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大黃蜂艦載機效能先進,曾經模擬擊落F22
在以往,印度向外國租賃軍事武器並不鮮見,因為印度軍事工業基礎薄弱,無法自行研製先進武器,在“造不如買、買不如租”的思想指導下,印度曾經向外國大量租借武器裝備。但是主要是向俄羅斯等國租借,從未向美國進行類似交易。印度之所以此次一反常態向美國租借武器是有著深刻原因的。
印度米格29K艦載機墜毀後跳傘的兩名飛行員,看樣子都受傷了
一是俄羅斯武器頻頻墜毀、不堪重用。十多年前,俄羅斯向印度“免費”贈送一艘退役的“基輔”級航母“戈爾什科夫”號,不料俄羅斯藉著附加改裝的機會狠狠宰了印度一筆。作為航母的核心配套武器,印度在進口二手航母的同時向俄羅斯購買數十架改進版米格29K戰機。奈何俄製戰機技術落後、故障頻發,近年來已經有多架艦載機墜毀,導致多人傷亡,甚至司令員也未能倖免。因此,印度海軍早就有換裝新型艦載機的想法。
俄製米格29K故障頻發,顯然不能支撐起印度海軍強國夢
剛開始,本著國產優先的原則,印度試圖發展自行研製的LCA輕型艦載機,就連陸基滑躍起降都已經完成,讓人一度認為大功即將告成。可惜的是,印度國防基礎薄弱,並不掌握LCA戰機核心技術,像發動機、精密電子裝置等尖端裝置都需要從國外進口,加上LCA屬於單發戰機,在海上發生故障容易墜毀,因此最後並未被印度海軍採用。兜兜轉轉一大圈,印度人最後還是決定向美國人購買。
印度國產LCA艦載機好看不好用,尚未達到成熟狀態
二是不僅美國戰機效能先進,還能深化印美兩國合作關係。作為老牌航母強國,美國航母艦載機技術獨步全球,即使不能出口最先進的F35C閃電艦載機,也能向印度出口比較先進的F/A-18E/F超級大黃蜂戰機。該機經過多次改進後已經換裝新型有源相控陣雷達和電子戰吊艙,效能仍屬國際一流,比起印度現役的俄製米格29K戰機不知道高了幾個檔次。更重要的是,印度透過購買美國艦載機可以進一步深化兩國合作關係,緊抱美國大腿。
米格29K列裝印度海軍以來已經發生多起墜機事故
自1947年從英國獨立至今,印度是一直國際軍購大戶。得益於印度洋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印度成為各方爭相拉攏的戰略勢力,可以購買很多中國想都不敢想的先進武器裝備。很多機密武器即便不能買,也能夠透過租賃的方式間接解決。歷史上,印度曾有幾筆大規模的租賃軍火交易,在班長看來很是划算。
俄羅斯核潛艇是海軍最後的底牌
第一個是租借蘇聯核潛艇。在1971年爆發的第三次印巴戰爭中,巴基斯坦潛艇擊沉印度護衛艦,造成巨大人員傷亡。痛定思痛之後,印度海軍認識到潛艇是未來海戰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當時中國海軍已經自主建造第一艘國產核潛艇091型,給印度強烈刺激,但是當時印度國內工業基礎薄弱,並不具備實力獨立建造核潛艇。因此,印度人把目光投向關係良好的蘇聯人。在1987年末,蘇聯將1艘技術已經相對落後的670型查理級核潛艇租給印度,租期為3年。
印度一舉成為世界第6個擁有核潛艇的國家,該艇從蘇聯海軍中被除名隨後印度稱為查庫拉號,也讓印度感受到了擁有核潛艇的自豪感。在租借期之內,印度用蘇聯的核潛艇訓練了一批艇員,也漸漸學會了核潛艇的操作流程。只不過租約到期後,印度被迫將核潛艇歸還蘇聯,讓其非常難受。
印度核潛艇下水,前面租借核潛艇經驗很重要
第二個租借俄羅斯核潛艇。雖然印度後來透過自行建造戰略核潛艇“殲敵者”號成功體驗了一把國產核潛艇的癮,但是本國製造核潛艇的能力還是沒有提高,許多技術困難還是沒有解決。因此,在2012年4月,印度花費10億美元從俄羅斯手中租借阿庫拉級“獵豹”號核潛艇,租期為10年,印度將其命名為“查克拉-2”號。與蘇聯時期租借給印度的老舊核潛艇不同,俄羅斯租借的核潛艇最大的優勢是靜音效能好,攻擊性強,被西方世界譽為第一款可以跟美國核潛艇抗衡的前蘇聯核潛艇。
如果不是經濟困難,俄羅斯是不會將核潛艇租借給印度
印度憑藉自身良好的戰略位置四處逢源,可以從歐美和俄羅斯等國購買甚至租賃大批先進武器裝備,雖然無法像中國一樣立足本國,自力更生,但短時間內仍是一種花小錢辦大事的好方法,無論如何,印度是一個千萬不能輕視的對手,或許他們有時候很另類,但絕對不像別人說的那麼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