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快樂筒!
大家好,我是頭像機槍一樣禿禿禿禿的排稿少女夢小二。
啥叫燃爆彈?現在步兵的筒子已經夠多了,為啥又搞出來一款?
目前這種新的火箭彈,我們對其編號和效能還不得而知,不過從官方介紹來看,這種火箭筒所使用的彈種增加了大口徑燃爆火箭與噴火彈,穿透力更強,它不僅具有自動測距和鐳射瞄準的效能,還可以產生800℃的高溫進行二次燃爆。
所謂二次燃爆,就是先爆再燃。我們知道如果對付坦克,我們可以用空心裝藥穿甲彈,但如果用來對付鋼筋混凝土的碉堡,這種金屬射流的效果就很差了。
▲為了對付碉堡
現在還保留著這手藝
為此,各國都開發了各種攻堅彈藥,常見的是採用串聯複合戰鬥部,就像串聯戰鬥部的反坦克導彈一樣,一級靠穿甲戰鬥部在混凝土上開孔,二級隨進戰鬥部鑽進孔洞進一步侵徹後爆炸。
▲中國步戰車高原發射攻堅彈
但這種彈藥有一個缺點,穿牆開孔是有上限的,一旦混凝土牆過厚或者開孔太小鑽不進去,那麼就無法在碉堡內爆炸了。
俄羅斯人在車臣戰爭中顯然也遇到了這個問題,不過他們選擇了另闢蹊徑,既然固體的戰鬥部鑽不進去,那麼非固態的高壓燃燒劑能不能鑽進去呢?只要有一點點縫隙就行!
於是RMG火箭筒應運而生,RMG裝有一發具有串聯式戰鬥部的火箭彈。前彈頭的高爆反坦克型戰鬥部能夠貫穿裝甲或是其他障礙物(如鋼筋混凝土、磚石等)。而主彈頭則產生精細的爆炸雲,而且會透過前彈頭的貫穿所造成的孔鑽入內部。
▲內部結構可能類似RPG28
燃燒劑裝在後面戰鬥部中
目前主彈頭內的燃燒劑成分還不清楚,不過普遍認為是三乙基鋁,三乙基鋁是一種特殊的有機金屬化合物,與空氣接觸時可迅速氧化甚至自燃,是一種性質不穩定的危險物品。之所以使用這種彈頭,就是因為三乙基鋁在燃燒時的放熱能力遠遠超過一般的凝固汽油彈,非常適合殺傷有生力量,也是一種非常變態的燃燒式武器,雖然不同於傳統雲爆彈先霧化再引爆,但可以說是對於雲爆概念的一種新應用。
▲俄羅斯TOS-1噴火坦克的燃燒火箭彈中也是三乙基鋁
為了適應高原環境,戰鬥部可能還添加了氧化劑。為了增強燃爆效果,甚至可能還添加了鋯顆粒,鋯是一種高熔點的活性金屬,具有引燃能量低、粉塵能自爆、還能引燃各類物質等特性,差不多是現階段人類可操控的最強縱火物質。
▲霰彈槍發射含有鋯顆粒的龍息彈的效果
國產的所謂能二次燃爆的火箭彈,很可能是RMG火箭筒的類似產品。
不過國產燃爆彈的火控系統,可比RMG火箭筒先進多了,RMG火箭筒僅有一個簡陋的瞄準鏡,但國產單兵燃爆火箭筒配備了比較先進的火控系統,包括光學瞄準鏡、鐳射測距儀、火控計算機等,具備自動測量目標距離,自動解算彈道諸元,自動目標裝定等功能。
這種先進火控系統,目前在國內已經白菜價了,你可以理解為一個安卓手機把光學瞄具和鐳射測距機整合起來,射手透過鐳射測距儀測出目標距離後,“安卓手機”(載入了彈道計算APP)就會根據氣溫、武器的俯仰角及已經設定好的射表,自動解算出射擊諸元並裝定距離標尺,在分劃板上自動顯示出瞄準點,射手只要發射時穩住身形,基本上百發百中。
▲火箭筒上的整合火控系統
最妙的是,這種火箭筒雖然是一次性使用,不佔編制,打完就扔,但火控系統可是能拆卸的,拆掉後再把一次性筒子扔掉,有效避免了浪費。
▲這是火控系統拆下狀態
有人問了,現在解放軍已經有了各種各樣的筒子了,為什麼還要搞新筒呢?
門道都在這次新聞裡亮相的部隊中。這次燃爆火箭筒配備的是陸軍第73集團軍某合成旅所屬工化分隊,也就是工兵和防化兵。防化兵除了擔負防化任務之外,也擔負噴火破障、發煙等任務,有時還要配屬步兵分隊在一定區域內形成高溫火焰,用來消滅對方裝備、工事和人員,為步兵分隊提供戰鬥保障。
長期以來,我軍防化兵都是配備傳統噴火器,但這種噴火器射程近,難以打擊和壓制遠距離目標,於是從80年代初開始便逐步嘗試,用多用途火箭發射器代替老式的液柱式噴火器。也就有了FHJ84/01式62毫米雙聯裝單兵火箭的誕生,這種火箭並聯兩個筒子,一枚燃燒,一枚發煙,射程200米。
進入新時代,這種老舊的火箭筒已經不能滿足新型陸軍的需要,射程近、威力有限,火箭彈用途單一,雙聯裝也使運輸存在困難。這時非常有必要研究新型的單兵燃爆火箭彈和燃燒火箭彈。
於是,此次亮相的國產燃爆彈和噴火彈就誕生了,除了前面介紹的燃爆彈,還有噴火彈。這種噴火彈和蘇聯的РПО火焰彈類似,噴火兵不用再冒險接近目標噴火,只需要在遠處對準目標發射,火箭就能推動火焰彈射向目標,一旦射入戰壕,那簡直是毀滅性的。
▲戰壕清掃機
也許有人覺得,這麼好的火箭筒,一次性使用,是不是太浪費了?把筒子收回去重新裝填不香麼?其實並不是如此。
傳統的火箭筒,不能打完就扔,必須佔編制讓一個人全程揹著。但這樣靈活性、便攜性較差,一個火箭筒手還要配個火箭筒副手背彈藥。
▲火箭筒副射手主要負責背彈藥
而一次性火箭筒就不一樣了,彈筒用玻璃纖維纏繞或玻璃鋼一體成型製造,成本非常低。
▲玻璃鋼火箭筒壁被內部火焰照亮
火箭筒的成本,大頭在其中裝填的彈藥,發射完火箭彈後將火箭筒扔了並不算什麼浪費,這點奢侈在戰場上可以忽略不計。
▲和彈相比筒子結構簡單到可以忽略不計
畢竟一次性的優勢就是便攜,打完就扔。一次性火箭筒可以臨時加強給任何一個士兵,甚至炊事員,不用再像佔編制的火箭筒那樣還要配個火箭筒副手。這是火箭筒發展的趨勢,也是向實戰化靠攏。如果平時總是摳摳索索地想著回收火箭筒子,那麼到了戰時反而會不習慣了。
可見,中國新型燃爆彈充分證明,中國陸軍已經完全告別了40火和120火包打天下的時代,功能細分的火箭筒已經成為各軍兵種針對不同任務的選擇。打完就扔,裝完x就跑才是最適應未來戰爭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