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初期,俄羅斯度過了一段最艱難的時光。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失去了東歐傳統勢力範圍,生存空間被擠壓;對內面臨著社會改制帶來的一系列矛盾和問題,私有制改革失敗,國有資產大量流失;蘇聯錯誤的經濟模式導致俄羅斯重工業產能過剩、輕工產能不足,只好拿坦克換麵包。為了生活,俄羅斯甚至把賴以生存的核武器都賣了。
蘇聯解體後,由於經費緊張,俄羅斯將遺留下來的武器裝備直接就地遺棄,甚至一些核武器也因管理不善而流落黑市,給世界帶來了很大的威脅。這些核武器一旦被極端組織利用,後果不堪設想。美國對此緊張不已,動用了先進技術手段對核武器流向進行了跟蹤。然而除了成品核武器,還有大量的核武器級濃縮鈾,這才是最讓美國頭疼的。
武器級鈾是指鈾235濃度在95%以上的濃縮鈾,是製作原子彈最基本的材料。鈾235在自然界中的含量本來就低,提煉更加不易,提煉一顆原子彈所需的高濃度鈾,需要篩選幾百萬噸的鈾礦石。這個工程量不是一般國家能承受起的,即便強如美國,在冷戰時期也拿出全國1/6的發電量用於提煉濃縮鈾,才保證在核競賽中不落下風。
蘇聯重工業發達,核工業更是重中之重,濃縮鈾儲量比美國只多不少。據估計,蘇聯解體後至少還有900噸濃縮鈾,足夠製造至少15000顆廣島原子彈。這些濃縮鈾通過各種渠道流向國外,形成了巨大的地下走私網路,甚至還有完整的核武器製作方法,國際上的核技術在一夜之間突飛猛進。為了從源頭上阻斷濃縮鈾流失,美國製定了“兆噸換兆瓦計劃”,既花錢把俄羅斯多餘的濃縮鈾買回來。1993年,美國與俄羅斯達成“俄美高濃縮鈾協議”。
從1994年開始,俄羅斯技術裝備出口公司向美國出口了500噸濃縮鈾,在出口前加工稀釋為低濃度商業鈾,用於美國核電站發電。經稀釋後,500噸濃縮鈾變成了近15000噸低濃度鈾,總價值高達170億美元,這些鈾也為美國帶來約7萬億千瓦的電力。這些鈾有一大部分是從報廢原子彈離拆下來的,俄羅斯獲得了急需的資金,美國消除了可能存在的核隱患,也節省一大部分核產能,可謂各取所需。2014年,美國向俄羅斯技術裝備出口公司支付了最後一筆貨款,“俄美高濃縮鈾協議”正式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