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馬克沁與MG-42之間,兩選一的時候,相信大都數軍迷都會選擇MG-42,如果不出意外的話;當然,也不能排除就是有人喜歡馬克沁,覺得馬克沁至少在外觀上顯得比較威武雄壯,具備一定的視覺衝擊力,特別是在不停地噴出火舌的時候,且也是一挺技戰術效能不錯的重機槍。
作為陸軍槍械史上成名最早的一挺以火藥燃氣為能源的自動武器,馬克沁重機槍可能也是殺人較多的重機槍,一戰包括二戰時,有大量軍隊裝備馬克沁或仿製馬克沁重機槍,戰後,依然有許多國家的軍隊保留了這挺重機槍,原因就是火力猛、威力大,是步兵有效的火力支援武器。
但馬克沁重機槍,有與生俱來的兩大缺陷,一個就是採用了水冷系統,用來冷卻灼熱的槍管,戰時如果沒有水源,水冷式馬克沁重機槍就成了擺設,只能停停打打,打打停停,無法充分發揮每分鐘600發的理論射速。
孟良崮戰役中,狂妄的整編74師,採取了中心開花戰術,主動佔領孟良崮,尋求與山東我野戰軍決戰,由於山上缺乏水源,馬克沁重機槍最終因缺水而打不響,加上確乏火炮的有效掩護,都是整編74師陣地被突破,最終戰敗的重要原因。
二就是馬克沁中機槍非常沉重,寧造二四式仿馬克沁7.92毫米重機槍空槍重,不包括槍架重量,竟然高達49公斤,難怪一挺重機槍,射手、副射手加上運彈兵等,得有8-10人侍候,相當於一個班的人馬,一挺重機槍就是一個機槍班。
MG-42,是在MG-34基礎上改進而來的,是一挺通用機槍,三腳架狀態時,有效射程1000米,就是一挺重機槍;出廠時就是兩腳架,此時就是一挺輕機槍,有效射程800米,必要時也可成為車載機槍,因此,使用時MG-42機槍非常靈活方便。
而馬克沁重機槍,必須要有笨重的槍架,才能有效地射擊,沒有槍架外觀圓桶形狀的馬克沁重機槍,擱哪裡都不便射擊,且射擊都不穩,這在抗戰影視劇《我的團長我的團》中,就有充分的體現。
MG-42機槍射擊非常方便,由於不用三腳架時,全槍重量只有11.5公斤,與二戰時的輕機槍差不多重,是可以當輕機槍使用的。
德軍將MG-42配發到步兵班,採用50-300發彈鏈供彈,因此火力遠比二戰時其他20/30發彈匣供彈的輕機槍猛烈,德軍也很少攜帶笨重的三腳架。
MG-42,是二戰時非常著名的一挺機槍,因為射速每分鐘可達1200發以上,於是,在盟軍官兵中有了“希特勒電鋸”的美譽,可見此槍的戰場威力非常大。
-
1 #
-
2 #
42高射速得一個勁換管子!比火力持續性比不了就像玩英雄連,42壓制步兵好用,但是打輕甲目標白費啊,馬克沁好歹可以用鋼心彈啃裝甲車
-
3 #
感覺戰場上 還是機動性重要 機槍不移動 必然被榴彈或迫擊炮幹掉
-
4 #
從資料來看mg42毫無疑問完勝馬克沁,但是有個問題,不看實際情況嗎?二戰時的中國的後勤條件支撐得起這種機槍麼
-
5 #
肯定mg42了,機動性強
-
6 #
孟良崮戰役中,國軍難道不會空投物資嗎?
不是同一時代的產品,設計思路和使用情況擔負任務完全不同。MG34是在凡爾賽條約的限制下誕生的,英法美的擠兌下誕生了戰場殺人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