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提起中原突圍,對解放戰爭有所瞭解的朋友幾乎無人不知。當時只有7000人馬的皮旅承擔了掩護軍區主力突圍的重任,完成了三天的阻擊任務後,皮旅身陷重圍。面對敵人重兵的重重圍困,皮旅經過三十餘天的艱苦轉戰,最終成建制地跳出了敵人的包圍圈,創造了我軍歷史上的一個奇蹟。皮旅由此天下揚名,旅長皮定均更是無人不知,但當時的旅政委是誰呢?恐怕知道的人就不多了。

當時和皮定均搭檔的政委名叫徐子榮,他是河南確山人,出生於1907年,很早就參加了革命,曾擔任過確山縣委書記。後來受上級委派,來到北平從事秘密情況工作。1932年,由於叛徒的出賣,徐子榮不幸被捕,在獄中他和敵人進行了堅決的鬥爭。四年之後,在組織的營救下,徐子榮出獄,擔任西省工委秘書長。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徐子榮進入八路軍太行軍區任職,出任太行區第五軍分割槽政委。1944年7月,八路軍豫西抗日先遣支隊成立,皮定均任司令員,徐子榮任政委,二人由此開始搭檔。在皮定均和徐子榮的帶領下,抗日先遣支隊渡過黃河後在豫西一帶和日偽軍作戰,他們撥據點、除漢奸、打炮樓,打得當地的日偽軍心驚膽戰。

經過一年的作戰,皮定均和徐子榮帶領的這支抗日先遣支隊建立起了嵩山為中心,包括登封、臨汝和禹縣在內的10個縣的抗日民主根據地,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河南軍區成立後,豫西抗日先遣支隊改編為河南軍區第1支隊兼第1軍分割槽,徐子榮任分割槽政委。不久後解放戰爭爆發,第一支隊改稱中原軍區第1縱隊第1旅,皮定均任旅長,徐子榮任政委。

1946年6月,老蔣調集30萬重兵向中原解放區發動大舉進攻。當時中原軍區全部兵力僅有6萬人,面對敵眾我寡的不利局面,上級決定向西突圍,並把掩護主力突圍的任務交給了第一旅,命令他們偽裝主力,向津浦路以東佯動,以迷惑和牽制敵人。軍區副司令員王樹聲命令一旅至少阻擊敵人三天時間,等主力越過平漢線後,自行選擇方向突圍。

皮定均和徐子榮堅決地執行了命令,率領部隊和絕對優勢之敵搏殺了整整三個晝夜,出色地完成了掩護主力突圍的任務。但此時皮旅自身卻身陷重圍,該如何突圍求生呢?最終皮定均和徐子榮決定向東突圍,與主力逆向而馳,把敵人的追兵向東引,以便最大程度地減少主力部隊的壓力。突圍方向確定後,一旅面臨著一個重大的難題,那就是如何才能從敵人力量最為雄厚的東面突出去。

皮定均和徐子榮召集團以上幹部開會,大傢伙一塊出主意,想辦法。有人主張強行突圍,有人主張分散突圍,還有人主張穿插繞行,但經過研究後,這幾個辦法都不可行。此時徐子榮提出了一個好主意,他說:“我有個想法。等主力過了鐵路,我們是不是可以虛晃一槍,全線出擊,然後一收,偽裝跟在主力後面,走它一天半日,又趕快隱蔽起來,閃過敵人追擊,我們再來個回馬槍,向東疾進。”

皮定均聽後一拍大腿說:“老徐這個主意好!”,突圍打陣地戰,面對十幾萬的敵人,一旅根本沒有全身而退的機會。但如果先佯攻再一收,把敵人調動起來,就能把陣地戰變成我軍擅長的運動戰。只要敵人運動起來,一旅就能找到突圍的良機。於是突圍方案就這樣定了下來,皮旅按照這個方案最終跳出了敵人的包圍圈。

中原突圍,皮定均名揚天下,無人不知,1955年授銜時,偉人更是親批:皮有功,少晉中。此後皮定均還先後擔任過蘭州軍區和福州軍區的司令員,成就非常大。和皮定均相比,徐子榮則顯得有點“默默無聞”,但其實他的成就一點也不低。中原突圍後,徐子榮先後擔任過華野13縱政委和一野第61軍政委等職,新中國成立後他被調到公安部工作,擔任過副部長。1969年,徐子榮不幸去世,享年62歲。

19
最新評論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解放軍在邊境上跟這個“敵人”鬥了27年:這個敵人卻不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