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9月14日事件不斷醞釀,伊朗面臨的壓力與日俱增。原因很簡單——各方一致認為德黑蘭是空襲利雅得的“幕後凶手”,並欲採用各種方式制衡後者。鑑於此,伊朗必須通過整飭軍隊,加強戰備力量等方式,取得戰略上的主動。遺憾的是,面對俄方的“善意提醒”,伊朗竟“熟視無睹”。
據俄衛星通訊社9月27日訊息,俄聯邦軍事技術合作局局長德米特里·舒加耶夫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時至今日)莫斯科仍沒有得到德黑蘭關於購買S-400的任何訊息。一旦獲知此類請求,俄方將盡早考慮。同時他也不忘給伊朗打氣,稱俄方將對後者列裝的S-300進行技術和軟體更新,以期達到最佳的戰備狀態。
此刻的伊朗已成“困鬥之獸”,仍未向俄羅斯發出求援訊號,這讓人有些難以理解。要知道,一旦美軍的200名戰鬥人員以及新型防空系統、無人機等陸續就位,伊朗可能面臨和沙特一樣的困境——面對敵方巡航導彈和無人機的突襲,可能無法有效應對。不過話說回來,伊朗縱使身陷險境,仍能鎮定自若,這種心態也著實讓各方側目。
作為一個宗教和政權統一的國家,伊朗擁有著他國無法比擬的優勢,即抗擊打、持續反擊的能力非常人所能力及。也就是說,伊朗堅持獨立發展的道路。既不向美國妥協,更不會投入俄方的懷抱。況且莫斯科所謂的軍事合作,只是單純意義上的軍售,對於德黑蘭在海灣的處境無實質性利好。伊朗不想因為列裝S-400進一步刺激各方,也不想因為和俄方的合作,斷送其自主研發道路。
有一點必須注意,莫斯科在海灣的耕耘,更著眼於擴大自身的軍售範圍,對於各方的衝突實則“漠不關心”。9月16日,沙特遇襲的第二天,俄方就向沙特表達了提供S-400和S-300的想法。稱自己的武器可以滿足攔截敵無人機的要求。同時俄方意欲進一步擴大和利雅得的雙邊交流,相關的人員自由出入,通航等互惠性措施也在醞釀之中。
毫不誇張地說,俄方對沙特的興趣明顯大於伊朗。對於俄方而言,如果能借沙特空襲事件的影響,進一步密切雙邊的合作。既有利於自己擴大在海灣的政治影響力,也可以讓自己獲得很多的同盟。
目前,普京和沙特王儲已經簽署了眾多的經貿合作備忘錄,並希望這種關係可以長久的永存。作為對這種合作的“反饋”,利雅得已經購買了諸多俄製裝備,如“日赤”噴火系統等。但沙特和俄方的合作,也間接的影響了美國在中東的佈局。
白宮已經多次向利雅得進行了“喊話”,希望後者可以謹慎思考自己的“站隊”。也就是說,在空襲案發生之前,沙特或處於中立,但9月14日過後,其“兩邊都不惹”的對外方針已經失去了現實的基礎。
對於當下的沙特政府而言,如何有效的打擊敵人,並避免空襲事件的再度發生,應是全體沙特人最先考慮的事情。因此我們看到,針對俄方的“善意”,沙特未予直接回復。而是一反常態的再次投入了美國的懷抱。
一句話,沙特空襲案讓海灣對壘的形式突變,也讓俄方的戰略佈局“深受影響”。姑且不論俄方向沙特和伊朗提供先進的反導系統的計劃能否最終落實,但俄方在此事件中扮演的“不光彩”角色,也讓各方為之警醒。
在當下海灣局勢如此混亂的今天,各方應努力避免事態進一步升級,而不是藉此“大發戰爭財”,而俄方無疑有“渾水摸魚”的嫌疑。
這也就解釋了,為何俄方的軍售目前陷入了“冰凍”,而當事國和前者保持距離的原因了。借用魯哈尼總統的話說,海灣的事情應由海灣國家自行處置,外方不應干涉,這或許是處理當前事端的最佳方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