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軍引進過一百架蘇30
上世紀90年代我國開始引進蘇27戰鬥機,蘇27到來後對此前只有殲7和殲8的空軍來說無異於“如獲至寶”,而當時蘇27的效能領先殲7殲8也不是一星半點。蘇27到來後不久就開始了國內組裝生產,這些國內生產的蘇27被命名為殲11戰鬥機。
蘇27效能在當時來看自然不錯,不過還有一個小小的遺憾:蘇27是一款空優戰機,對地對海攻擊能力欠缺,而這方面的實力對當時的海空軍來說也是急需增強的,因此在對蘇27有了良好印象和使用感受的基礎上,經蘇27改進而來的蘇30多功能戰鬥機進入了我國的視線。
2002年12月20日,首批10架蘇30MKK降落安徽蕪湖,空軍正式接收這款多功能戰鬥機,此後的幾年中空軍共接收了76架蘇30MKK,另外還為海航專門引進了24架蘇30MK2 ,最終我國引進的蘇30總數量正好是100架。
蘇30曾是空海軍唯一的多功能戰鬥機蘇27的到來讓空軍進入了三代機時代,而蘇30的到來讓空軍和海航首次具備了遠端綜合打擊能力。相比於蘇27,蘇30的機體有所增大,空重比蘇27多了接近半噸,載彈量也比蘇27提高一噸。在制空方面我國引進的蘇30和蘇27差別不大,兩者的航電和空戰武器系統基本一致,不過蘇30的多功能作戰能力是蘇27無法相比的。
蘇30為雙座設計,後艙增加了對地精確打擊操縱及制導顯示系統,蘇30可以攜帶電視制導導彈、反輻射導彈和重型反艦導彈,對地對海打擊能力突出,並且依靠出色的航程,蘇30可以把空軍和海航的最遠打擊距離成倍提升,可以說蘇30是我國第一款具備一定區域拒止能力的現代化戰鬥機。
蘇30到來之初,空軍的主力還是殲七殲八,這兩均屬於國土防空型戰機,對地對海攻擊只能靠火箭彈,此時殲轟七也剛剛服役數量有限,而強5在現代化防空系統面前的突防能力實在有限,並且轟6那個氣候也沒開始“魔改” ,因此蘇30服役後對空軍和海航的攻擊能力帶來了質的提升,此時的蘇30甚至比蘇27還要珍貴,在2016年殲16服役之前,蘇30也一直是我國唯一的多功能戰鬥機。
未來將被殲16取代蘇30到來後立即成為了一款“明星”機型,在各種演習中都能見到蘇30的身影,不過近些年隨著殲10C、殲16和殲20等眾多新機型的服役,這款“老將”也漸漸被大家遺忘,雖然蘇30時至今日仍然經常現身,不過已經很少被關注。蘇30到來後經過了很長時間的高強度訓練,機體消耗比較大,在殲16大量生產列裝的情況下,接下來蘇30也將和殲轟七一樣被逐漸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