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99式主戰坦克主要由中國兵器工業集團第201研究所研製,中國北方工業公司生產,具備優異的防護外型,大量採用複合裝甲,融合新時代資訊化作戰技術,是中國陸軍裝甲師和機步師的主要突擊力量。

研製背景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西方主要國家陸續裝備第三代主戰坦克。

以德國豹二和美國艾布拉姆斯為主的第三代坦克,不論是在機動防護能力還是電子資訊能力遠遠超過了蘇制坦克。

為了儘快趕上西方各國第三代主戰坦克的步伐,中國加緊了第三代主戰坦克的研製。而對於三代坦克是使用西方坦克設計還是蘇式傳統風格,內部產生了討論。由於中國已經獲得了蘇聯T-72主戰坦克的技術,輔以某些西方更先進的坦克技術,決定以蘇式設計為基礎開始研製第三代主戰坦克,1989年開始研發,專案工程代號WZ-123。

炮塔技術

99式坦克配備先進的指揮式數位坦克射控系統,較先前85-IIM以及90-II的系統更為先進。99式的射控系統整合有雙軸穩定系統、車長瞄準儀、 炮手瞄準儀(含紅外線熱像儀與鐳射測距儀)、炮耳軸傾斜感測器、炮塔水平角速率感測器、橫風感測器、數位射控電腦、操縱介面以及相關電路控制盒所組成。

99式主戰坦克炮塔完全脫離了蘇式結構,設計思想與理念向西方轉變。炮塔的一部分結構技術採用了蘇聯T-72坦克的炮塔技術,對於採用蘇制炮塔結構技術的原因是中國已經掌握較為完整的資料和實驗引數支撐。

動力系統

在99改型上,中國以1200馬力的150HB發動機為基礎,開發新一代的1500馬力大功率柴油機,以德國MTU MT883作為效能指標。此種新發動機以及新的傳動系統已經安裝於98式改坦克進行測試,並展現了80公里每小時的最大道路速度以及60公里每小時的最大越野速度。

使車輛平均行駛速度提高了12%,從停車狀態加速到42公里/小時只需10秒。

射控系統

99式坦克配備先進的指揮式數位坦克射控系統,較先前安裝的射控系統更為先進和穩定。

99式坦克的射控系統穩定方式為“上反穩像”,也就是在瞄準器鏡頭的上反射鏡的俯仰與迴旋軸上加裝陀螺儀來實施穩定,並以電子同步方式維持炮身與瞄準軸線的連動,即在上反射鏡俯仰軸上安裝一個角度傳測器(稱為上反射鏡解算器),用於測量瞄準線與炮塔內某考物之間的角度偏差,此外在炮耳軸上也安裝另一個角度感測器(稱為炮耳軸解算器),用於測量炮身軸線與炮塔某參考物之間的偏差角。

防護系統

早期的99式主戰坦克採用蘇制防護裝甲,後期及改進型則採用新型複合裝甲材料。

中國戰場環境複雜,從酷熱到嚴寒的環境都是坦克要面對的。冷熱交替的環境對坦克有著嚴格的考驗,一是發動機能不能承受,二是裝甲的硬度會不會受到熱脹冷縮的影響而變弱。

蘇制坦克由於俄羅斯及加盟國的環境較為嚴寒,抗寒能力設計較強。

但是中國的戰場環境是冷熱交替的,這就意味著需要一款新型裝甲。

早期中國的材料技術不佳,後期經過研製使得99改進型裝甲可以承受零下80℃和200℃高溫的萬次交替測試。

但是現實很難遇到這樣極寒和高溫的交替環境,所以這種裝甲材料耐用度極高。

電子系統

99式坦克採用中國較新型的VHF-2000型坦克通訊系統,具備抗干擾能力,可靠度高且易於維修,電磁相容性也十分良好,多臺同型通訊機能同時工作而不互相干擾。

99改進型則換裝QJG-02 14.5mm車長用防空機槍,換裝更可靠、操作更簡易、效能更優良的數字化化自動裝彈機。觀測方面,99改進型的炮手瞄準儀換裝中國新研發成功的凝視焦平面紅外線熱影像儀,其感測單元直接接收整個視場的熱輻射訊號並形成凝檢視像,不需要光學掃瞄動作。中國為99改進行推出更新的彈藥,新APFSDS的炮口初速略增至1720m/s以上,而新的HEAT高爆穿甲彈威力也比早期型增加不少。

改進型的威力

99式坦克經過發展已經到了最新的99A2型,新型號在動力,防護和火控上都有顯著的提升。

尤其是在火控的精度和穩定上做了很大的改進,使99A2主戰坦克的火炮威力大增。

總體評價

中國坦克發展歷程艱辛,第一輛坦克是1945年1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從瀋陽日本關東軍坦克修理廠蒐集的三菱重工97式中型坦克改型。

到後來購買蘇聯坦克,然後在蘇制坦克的基礎上進行仿造。

到慢慢的脫離蘇制坦克的影子進行自主創新 ,可謂是一步一個腳印的發展。

現在的99式坦克經過不斷的改型,技術上已經達到先進水準,與西方主流國家的第三代坦克技術上互有高低。

最新評論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武林高手”,來當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