我也一知半解,所以不嫌醜)

16
最新評論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全能導彈”,可標準六有那麼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