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輕小實用,以破片和爆炸殺傷敵方有生目標的武器自誕生以來就成了士兵們最可靠的夥伴,在漫長的中國近代戰爭史中,始終與中國軍隊如影隨形,而這一史實,也成為了後人對這漫長的歷史進行藝術創作的思想源泉,幾乎每部反應中國近現代戰爭的電視劇裡,都能看到這個小精靈的身影。
▲有比較寫實略帶誇張的
▲也有特別荒誕無厘頭的
▲當然,無論如何,影視劇就是影視劇,他們都並不是真實的歷史
自北伐戰爭開始,至大革命失敗,中國軍隊的平均素質,裝備水平,實際上是逐年下降的,雖然有諸如保定軍校、黃埔軍校以及不少地方講武堂為部隊提供受訓的中基層軍官,但這並不能解決部隊高速擴編所帶來的種種問題。
漫長的戰爭破壞了晚晴留下的工業,而西方的軍事禁運又加劇了這一問題,絕大多數的中國軍隊並沒有曲射武器,只能用平射槍支進行戰鬥,僅少數精銳部隊才擁有山野炮和迫擊炮。
缺乏曲射武器的中國武裝只能另闢蹊徑,少數先行者開始尋找其他可以有效殺傷並對對手造成震撼的爆炸物來改變戰局,而手榴彈正是解決這一問題的良方。其實這種東西中國人並不陌生,1044年出版的兵書《武經總要》中,已載有霹靂火球、蔟藜火球、毒藥火球、煙球、引火球等多種可手投彈藥,這可以看作是最早的手榴彈雛形。13世紀初,中國軍隊中已出現了鐵殼制爆炸武器“震天雷”,這與現代手榴彈已相差無幾。歐洲關於手榴彈的最早紀錄出現在1405年,是義大利的一份手抄本上出現了手拋彈藥的圖樣。17世紀以後,出現鐵殼制手拋彈藥。此時,歐洲出現了 “手榴彈”這一各稱,並沿用至今。按照輩分算我們是老祖宗。
▲南宋震天雷
北伐時期,國民政府和各軍閥都根據手中的手榴彈樣品製造了自己的手榴彈,然而無論是造型還是或是效能,比起手榴彈都更像是土炸彈,雖然各地軍工廠都仿製過德、法、意、俄的各式手榴彈,但始終不盡如人意……
直到1926年,在德國技師薛培及中國人賴瑞麟主持下,根據日本的明治四十年三年型手榴彈,製造出了第一種自己的手榴彈,這種被稱為“馬尾榴彈”的手榴彈和後世認知中的手榴彈完全不同,它的造型頗似古代的流星錘,生鐵彈體中包裹黃色炸藥,外徑約55mm,長約93mm,外表有預製破片槽,採用碰撞擊引信,用保險閂保險,無外殼保護。彈底結一條麻棕制麻尾,以便手握甩出和導向,投擲方式和西方的投石索極為相似。
這種武器雖然迅速進入量產,卻沒能引起軍閥們太多重視,隨著南昌起義的爆發,中國工農紅軍正式登上歷史舞臺,在這自誕生伊始就缺乏火炮的革命武裝,自然對這個小精靈情有獨鍾。
但是在沒有軍工廠又極度依賴爆炸物的他們手中,手榴彈繳獲數量根本不足以彌補戰鬥中的消耗,在建立井岡山根據地後,紅軍開始建立兵工廠,並著重生產手榴彈。根據部分資料記載,馬尾手榴彈在江西紅軍中甚為流行,蘇區甚至有工廠專門生產不同流派的馬尾手榴彈。
根據地不比各地軍閥手中的軍工廠,自造馬尾手榴彈的自然也不能脫離工藝實際,井岡山中央兵工廠對馬尾手榴彈的不少工藝進行了簡化和改進,具體包括將爆炸藥改為黑火藥、彈殼改薄、增加破片槽、換用的粗布、麻繩、乃至鞋帶取代過去的麻尾。
在實戰中我們也發現了很多問題,首先就是觸發引信。雖然這種觸發引信的手榴彈完全不擔心誤炸以及走火,而且只要你扔的足夠遠它也一定能飛的足夠遠再炸。但是,這對投擲的要求很高,一定要彈頭落地才能夠觸發。其次是不能空爆,而且不適合叢林以及潮溼地帶使用。李先念回憶錄中曾說起過某次戰鬥中,投擲的馬尾手榴彈大多纏在樹上,爆炸未幾。由於簡單的碰炸引信和只在硬地起作用的兩大特點導致戰果很不理想。由於先天不足也導致爆炸後彈片稀少,後世廣為詬病的所謂“爆炸只有兩片的邊區造”說的其實就是這種馬尾手榴彈的。
根據我軍發揮主觀能動性的特點,在改進中我軍參考了濟南兵工廠的摩擦引信,改進後成品更加接近於現代的手雷。
到了紅軍長征後,工農紅軍失去了手榴彈的製造能力。在長征途中,由於缺乏彈藥,通常紅軍士兵在射擊一夾子彈後,便會投擲手榴彈,隨即發起衝鋒,手榴彈消耗極大,後期幾乎落到了無彈可投的境地。萬幸的是,在1936的東征作戰中,紅軍迅速繳獲了一批武器彈藥和機械裝置,其中就包括晉造手榴彈,也就是以德國M24系列長柄手榴彈為模版,長長的大頭木柄手榴彈。長征勝利後,很多山西當地的工人也加入了紅軍,在他們的幫助下,紅軍的軍工生產迅速恢復。馬尾手榴彈也開始被長柄手榴彈縮取代。但在抗日戰爭,馬尾手榴彈也因為結構簡單、材料易得,被游擊隊廣泛製造和使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