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個得罪人的事情!我來得罪吧!不把這一矛盾留給新的軍委主席”——鄧小平
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中共中央將全黨的工作重點轉移到了經濟建設上來。在這樣的背景條件下,1985年5月23日至6月6日,中央軍委召開會議,軍委主席鄧小平豎起一個指頭宣佈:解放軍要減少員額100萬。對此他還特別指出:這是中國政府和人民有力量、有信心的表現,是用實際行動為維護世界和平作出貢獻。
經過兩年多的縮編減員,到了1987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總人數由之前的400萬減少到了300萬,順利完成鄧小平下達的裁軍任務。這就是改革開放之後世人矚目的“百萬大裁軍”。
鄧小平豎起一個手指頭,開啟百萬大裁軍
這場發生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大裁軍,很多人也許並不太瞭解。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有關於“百萬大裁軍”的一些事兒。要想簡單瞭解“百萬大裁軍”,其實只需要解答3個問題就夠了。
問題一:當年為什麼要大裁軍?
新中國成立之後,由於國際環境錯綜複雜,為了應對各種邊境衝突以及美蘇兩個超級大國隨時可能發起的侵略戰爭,人民解放軍自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就一直處於“盤馬彎弓箭不發”的臨戰狀態,軍隊人數不斷增加,到了六十年代末解放軍人數將近610多萬。
1975年,鄧小平開始擔任軍委副主席兼解放軍總參謀長,再次參與軍隊工作。他在領導軍隊整頓工作的過程中,清晰地看到了軍隊的現狀:“……軍隊臃腫不堪。軍費開支佔國家預算的比重增大,把很多錢花費在人員的穿衣吃飯上面。更主要的是,軍隊膨脹起來,不精幹,打起仗來就不行……”。對於當時軍隊的問題,鄧小平總結性的概括為五個字:“腫、散、驕、奢、惰”,而問題的解決首先要從“消腫”切入。
改革開放之後,隨著工作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上,鄧小平專門作出“儘可能地減少軍費開支來加強國家建設”的指示,要求軍隊在現有基礎上還得進行“消腫”。鄧小平認為:經濟建設是黨和國家的中心工作,是軍隊建設的基礎,軍隊建設必須服從經濟建設這個大局。在國家經濟困難的條件下,軍隊只能走“精兵”之路。透過體制改革,精簡編制,實行“消腫”以節省開支用於現代化建設。
1981年鄧小平觀看華北大軍演,再次提到軍隊“消腫”的問題
從1977年到1984年,關於軍隊“消腫”的問題,鄧小平在各類會議上先後多次都有談到。此段時期雖然經歷過幾次零敲碎打式的縮編裁員,到了1985年,軍隊人數勉強縮減到400萬。雖然這個數字相比解放軍最高峰人數下降不少,但依舊人員臃腫不堪,組織機構混亂。
簡單對比一下:1985年中國軍費約合60億美元,約佔同年美國軍費的2%;還不及蘇聯的一個零頭。但是中國軍隊員額卻是美軍的兩倍,和蘇軍的人數差不多。中國軍費中相當大的一部分被眾多兵員的“人頭費”佔去;儘管有400多萬人,但基層部隊並不充實,臃腫的是各級機關,各類名目繁雜的幹部職位充斥其中,解放軍幹部人數嚴重超編。據統計,當時世界幾個國家軍隊的官兵比例是:蘇聯為1∶4.56;美國為1∶6.15;聯邦德國為1∶10;而中國為1∶2.45,平均每個軍官只需管理兩個半士兵。
面對軍隊積腫難消的困境,鄧小平曾憂心忡忡地說:“我們在戰火中生活幾十年,打仗靠指揮靈便,現在有什麼靈便啊?這麼臃腫的軍隊,真正打起仗來,不要說指揮作戰,就是疏散也不容易。 ”
1984年鄧小平檢閱軍隊
為了徹底對軍隊進行一次刮骨療傷式的改革,化解軍隊結構臃腫難題,1985年6月4日,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鄭重宣佈:中國政府決定,人民解放軍減少員額100萬。百萬大裁軍,必定會傷及部分人的利益,為此鄧小平坦率地講:“這是個得罪人的事情!我來得罪吧!不把這個矛盾留給新的軍委主席。”
問題二:南疆炮火未停,北方蘇軍壓境,為什麼還敢裁軍?
裁軍百萬,在當時意味著在南疆戰炮火未停以及北方蘇軍壓境的局勢下,中國軍隊員額要減少將近四分之一。當時我國周邊局勢至少在明面上並不太平,為什麼還敢如此大規模裁軍?
在此,先要說到1980年,鄧小平在中央軍委黨委會議上指出:“軍隊有沒有戰鬥力?一旦有事行不行?我講的不是像對越自衛還擊作戰這樣的事,這樣的事好應付。如果從我們面臨的更強大的對手來說,衡量一下我們的戰鬥力,可靠性怎麼樣?”
既然鄧小平很早就提到將來遇見“更強大的對手”,為什麼還敢裁軍呢?實際上在鄧小平的眼裡,至少在當時那段時期以及後期相當一段時間內,中國不會面臨他之前所提到的“更強大的對手”的問題!
首先,對越自衛反擊戰,雖然暴露不少問題,但至少結果足以說明人民軍隊還是有戰鬥力能打仗的,處理南疆邊境問題綽綽有餘。
其次,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結束兩國之間長期的對峙,開啟兩國關係的新階段。當時為了對抗蘇聯,美國有意拉攏中國,不僅最大幅度取消對華武器禁運,而且還儘可能提供各種便利提升中國軍事裝備水平。所謂的“中美十年蜜月期”就是指的那段時間,有了美國以及西方國家的支援,北方的蘇聯必定不會輕舉妄動。
中美建交後,鄧小平訪問美國
再次,中蘇關係正常化談判也在朝著積極的方向發展。自1982年開始,中蘇圍繞兩國關係正常化先後展開多輪談判,雙方都互相發出願意改善關係的訊號。只不過由於蘇聯內部人事頻繁變動,前期談判效果並不明顯。但1985年戈爾巴喬夫上臺後,出於內政外交的需要,蘇聯開始調整對外戰略與對外政策,中蘇兩國開始打破“三大阻礙”,雙邊關係逐步邁向正常化。此一時期,儘管蘇聯屯兵邊境,但隨著談判的進行,邊境大撤軍那是遲早的事。
基於以上原因,當時的中國所處的國際環境應該是非常有利於一心一意搞經濟建設的最佳時期,也是實施軍隊改革,進行大裁軍的難得機會。
問題三:大裁軍有什麼實際意義?
1987年4月4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徐信宣佈:“中國人民解放軍精簡整編的任務已基本完成!裁減員額100萬後,軍隊的總定額為300萬。
在這次“百萬大裁軍”中,陸軍部隊作為重點裁減物件有將近四分之一的建制單位被撤銷;除此之外,各總部、各軍兵種、各大軍區和國防科工委機關及其直屬單位,撤併機構,人員精簡40%,原來的11個軍區也被合併為7個大軍區,各軍區領導的人數比原來減少一半,一些初級指揮院校和專業技術院校也被合併或者撤銷,院校數量精簡12%,人員數量減少20%。
大裁軍中,部分被裁減人員合影留念
在新中國軍隊發展史上,“百萬大裁軍”被視為時代的分水嶺。中國軍隊隨著這次大裁軍實現了戰略性的轉變:朝著現代化軍隊轉型的方向開始明確,開啟了中國特色精兵強軍之路的偉大程序。
此次“百萬大裁軍”使解放軍實現了軍隊結構戰略性大調整:“大陸軍時代”徹底終結,“海、陸、空、二炮”得到科學發展;部分不符合時代需求的兵種被成建制“兵轉民”,而像陸軍航空兵、海軍陸戰隊等新型兵種被合理組建;全新概念的體系作戰代替原先的各自為戰,各軍兵種比例結構進一步趨向均衡。同時,“百萬大裁軍”讓中國國防費用佔比下降,節省的寶貴資金被國家投向經濟建設和科技研究,為軍隊發展新式武器裝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美國哈佛大學已故教授傅高義在《鄧小平時代》一書中論述到:“鄧小平給接班人留下了一支規模更小,教育水平更高,對現代戰爭的要求理解更深刻的軍隊,以及一個更強大的民用經濟與技術基礎,使他的接班人得以繼續致力於軍事現代化。”也許這就是當年百萬大裁軍最直接的意義!
新時期的人民軍隊
中國軍隊在冷戰時期實施百萬大裁軍,不僅為世界和平做出了貢獻,受到全世界的稱讚,而且為建設新時期“聽黨指揮、作風優良、能打勝仗”的新型人民軍隊夯實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