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二戰兩大軸心國德國和日本的軍事實力加以比較,可謂優劣立判、對比鮮明。簡而言之,德國是陸軍強海軍弱,日本則是海軍強陸軍弱。德國曆來是歐洲陸軍強國,傳統深厚,素質優良,武器先進,戰術新穎,二戰前期曾橫掃Continental;德國海軍雖在一戰前一度躍居世界次席,但經過《凡爾賽和約》的削弱淪入三流水平,即便二戰前得到恢復,其實力相比主要對手英國海軍依然差距懸殊。日本作為一個島國,對於海軍建設向來極為重視,經過明治維新後的大力發展,到二戰前日本海軍已經穩居世界第三,僅次於英美,在太平洋戰爭初期也曾橫行一時;相比之下日本陸軍雖然官兵作戰狂熱、意志頑強,但無論武器裝備水平,還是戰術思想其實還基本停留在一戰時期。

在1939年9月二戰爆發時,英國皇家海軍依然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海上力量,艦艇總噸位達130萬噸,主要作戰艦艇包括戰列艦12艘、戰列巡洋艦3艘、航空母艦6艘、重巡洋艦15艘、輕巡洋艦49艘、驅逐艦183艘、潛艇57艘。德國海軍通過1935年簽訂的《英德海軍協定》擺脫了條約束縛,在短短几年中實力得到了大幅增長,在1939年9月時,德國海軍的艦艇總噸位約35萬噸,主要作戰艦艇包括戰列艦2艘、裝甲艦3艘、重巡洋艦2艘、輕巡洋艦6艘、驅逐艦/魚雷艇34艘、潛艇57艘,沒有航空母艦。除了潛艇數量外,無論總噸位,還是主戰艦艇數量,德國海軍都遠遠低於英國海軍。希特勒的戰爭時間表要比海軍總司令雷德爾的造艦計劃提前得多,在如此懸殊的實力對比下,雷德爾在1939年9月3日的日記中寫道:"對英國和法國的戰爭開始得過早,德國海軍沒有進行這次戰爭的足夠兵力。"

就在雷德爾為自己麾下艦少兵寡而哀嘆時,德國在地球另一端的盟友日本卻握有一支極為強大的海軍力量。自從1922年《華盛頓條約》簽訂以來,日本海軍就躋身世界五大海軍強國之列,在兩次大戰之間以在太平洋上擊敗英美海軍為目標強化海軍戰力。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時,日本海軍聯合艦隊的艦艇總噸位為112萬噸,主要作戰艦艇包括戰列艦10艘、航空母艦10艘、重巡洋艦18艘、輕巡洋艦20艘、驅逐艦112艘、潛艇65艘,其總體實力約為英國海軍或美國海軍的八成,已經超出《華盛頓條約》限定的六成比例,尤其是日本海軍航空兵的實力十分強大,無論航母數量、飛機效能,還是飛行員素質,都要比英美海軍略勝一籌。這種艦隊規模肯定會讓雷德爾羨慕不已,如果他能擁有這樣的實力,那麼德軍的進攻步伐肯定不會被英吉利海峽這條"小水渠"所阻擋。

假定德國海軍在1939年時擁有與日本海軍相當的實力,無疑會讓二戰歐洲戰場的格局發生巨大變化。不過,筆者無意進行諸如"大和"號炮轟多佛,機動部隊偷襲斯卡帕之類的架空,畢竟日軍艦艇主要基於在太平洋作戰設計的,未必適應大西洋的海況和氣候,所以對照日本海軍的艦隊構成對德國海軍進行一下紙面重構和作戰推演應該更為合理些。按照這個思路,德國海軍在二戰爆發時的假想實力如下:

戰列艦10艘:406毫米炮戰列艦2艘、381毫米炮戰列艦6艘(俾斯麥級及改型)、283毫米炮戰列艦2艘(沙恩霍斯特級),另有至少2艘406毫米炮戰列艦在建;

航空母艦10艘:載機60~90架的大中型航母6艘(齊柏林伯爵級及改型)、載機30~50架的輕型航母4艘(塞德里茨級及改型);

重巡洋艦18艘:203毫米炮重巡洋艦15艘(希佩爾級及改型)、283毫米炮重巡洋艦3艘(德意志級);

輕巡洋艦20艘:150毫米炮輕巡洋艦20艘(柯尼斯堡級、萊比錫級、紐倫堡級及改型)

驅逐艦100艘:以1934型為基礎發展的改進型艦隊驅逐艦60艘,動力裝置可靠,具備遠洋航行能力;以1939型為基礎發展的大型魚雷艇40艘。

潛艇70艘:以VII型中型潛艇、IX型大型潛艇為主,魚雷藉助日本技術得到改良。

除了上述艦隊規模外,對於德國海軍最最重要的改變在於必須建立一支獨立於空軍的海軍航空兵部隊,包括艦載航空兵和岸基航空兵。(讓戈林滾一邊去!)此外,還要組建一支具備投送團級規模部隊的兩棲登陸部隊。兩棲戰不是德國人的強項,師級規模的投送能力太勉為其難了,但至少要有相當規模的專業兩棲戰部隊。如果按照上述想定的艦隊實力,雖然仍弱於英國皇家海軍,但差距已經大為縮小,更何況英國海軍的力量需要分佈在全球各地,而德國海軍的主力全部集中於波羅的海和北海,甚至可能形成區域性優勢。

基於上述想定的強大實力,德國海軍的戰略戰術將發生重大改變,不再是"大艦偷偷摸摸打游擊、潛艇來回奔波搞破襲"的局面,而將更具有攻擊性和主動性,大致可以在四個方面對英國採取更有力的打擊行動:

艦隊戰:以雷德爾的經驗,他最希望的交戰方式當然是另一場日德蘭式的艦隊決戰,不過在主力艦實力並不佔優,且海航、潛艇力量興起的背景下,戰列艦隊的對決恐怕難以實現,但在擁有較多大中型戰艦,且能夠得到己方飛機有效支援的情況下,德國海軍的主力艦隊會在北海發起更具挑戰性的行動,不定期地前往英國近海巡航,炮擊英國城鎮,類似一戰戰巡部隊的做法,也可引誘出英軍艦隊一部加以殲滅,對英國本土的海防施加持續的壓力。

航空戰:握有10艘航母和數百架艦載機的強大兵力,德國海軍完全有能力在斯卡帕灣複製珍珠港的慘劇,只不過北海海域狹小,周邊國家耳目眾多,所以想要達到突然性可能不大,但即便是強攻也夠英國海軍吃一壺的,畢竟開戰時英國海軍的航母不僅老舊,而且艦載機多是雙翼機,正面硬剛大抵不是德國海軍航母編隊的對手,而在航母艦載機的威脅下,英國本土艦隊的老巢鐵定要搬家。此外,海軍航空兵的加入將使德軍在不列顛空戰中佔有更大的優勢。艦載機可以從北海的任何地點出擊空襲英國目標,大幅增加英軍空防的難度,同時還可以作為海上中繼基地,有助於克服德軍戰鬥機航程較短的弱點,延長在英國上空的滯空時間,為轟炸機提供更有效的護航。

破交戰:由於英國是個島國,對其海運線的打擊在德國海軍戰略中居於核心地位。在擁有龐大水面艦艇部隊的情況下,雷德爾策劃的巡洋作戰模式將升級版本,由大型戰艦和偽裝襲擊艦隱蔽遊獵,升格為混合編隊主動出擊。在德國佔據法國大西洋沿岸的情況下,德國海軍完全可以組建一支以2~3艘快速戰列艦、1~2艘航空母艦為核心的遠洋破襲編隊,前出的大西洋中部展開破交行動,在艦載機的掩護和支援下,"俾斯麥"號的悲劇將不再重演。一旦這樣一支強力編隊出現在北大西洋上,英國的航運將被徹底打亂,同時也將迫使英國海軍將大部分力量分散到大洋之中,有力支援其他海軍兵種的作戰行動。在掌握獨立的岸基遠端航空兵後,德軍潛艇部隊的作戰效率也將獲得提升。由法國大西洋洋沿岸起飛的遠端偵察機將極大擴充套件對盟軍運輸船隊的搜尋範圍,並及時通報給巡弋在海上的潛艇群,從而讓狼群更快地發現目標,展開攻擊。

登陸戰:通過水麵艦隊的強力巡航,海陸聯合的空中打擊,潛艇部隊的隱蔽設伏,德國海軍要掌握北海南部及多佛海峽附近的區域性制海權還是能夠實現的。只要能將英國海軍及空軍逐出上述區域,德軍就可以發起跨海峽兩棲登陸作戰。德國海軍兩棲部隊可以運載陸軍的精銳部隊在英國南部海岸登陸,建立橋頭堡陣地,之後逐步擴大登陸場,將更多德軍部隊送上英國本土,只要德軍裝甲部隊能順利登陸,英國本土全境的陷落將只是時間問題。

以上只是從戰役戰術層面對德國海軍實力擴張後的作戰進行的假定,如果從戰略層面上考慮,英國海軍面對實力強大的對手,必然要將絕大部分主力集結在本土水域,勢必要削弱在地中海和遠東的存在,這對於義大利在北非、日本在太平洋的行動也是非常有利的。更進一步說,如果1939年德國海軍真的擁有本文所述的實力,英國政府是否敢於在1939年對德國宣戰可能都是未知數。要知道英國的對外政策的基石就在於全球範圍內海權的確保,如果英國海軍無法確保本土免受來自海上的入侵,國家安全將受到空前的威脅,對於英國而言一場失去海權的戰爭是絕無勝算的。除非美國公開支援英國,英美海軍聯合展開對德作戰,否則,英國很可能保持中立,坐視德國在Continental上的擴張,而這正是希特勒所期望的。

最新評論
  • 1 #

    有這麼龐大的艦隊還去玩破交戰啊?最後結局不就又成了第二個公海艦隊?而是德國的海洋地理位置決定了太容易被封鎖在港口內,而是德國哪裡來的那麼多石油去供養這個龐大的艦隊~陸軍空軍不要了?

  • 2 #

    這麼說吧就算納粹擁有美帝的海軍實力 對不起還是一樣的結局。納粹根本沒油供這些裝備正常使用。二戰時期以義大利海軍的實力在地中海是數一數二的。但是因為沒油只能當港口守衛者……

  • 3 #

    德國軍隊已經趴窩了,油都沒得燒

  • 4 #

    千年攪屎棍是這麼容易就認慫的嗎?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一架可滅一國!超級轟炸機抵達沙特 可攜帶24枚百萬噸當量核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