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殲-11B戰鬥機升級型公開亮相,從相關圖片來看,它可能換裝了中國產新一代機載有源相控陣雷達,整體作戰能力得到明顯增強。
此舉表明中國空軍現役殲-11B戰鬥機都有可能按照這個標準進行升級。同時也表明中國產殲-11D戰鬥機應該不會投產,它取得的技術成果將會用來改進殲-11B戰鬥機。
殲-11D戰鬥機是中國產殲-11B戰鬥機重大改進型,2015年4月首飛成功。殲-11D與殲-11B相比,換裝了新型機載有源相控陣雷達,雷達天線傾斜放置,以提高飛機隱身能力。飛控系統換裝數字式三軸四餘度電傳操縱系統,提高飛機操縱效能和敏捷性。加裝空中加油系統,增加飛機航程和留空時間。機翼和機身結構進行全面加強,機翼增加一個過載掛架,用來掛載大型空地導彈和炸彈。機身結構進行加強,消除了殲-11B“跨音速陷井”,進一步提高殲-11D近距格鬥能力。
殲-11D首架原型機首飛之後,又製造了第二架原型機參加試飛。在結束了工廠調整之後又到試飛中心進行設計鑑定試飛。根據中國產作戰飛機研製程式,飛機在工廠完成70%飛行包線之後,才會進入試飛中心進行擴充套件包線試飛,後者主要進行一些極限效能試驗,包括最大速度、最小速度等,外界還曾注意到殲-11D也曾經到高原機場進行高原適應性試飛,這些效能都屬於極限效能/環境試驗,外界據此推測殲-11D飛行試驗已經接近完成。如果航空電子和機載武器試驗也比較順利的話,飛機就可以完成鑑定,投入批量生產。
對於殲-11D研製目的,外界一般推測有以下兩個目的,一個是作為殲-20戰鬥機批量服役之前的過渡。殲-20作為第五代隱身戰鬥機,集高新尖技術於一身,批量生產可能需要一個過程,而空軍現役戰鬥機又處於大量淘汰時期,這中間就需要一個過渡。另外一個目的就是為殲-11B升級提供技術參考,殲-11B航空電子系統是標準的聯合式航空電子系統,資料匯流排採用電纜,玻璃化座艙採用一平三下佈局,殲-11D則採用綜合航空電子系統,資料匯流排採用光纖,玻璃化座艙採用一體化大螢幕顯示系統,資訊容量更大,可以更加直觀向飛行員顯示空情資訊和戰場態勢,這樣升級等於航空電子系統推倒重來,因此殲-11D研製為殲-11B升級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不過從現在看來,中國空軍更傾向於用殲-16和殲-10C作為新一代戰鬥機的過渡。前者具備比殲-11D更好的多用途作戰能力,後者成本和價格又要比殲-11D少的多。加上空軍又引進了24架蘇-35SK戰鬥機彌補國內產能不足,所以留給殲-11D戰鬥機空間已經非常有限,從現在來看,空軍似乎並不傾向專門生產殲-11D戰鬥機。這樣殲-11D價值就在於第二個,為殲-11B升級提供技術參考。殲-11B戰鬥機在2010年左右服役,對於一型三代戰鬥機來說,正處於壯年。不過它的航空電子系統已經落後,需要升級,這樣利於殲-11D技術成果對它進行升級具備更好的效費比。從這個角度來講,空軍現役殲-11B都有可能按照殲-11D標準進行升級,以便適應2020年之後戰場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