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對越還擊戰一大謎團:為何上戰場的幾乎都是剛入伍的新兵?
1978年末,南疆邊陲戰鬥氣氛愈發濃烈,越軍在邊境的挑釁越來越頻繁,動作也越來越大。經過深思熟慮,中方決定進行自衛還擊作戰,給予越軍沉痛打擊。在接下來的兩三個月內,各作戰單位抵達邊境展開籌備訓練,大戰一觸即發。
1979年2月17號,戰鬥正式打響。我邊防部隊的戰士們如潮水般湧進越北,打的越軍找不到北。28天后作戰基本結束,此一戰雖取得了較大的戰果,但也損失了8000多名戰士,他們當中大部分都是剛入伍三個月左右的新兵,毫無實戰經驗,還不懂得如何利用地形作戰,也不懂得如何協同配合,往往都是敵人放一槍就扎堆擠在一起,戰術運用的也不靈活,因此傷亡較大。
這就令人很費解,為什麼參與戰鬥的大部分都是訓練幾個月的新兵?為什麼不讓經驗豐富的老兵上?這樣能減少傷亡,讓新兵去不是白白犧牲嗎?這還要從當時我軍陸軍步兵師的編制入手。
1975年11月,部隊總參謀部制定的陸軍軍部和甲種師乙種師編制表頒佈,自1976年起,部隊按照新編制進行整編,執行甲種師編制和乙種師編制。其中,甲種師是滿編,乙種師是簡編,甲種師主要進行軍事訓練任務,乙種師主要進行施工建設和生產任務。
比如55軍165師,在作戰前一直在廣東牛田洋進行農業生產,1969年抗擊颱風自然災害付出了一定的傷亡。1971年,在從事生產任務的乙種師幫助下,全軍自產糧食9.8億公斤,蔬菜8.2億公斤,肉類5千多萬公斤,解決了部隊自身60%左右的農副產品供應。
通常情況下一個軍下轄3個師,兩個乙種師,一個甲種師。作為滿編的甲種師,其兵力大約在1.1萬至1.2萬左右,乙種師則一般在6000左右,兩者相差了幾乎一倍。
1978年12月,部隊下達了對越作戰的指令下,各單位隨即展開積極備戰,乙種師被臨時擴編為甲種師,被補充了大量的兵力和裝備。例如成都軍區某乙種師的師直屬隊擴充6個連,師炮兵團新增一個122榴彈炮營並下轄3個炮兵連。
乙種步兵團被擴編為甲種步兵團,每個團新增9個連等,整個擴編工作一個星期內完成,補充兵力5600多人,其中新兵3100多人,老兵2500多人。這個情況還算好的,因為老兵佔了將近一半,有的乙種師補充進來的老兵只有五分之一,有的幾乎都是新兵。
如此擴編就造成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缺少骨幹,指揮能力欠缺。而新兵們則不僅沒有實戰經驗,就連一技之長都沒有。全部參戰的29個陸軍步兵師中,乙種師佔了21個,因而擴編工作補充數量十分巨大。
在作戰結束以後,很多參戰部隊對此提出了意見,首先擴編後,新兵多了,骨幹也多了,上下級之間並不瞭解,有的新兵連自己所在部隊的番號都搞不清,戰士之間較為陌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戰鬥力。其次,擴編的乙種師中,有很多骨幹是從其他成建制的部隊抽調來的,在進行小規模作戰時沒有什麼問題,但是大規模作戰就不適用了。
犧牲的年輕戰士
之後昆明軍區提出,擴編乙種師不適用,減編單位多,臨時擴編難度較大,問題較多,因而到了1998年,全軍的乙種師要麼縮編為旅,要麼轉為預備役或者武警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