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空軍新裝備,由於六代機還很遙遠,明年一個轟20,一個隱身艦載機將是大家最為期待的部分。而根據一些資訊來看,關於隱身艦載機,也就是基於FC-31改進的殲31或殲35戰機,明年上艦的前景並不樂觀,很大機率新航母會繼續用飛鯊。
根據社交媒體的訊息,最近601官微上釋出的“八股文”中透露,“……生產數量持續創歷史新高,殲-11B和殲-15繼續量產”。對於這段文字的解讀,殲-11B繼續量產並不意外,因為這是除殲10外,國內唯一的長航程空優四代機。而且最近殲-11B系統性的改進工程已經試飛,未來這一系列機型必然還要上量。但是殲-15的量產則讓下一代艦載的進度顯得不那麼明朗了。
而根據其他資訊來看,在媒體公開報道的山東艦入列一週年之際,最新的訓練畫面中出現了編號為62的殲15艦載機。外界猜測,有可能殲15正在大規模增產,再配合這次601透露的殲15繼續量產,讓可信度又提升了幾分。不過也有不同意見指出,如果以編號62判斷有62架殲15不太可能,這不符合殲15的製造速度。
更有可能是採用新的編號機制,比如1/3/5打頭,10-22為一個艦載機中隊12架,而30-42為第二個艦載機中隊,50-62為第三個中隊的編號,而實際的數量大約為36-38架左右。而且除了遼寧號有兩個固定的飛行中隊外,第三個中隊可能會在山東艦和遼寧艦之間互換演練,或者在艦載機陸上基地和航母之間移動。
而之所以要重新塗裝,而不是使用之前100-124的編號,很可能也是一種戰略迷惑的對手的行為,這也就很難從機號來判斷艦載機的實際數量。這也可以解釋為何如此重要的機號,在公開媒體上並沒有進行任何遮擋。不過如果601的八股文章透露的殲-15繼續量產確有其事,那麼很大程度可能是殲-15T彈射型戰機。
外界猜測,最終殲-15T彈射型、殲-15基本型、以及殲-15D電戰型將的最終編制數量,將滿足裝備山東艦、遼寧艦兩艘航母,以及保證兩個艦載機陸上基地訓練,還有適當的備用補充戰機。僅僅以這個需求來說,也非常可觀了。當然這也說明,即將下水的003航母首先使用的艦載機可能還是殲-15彈射型,而不會是下一代隱身艦載機,這或許是殲-15繼續量產的根本原因之一。
從目前來看,大家猜測殲35明年出現,很大程度是因為航空研究院官微,在2020年7月釋出的下一代戰鬥機2021年首飛的訊息。以及航空工業在2019年釋出的“先進不宜公開”的一張輪廓圖“簡歷”。
但是武器裝備開發沒有100%保障,遇到重大科研難題而推遲或者延宕是很正常的,同時部分裝置可能還受到海外供應商的影響。就算退一萬步說,這款先程序度和殲20、F35不相上下的隱身艦載機在2021年成功試飛。那根據殲20在2011年試飛的情況來看,真正形成戰鬥力沒有5年可能很難,而國產003航母能夠等5年嗎?以遼寧艦、山東艦的上機進度,以及殲15研發時的瘋狂加速,等5年那海軍恐怕要急的罵娘。
因此最合理的判斷,就是新航母首先上艦的就是殲-15飛鯊彈射版,然後在下一代隱身艦載機殲35成熟以後,在逐步更換到003和004航母。雖然這一方式是很多軍迷不願接受的,但確實最符合科學發展規律的,畢竟武器升級換代穩定性最重要的,不可能無視科學規律而大幹快上,穩紮穩打的建設航母力量才是關鍵。畢竟我們的航母力量在這麼多年來,是最接近西方的時候,之前都挺過來了,現在更不需要操之過急而導致不必要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