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看到殲-11想到的肯定是沈飛出品蘇-27中國產版,不過這已經是21世紀的事情,但是在上世紀60年代,中國就已經研製過一款殲-11編號的機型。只不過由於當時的國防工業發展水平相對落後,特別是配套發動機問題無法得到有效解決,最終這款殲-11不得不終止。
1969年8月25日,中國航空工業領導小組在北京召開一次重要會議,以時間為代號稱為“825會議”。與會科研軍工根據部隊實際需求以及對越南戰爭、中東戰爭深入觀察後的經驗總結,明確了高機動性戰機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因此提出研製一款9噸級2馬赫高機動性中型殲擊機。以現在的眼光來看這個決定相當正確,大家可以參考美蘇兩國F-16、米格-29等機型。
會議決定由瀋陽飛機制造廠承擔研製任務,當時提出三個方案:一、採用兩臺渦噴-6丙發動機,最大平飛速度僅達到1.75馬赫不符合要求;二、採用一臺渦噴-7丙加力發動機,由於單發設計在保證效能前提下飛機重量不能超過7噸,除了達不到要求外同時也限制了燃料和武裝的攜帶;三、採用一臺當時中國還沒有的加力渦扇發動機,直接了斷解決推力不足問題。
想法挺好但畢竟手裡沒貨從設計角度出發還是有點激進,當時希望在“三叉戟”客機配套的“斯貝”512民用非加力渦扇發動機基礎上研製,改進一款帶加力渦扇發動機,這應該是中國軍用飛機第一次和“斯貝”拉上關係。
“三叉戟”客機
“斯貝”發動機
當然以民轉軍的方式研發渦扇發動機並不是沒有成功案例,瑞典60年代研製薩博-37時就以普惠JT8D民用渦扇發動機為基礎,通過增加加力燃燒室研製出RM8加力渦扇發動機。因此,經過評估之後,第三個配套新型渦扇發動機方案勝出,自此殲-11的成功勝敗就歸結於該發動機能否成功研製。
薩博37戰鬥機
殲-11最終形成方案是這樣的:採用兩側進氣正常氣動佈局,半圓形進氣口為帶激波錐三元可調。採用後掠式上單翼,機翼上設計有前緣縫翼和開封襟翼,外翼前緣有鋸齒和以往中國產戰術機慣用的翼刀不同,平尾位置較低以便於避開機翼氣流乾擾,機腹帶有小型腹鰭。
脫離蘇式機頭進氣設計,尖錐機鼻內安裝645型雷達或204型火控雷達,裝備有兩門30毫米機炮以及兩枚PL-2/PL-5紅外製導空空導彈,必要時可以轉換武器掛載執行對地攻擊任務。初步設計在1971年末完成,整體氣動外形和法國達索“Phantom”F1非常接近,應該算是當時相當有遠見的設計。
殲-11戰鬥機 三檢視
PhantomF1 三檢視
按照沈飛的專案規劃,殲-11戰鬥機長15.76米,機高4.7米,正常起飛重量8.7噸。起飛滑跑距離500米,最大航程達2300公里,最大爬升率197米/秒(5000米高度),整機空戰推重比可達1。從效能引數看殲-11戰鬥機和“Phantom”F1尺寸基本一致,但正常起飛重量輕了2噸多,空戰推重比則遠高於“Phantom”F1的0.64,可想而知機動性將有多強。
殲-11戰鬥機更像一款更換了斯貝發動機的“Phantom”F1戰鬥機,70年代中國獲得斯貝MK202發動機的轉讓權,而該發動機綜合性能強於“Phantom”F1使用的阿塔9K。
PhantomF1戰鬥機
一切看似順風順水,不過和當時中國很多戰鬥機專案一樣,往往陷入飛機等發動機的死迴圈中。殲-11戰鬥機也同樣如此,發動機研發的嚴重滯後直接將該機型扼殺,到了80年代初殲-11專案讓位於經濟建設最終下馬。然後這個編號被用於沈飛蘇-27SK中國產化型號,最後以另一種方式重生。新版殲-11戰鬥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