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5年服役以來,殲10已經生產了近500架,成為我國三代機中不折不扣的主力。而它的整個家族,包含殲10A、殲10B、殲10C和殲10S等多個型號。其中殲10C在最近的中巴“雄鷹9”聯合軍演中,讓巴基斯坦空軍真切體會到了三代半戰機的威力,不但殲-7P、幻影-3無法抵擋,就連佔盡主場優勢的“梟龍”,在預警機的協助下,卻依然無法戰勝客場無支援的殲10C。
中巴雄鷹9聯合軍演
可能有人會問,殲10C打贏“梟龍”有啥了不起,不是應該的嗎?你要知道,此前在巴基斯坦空軍的內部演習中,連F16戰機無法徹底壓制“梟龍”,而現在“梟龍”開外掛,都打不贏殲10C,由此可見殲10C的綜合作戰能力已經超過了F16。當然,殲10C和F16最新型號相比孰優孰劣,目前還無法得知,除非和沙特也來個聯合軍演。
殲10和F16合影
當然,殲10C也不是完美的,無論是民間呼籲,還是官方透露的資訊中,似乎還有一種更先進的殲10改進型戰機,外界稱之為殲10D。在大家的想象中,殲10D必須有翼尖掛架、有保形油箱,甚至還要進行隱身升級,總之是應有盡有。但是在興奮之餘,大家不妨冷靜下來想一想,在四代機已經滿天飛的今天,繼續改進殲10,真的有必要嗎?
四代機已經滿天飛,真的還要改進殲10嗎?
其實,從殲10翼尖掛架的研製過程,就可以看出我國在這方面的取捨和態度。殲10面世之後,一度的確準備上翼尖掛架,網上甚至還曾經曝光過殲10帶翼尖掛架的的風洞圖片,但是鑑於要集中精力研製殲20,在中央領導的直接關懷下,成飛毅然停止了這個小改進,全力投入四代機工程,不是不能,而只是有所為有所不為而已。
為集中精力研製殲20,成飛主動放棄了殲10的翼尖掛架
而現在四代機滿天飛,殲20的改進計劃,六代機的研製計劃,甚至是輕型四代機、轟20和四代艦載機、空天飛行器的全國大協作,每一項都比給殲10加上翼尖掛架更重要,也更有意義。對於成飛來說,現在只會比研製殲20的時候更忙,所以還是別折騰殲10這員老將,將目光放長遠些更好。
殲10B戰機
另一方面,保形油箱對很多人有謎之誘惑,它的確能夠增大飛機的航程和續航時間,但是需要付出的代價是空戰效能的急劇下降,特別是在殲10發動機不給力,動力不夠用的情況下,再折騰保形油箱,簡直是雪上加霜,這東西完全屬於好看不好用。
想象中殲10改裝保形油箱的樣子
這樣改得不償失
至於隱身改進,大家要知道,非隱身飛機,無論怎麼改進,它的隱身效能都是無法和真正的隱身飛機相提並論的,最多隻能做到準隱身。這是由飛機的外形決定的,而如果將殲10的外形徹底改變,那就是一個全新的型號的,可以叫單發中型四代機,工程量太大,而且和成飛現在已有的輕型四代機、沈飛的FC31鶻鷹重複。
殲20戰機
所以對於殲10來說,研究如何利用現有的設計,當好殲20的小跟班,打好雜,運好泥巴就行,而不是去繼續搞一些不切實際的大改進,甚至推出殲10D。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殲11系列和殲15、殲16,時代已經變了,隱身飛機才代表著將來,在噴氣時代,螺旋槳飛機就是玩出花,也改變不了無可奈何花落去的的頹勢。
殲10戰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