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話說軍世】在朝鮮戰爭中,志願軍透過五次戰役,一路向前推進數百公里,美軍從眼看就能“回家過聖誕”了,到如今還駐紮在韓國,而也有:“當時如果不是美國海空軍力量強大,美國陸軍早就被打廢了”的說法,那麼美軍是如何看待這場戰爭的呢,下面我們一起看一下。

美軍檔案揭秘親承:陸軍打不過志願軍,只有蘇聯有可能

最近有《參謀長聯席會議致國防部的備忘錄(1951年3月16日)》和《中情局關於1952年中國大陸的力量及其對臺灣意圖的評估(1952年4月)》兩份檔案解密,其中提到了當時還十分落後的海軍,以及發展中的空軍,不過我們重點看一下對我們陸軍的看法。

美國的報告認為,當時的志願軍陸軍:“可以阻止除蘇聯外,任何一個國家的進攻,以保衛國土安全;而且中國軍隊有隨時發起主動進攻的能力,可以打敗除蘇聯軍隊之外,任何一個國家的軍隊,包括多個國家的聯盟”。

這個說法很好理解,在陸軍方面,只有當時的蘇軍和志願軍是對手,而並沒有把美軍自己算在其中,而當時蘇軍陸軍的優勢是機械化力量強大,裝甲集團的突擊能力非常強,這也是我軍曾經很長一段時間國土防禦的重點。

來自赫君的話說:許多人對於志願軍步兵戰術的“誤解”

對於使用人數規模,成批的衝向美軍陣地的說法,其實並不準確,大多也都是“外面流傳進來”的,想要理解很簡單,大規模兵力集中的壓迫式進攻一段陣地,利用兵力優勢突破防線的方式,在一戰的塹壕戰中是最為常見的,不過就地面戰鬥而言,機槍對於這種密集的步兵隊形,有著極強的集團殺傷能力。

在陣地前的開闊地帶,以炮擊和機槍組成的火力殺傷區域,對於衝鋒的步兵而言,殺傷效果非常驚人,一戰中的幾場有名的戰役中,傷亡大多都是以萬為單位的,而結果也不一定能能夠衝破對方的防線,反而需要付出十分慘重的傷亡代價。

在二戰中及二戰後的美軍,步兵聯排單位的半自動和自動火力,加上迫擊炮以及火炮的支援火力非常強大,這一點,搞過大規模衝鋒的日軍最有“感受”,比如在瓜島戰役中,1942年10月的亨德森機場戰役中,日軍曾用7000多人的兵力,進攻美軍兩個營的陣地,結果日軍遭遇了“火力覆蓋”,僅陣亡就高達1500人,受傷另算,美軍僅60人陣亡。

在二戰前後的時代中,日軍也一直都是步兵集團衝鋒使用較多的,源於在1904年-1905年日俄戰爭中的“豬突”衝鋒,不過實際上不僅當時日軍傷亡十分驚人,在二戰中,1939年諾門坎戰役發生時,日軍對蘇軍發動的夜間衝鋒,同樣大規模的倒在了蘇軍密集的火力網之前,而當時觀戰的德國武官,稱呼日軍還在使用一戰時代戰術,而這種描述,卻並沒有出現在二戰及二戰後的其他軍隊中。

實際上,我軍一直戰術方式多變,在抗美援朝時,面對裝備優勢的美軍,經常會大膽的戰術穿插,穿插到美軍各部的結合部之間,雙方部隊犬牙交錯,讓美軍火炮支援優勢難以發揮,單拼步兵戰術,因此後來美軍才會儘量“齊頭並進”,避免突出的美軍被“圍毆”,或者各部防區之間縫隙太大,被志願軍打出縱深穿插。

在朝鮮戰爭中,志願軍最常用的是夜戰,不過與二戰中日軍擠成一團的衝鋒不同,我軍是分成最小3人一組的戰鬥小組,滿山坡的“撒人”,然後吹哨後一起開火,想一想那畫面,美軍正在“密西”,結果漫山遍野的開火,美軍就會認為志願軍投入進攻的兵力非常多,而機槍等火力反擊時,因為看不到志願軍的進攻重點,不知道該打哪,反正不停地開火就是了。

這裡就涉及到傷亡統計的問題了,各國軍隊統計殺傷,並不是真的跑到陣地外去“數人頭”,而是基層戰鬥單位上報戰鬥情況時,報告預估的對方參戰兵力,再根據己方火力預估計算殺傷效果,具體統計方式就不展開說了。

比較直觀的就是在美國電視劇《兄弟連》中,迪克·溫特斯上尉在“十字路口”戰鬥中,帶領一個排(加強機槍班)偷襲德軍一個連(當時德軍居然在空地上曬太陽,連個放哨的都沒有),大量殺傷一個連的德軍,配合火炮火力打擊,撤退的另一個連的德軍也被打報廢了,戰後統計中,預估炮火攻擊重創了德軍一整個營。

但是這種預估,在黑夜中的朝鮮戰場很容易出錯,畢竟滿山遍野的火力,美軍這邊只有一個連,便直觀的認為志願軍出了一個營甚至更多,而實際只是同樣的一個連,因此在戰果統計時,美軍統計的殺傷人數,就經常會比支志願軍實際參戰人數還要多。

而實際上,我軍三個人就敢穿插對方指揮部,而且還驚訝對方,“非但不投降,還膽敢還擊”;當然,對於某些“裝睡”的人,試圖叫醒的行為,總是徒勞的。

17
最新評論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珍寶島戰鬥英雄孫玉國:33歲成軍區副司令,後因何被降職轉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