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印度軍工業,很多人都知道印度軍工業不行。但是具體印度軍工業為什麼不行,就不是很清楚了。從目前印度手上的裝備來看,印度獲得的好東西確實是不少,其中蘇-30戰鬥機和“阿帕奇”武裝直升機不僅有實機,還搞到了相應的生產線。那麼,為什麼沒有人擔心印度會像中國那樣仿製這些先進武器,並不斷推陳出新呢?
印度的“阿帕奇”生產線
目前國內認為印度軍工業不行的主要原因,是印度奉行“造不如買”的思想。美俄等軍火出售大國不僅對印度沒有軍火禁運這一說,甚至是有什麼非核心的先進技術,只要你印度願意出錢,我就願意賣給你。這就造成國外裝備不僅比印度國際裝備品質更好,而且價格還更便宜。比如印度中國產一架蘇-30MKI戰鬥機的錢,就足夠從俄羅斯買兩架同型號整機了。
印度中國產蘇-30貴得離譜
那麼,印度國內就沒有人知道“國防自主化”這麼一說麼?
其實是有的,在被國內媒體忽視的地方,還有兩種印度國內裝備思想。第一種思想仍然認為印度軍購應該以外購為主,中國產化為輔,不過這種中國產化只是要求能夠吸收這些裝備就好,不用再推陳出新。第二種思想則是第一種思想的進化版,要求印度在消化吸收之後,能夠再推出自己特色的設計。
印度“金剛”火炮,南韓K-9的引進版本
不過這兩種思想都需要一個基本前提,那就是印度需要具備一定基礎的現代化國防工業基礎,才能夠進行第一步的“吸收”,並完成後面的“消化”和“提升”。
“可是印度已經能夠自產阿帕奇武裝直升機和蘇-30戰鬥機了呀!”,嚴格地說,印度並不是生產阿帕奇武裝直升機和蘇-30戰鬥機,而是“組裝”。蘇-30戰鬥機和阿帕奇武裝直升機的重要零部件,甚至是某些特殊部位的金屬配件,其生產地都不在印度,和中國改革開放初期的“來料加工”很相似,只是提供了最簡單的人工組裝環節,核心的東西都還沒碰到。
核心技術都在外資的手上
印度就不能把這些核心裝備拆開後好好研究嗎?不好意思,還真的不能。你要像中國那樣擁有“看一眼就懷孕”的本領,需要擁有兩個前提:基礎科研體系和相對應的科研人才。
新中國建立之初,雖然工業基礎很差,但是諸如錢學森等擁有世界先進知識的科研人才不斷迴歸祖國,使中國的“科研軟實力”得到大幅提升。而新中國的幾個五年計劃則構建了新中國最初的基礎科研體系。
新中國擁有大量先進人才
印度有什麼?印度最引以為豪的IT人才,除了為美國大量的網際網路企業貢獻了中層管理人才和基礎程式設計師之外,就沒有像樣的高層出現,更別說獨自擁有在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網際網路企業了。
印度基礎科研體系的建立則更為艱難,因為印度各邦擁有相當高的自治權利,為了討好選民,各邦並沒有長期性的基礎建設方案,底層人民連基本的識字率都在一個較低的水平,如何為現代化國防科研體系提供大量的新鮮血液?
印度還有很多歷史欠賬要補上
不是說印度就沒有進步的機會,只不過印度需要先完成更為基礎的建設,才能夠騰出力量來發展自己的現代化國防工業體系,才有機會像中國一樣實現自己的“彎道超車”。不然印度的國防科研體系,就只能夠像“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導彈一樣,靠一堆俄羅斯科學家來解決最核心的問題。
-
1 #
-
2 #
因為印度出國留學生沒幾個回來的
-
3 #
印度還在奴隸制社會
-
4 #
你的文章最好不要讓印度的一些有識之士看到。
-
5 #
說實話 買的沒有摔得快
-
6 #
印度的脫盲標準在中國就是幼兒園大班的水平,你還想他們有多少人才脫穎而出
最基礎的子彈都造不了,印度武器中國產化的路還很長很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