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小姐現在已經梳好了辮子,
安靜地住在上房了。”
“根據血壓情況,零時定為正點減四,
十五丈。請指示。”
“邱小姐”圓圓的,胖胖的,
看上去就像一個“球”,
身上還掛滿了數十個“大辮子”。
她不是哪個鄰家小姐姐,
而是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的祕密代號!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
“血壓”,“正點減四,十五丈”,
“梳好辮子”,“上房”,
這些都是當時科學家們為了保密
使用的暗語。
1964年10月16日15時,
隨著羅布泊傳來的一聲巨響,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中國成為第五個有核武器的國家!
而在這一聲巨響之後,
在所有人歡呼雀躍之時,
有一個人卻仍在安靜地等待……
他就是程開甲,
中國核試驗科學技術的建立者和領路人,
1999年“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
“八一勳章”獲得者。
在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氫彈爆炸的
40餘次核試驗中,
程開甲參與指揮了30餘次,
是指揮中國核試驗次數最多的科學家!
被譽為中國的“核司令”!
“叛逆少年”成功逆襲物理學天才
101年前的1918年,
程開甲出生在江蘇吳江的富商之家。
後來其祖父去世後家道中落。
少年程開甲
7歲喪父,9歲時生母離家出走,
經歷重大家庭變故的他,
性格叛逆,難服管教。
小學二年級時,竟留級三年,
還得了一個“年年老闆”的外號。
考到浙江嘉興秀州中學後,
他受教於教育家顧惠人校長,
初中二年級時,便開始嶄露頭角。
他不僅能將圓周率
小數點後的60位輕鬆背完,
還能將1-100平方表倒背如流。
他甚至設計了一艘不用燒煤,
靠水力就能驅動的大船。
1937年,成績優異的他,
最終被浙江大學錄取,
受教於束星北、王淦昌、陳建功、蘇步青等
科學界一流的老師。
在浙大求學的四年裡,
程開甲都在躲避戰亂的炮火中度過,
悲憤之感讓他下定決心,勤奮治學。
他在筆記本上寫下了兩行字:
中國落後捱打的原因:科技落後,
拯救中國的方法:科學救國。
程開甲的大學成績單
1944年,26歲的他,
因推匯出了“狄拉克方程”,
成功引起了當時來訪浙大的
英國著名科學家李約瑟的注意。
程開甲(後排左一),波昂(前排右一)
在李約瑟的直接推薦下,
1946年,程開甲遠渡重洋,
到英國愛丁堡大學留學,
成為諾貝爾獎獲得者
玻恩的研究生。
程開甲(左三)
程開甲在英國,結識了
薛定諤、海森堡、謬勒等物理大師。
同時期,他也在自己的主攻的
超導理論研究領域,
佔得了一席之地。
1946年程開甲(前排左4)赴英留學時在香港啟德機場
“國外,你再大也是外國人!”
即便如此,
程開甲依舊一心回國,
投入到祖國的建設中去。
程開甲在採訪時說:“國外,你(成就)再大也是外國人。”
他拿到博士學位後,
婉拒導師玻恩的挽留,
放棄了英國的優厚待遇和研究條件,
毅然回到了一窮二白的中國。
在回國的行囊中,
除了給愛人買的一件皮大衣外,
全是寶貴的物理學書籍和資料。
程開甲認定:
這些,都是祖國最需要的!
程開甲任教南京大學合影
1950年,他回到母校浙江大學,
擔任物理系的教授。
之後,他又任教南京大學物理系。
1959年,他出版了中國第一部
物理學專著《固體物理學》。
“神祕”紙條竟能改變命運?
1959年6月,中蘇關係破裂,
在中國西部的荒漠上,
中國決定自行研製“爭氣蛋”!
1960年3月的一天,
程開甲拿到校長給他的一張祕密紙條,
上面寫著:二機部九所。
但是去那裡幹什麼,他全然不知。
副所長吳際霖跟他說:
“要你來,是搞原子彈的。”
從此,這位物理學教授的命運,
就與中國的核武器緊密地連線在一起……
“死亡之海”鑄大器!
1959年6月,蘇聯專家突然撤離,
還處在初期的核武器研製工程,
陷入了巨大的困境中。
程開甲(左三)與科研人員在試驗基地
那段時間,
為了能儘快取得原子能技術的突破,
程開甲腦袋裡想的全都是公式和資料。
一次他在吃飯時竟拿筷子,
蘸了蘸同事的湯,
竟在飯桌上演算起了公式!
同事只能大喊:
“老程,這是在食堂啊!”
半夜躺在床上,
只要想到一個思路,
他就會馬上起床,
把問題理清楚了再躺下。
程開甲的女兒程漱玉回憶父親
也正是這種
不屈不撓、求真務實
的科研精神,
程開甲估算出原子彈爆炸時,
彈心的壓力和溫度,
為原子彈的總體力學計算提供了依據。
這在國內還是第一次。
1964年14時50分,
主控站傳出口令,9、8、7、6……1
大家屏住呼吸——
程開甲在指揮台(左二)
轟!
驚雷般的巨響,
打破了大漠戈壁的寂靜,
中國第一次核試驗爆炸成功!
訊息傳出,震驚了整個世界,
舉國歡騰!
而他,卻安靜了……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程開甲知道,
第一次原子彈試驗爆炸成功,
只是鑄造國器之路的開始……
為了後續核武器的研發和試驗,
還需要獲取爆炸過後的實際資料。
時間不等人!
程開甲決定,
在第二次地下核試驗成功後,
進入地下核爆後的爆炸中心實地考察。
在地下深層岩石中發生的核爆炸,
埋藏著隱含的核爆現象,
更埋藏著恐怖的核汙染。
核試驗基地
程開甲堅定地說: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他和同事無懼危險,穿上防護服、戴上口罩,
就鑽進開挖直徑只有80釐米的管洞,
匍匐爬行10多米來到了測試間,
冒著40攝氏度以上的高溫,
向洞口前進。
程開甲在試驗場
顧不上自己遭受了多少核輻射劑量,
他們只是抓緊時間查詢問題,
終於獲取了許多珍貴的第一手資料和資料!
程開甲(左一)
正是有了這些珍貴的一手資料資料,
中國的核武器研發程序才得以大大加快。
1966年10月27日,
中國第一次導彈核武器試驗成功;
▽
1967年6月17日,
中國第一顆氫彈核試爆成功。
▽
從第一次核爆炸到發射核彈頭,
美國用了13年;
蘇聯用了6年;
中國用了2年。
程開甲和老一輩科學家,
用生命創造了“中國奇蹟!”
對於被核武器擱置了幾十年的學術研究,
他從來不後悔。
“如果當初我不回國,沒有到核試驗場區,
可能個人會有更大的科學成就,
但肯定不會有現在這樣幸福,
因為我把自己的一切,
都與祖國的國防科技事業
緊緊聯絡在一起了!”
2018年11月17日上午12時8分,
程開甲在北京病逝,
享年101歲。
程老這一生,
矢志報國,波瀾壯闊。
“一切為了祖國的需要”是他的目標,
“人生的價值在於貢獻”是他的信念。
苦幹驚天動地事,甘做隱姓埋名人。
程老將畢生的精力,
都用於中國對核武器事業上,
不負使命,不負此生。
赤子血脈,吾輩傳承!
溫馨提示:如果你喜歡本文,請分享,想要獲得更多資訊,請關注。
免責宣告(本平臺轉載並註明來源的作品,目的在於傳遞更多的資訊, 並不代表本平臺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另,我們重在分享,尊重原創,如有侵權請聯絡我們在24小時內及時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