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從1949年到1959年,每年10月1日都要舉行國慶閱兵,這樣就一共進行了11次閱兵。到了1960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本著勤儉建國的方針,對國慶制度進行改革,實行“五年一小慶,十年一大慶,逢大慶舉行閱兵”的制度。改革開放後的1984年,時逢新中國成立35週年時,又正好符合“五年一小慶”的原則,就恢復了國慶閱兵。從那時至今,中國共進行了5次閱兵,但新時代的中國閱兵,已經蘊含了更新的戰略意義。

提到中國的國慶閱兵,現在人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改革開放後在國慶35週年時的那次盛大閱兵,雖然說是“五年一小慶”,但實際上是一場十分盛大的閱兵式。當時,解放軍陸軍、海軍、空軍、第二炮兵、武警部隊和首都民兵10370人組成42個地面方隊、4個空中梯隊接受了檢閱。特別是第二炮兵方隊、武裝警察方隊和女兵方隊等第一次進入受閱大軍。

還有多型國之重器首次公開亮相,其中包括東風-4遠端彈道導彈和東風-5型洲際彈道導彈都是第一次公開亮相,外界終於一睹中國洲際彈道導彈的真容。外界認為,這次閱兵在組織時機、閱兵規模、受閱內容、對外影響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在新中國閱兵史上佔有特殊與重要的地位。

時序又過了15年,中國在1999年國慶50週年時,又進行了一次規模更大的閱兵式。這次閱兵,是為了慶祝共和國50華誕,再加上又是世紀之交,因此也被人們稱為“世紀大閱兵”。

在這一年,改革開放新時期誕生的陸軍航空兵、海軍陸戰隊、武警特警、預備役等部隊第一次匯入了受閱大軍中。而受閱裝備與1984年的閱兵相比,科技含量增加,高科技武器裝備已成為解放軍的主戰武器。壓軸出場的4個東風系列導彈方隊,創造了當時國慶閱兵“東風”導彈展示數量最多的紀錄。其中,最震撼人心的是東風-31陸基機動戰略核導彈,該彈是當時中國最先進的固體燃料戰略核導彈,意味著中國二炮部隊正由液體導彈向固體燃料導彈的轉變。

正是遵循“十年一大慶”的原則,時隔十年,在2009年10月1日,中國再次進行了一次盛大閱兵。此次閱兵是新中國曆次國慶閱兵中方隊最多的一次,8000多人組成14個徒步方隊、30個裝備方隊、12個空中梯隊共56個梯隊接受檢。此次閱兵意味著,解放軍已基本形成以新型主戰裝備為骨幹,電子資訊裝備和保障裝備相協調,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武器裝備體系。更重要的是,四大兵種的洲際、地地、艦空、空空、地空等多種戰略、戰術導彈悉數登場,而其中最耀眼的就是東風-31A型陸基機動彈道導彈首次亮相接受檢閱,該導彈的公開亮相,說明中國已具備固體燃料洲際彈道導彈的打擊能力。

在國慶大閱兵之外,中國還學習國外的做法,在一些重大歷史紀念日時舉行閱兵活動,2015年9月3日舉行了抗戰勝利70週年閱兵。這次閱兵中84%武器裝備是首次亮相,構成涵蓋地面突擊、防空反導、戰略打擊、資訊支援、後裝保障、海上攻擊6個作戰模組,而且由20名將軍親自帶隊受閱,展現了解放軍未來打贏資訊化條件下區域性戰爭的作戰力量。在本次閱兵中,可攜帶多彈頭的東風-5B改進型多彈頭液體洲際彈道導彈首次公開亮相。此外,東風-16近程彈道導彈,可打擊大型海上移動目標的東風-21D中程彈道導彈、東風-26中遠端核常兼備彈道導彈首次亮相,展示了中國愈來愈強大的核打擊、反介入/區域拒止作戰能力。

除了15次在天安門廣場的閱兵外,在2017年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週年之際,還於7月30日在朱日和聯合訓練基地舉行了閱兵式。在那場“沙場閱兵”中,12000名全副武裝官兵在近似實戰狀態下接受了檢閱,這些官兵與600多臺受閱車輛裝備和100多架戰機組成34個地面方隊和空中梯隊,構成陸上作戰群、資訊作戰群、特種作戰群、防空反導作戰群、海上作戰群、空中作戰群、綜合保障群、反恐維穩群、戰略打擊群9個作戰群,按作戰編組依次通過檢閱臺。閱兵展示現役主戰武器裝備資訊化水平和新質戰鬥力,包括轟-6K轟炸機、殲-15艦載戰鬥機隆重登場,其中東風-16改彈道導彈、東風-31AG洲際彈道導彈與最新一代的殲-20隱形戰機首次公開亮相。

從以上閱兵所展示的解放軍的精神面貌與新型裝備來看,人民軍隊的作戰實力正日益提升至世界先進水平,作戰裝備在中國產化的基礎上正逼近發達國家的裝備水平,在中國綜合國力不斷躍升的前提下,這支軍隊的使命任務正在逐漸與中國所擔當的國際義務相適應!

人們有理由相信,中國是一個愛好和平的國家,解放軍必將承擔更多的維護世界和平的任務,這支人民的軍隊有信心有能力應對任何挑戰!

特約撰稿人 陳光文

編輯 王夢曉 賀東婷

視訊 戎毅曄 趙雨晨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全球僅三國能造出原子筆頭,連美國都不行,比造核武器還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