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在開始話題以前,筆者向大家重新闡述一下,北約的全稱《北大西洋公約》。1949年4月,美國、英國、法國等資本主義國家在華盛頓簽署。華約全稱《華沙條約》。

為了抵禦北約,蘇聯同波蘭、東德、匈牙利等國家,於1955年5月在波蘭首都華沙簽訂。這兩個條約的誕生,原因是二戰之後,世界陷入了長達44年的美蘇冷戰的格局。

當時美國和蘇聯是世界上的兩個超級大國,從經濟、政治、軍事等各個領域展開激烈的較量,但由於全世界範圍內剛結束一場大戰,元氣大傷,讓人民對戰亂是極其反感的。

在這樣的形勢下,只能選擇冷戰的方式去一較高下。

經過長達44年的鬥爭,最終是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社會贏得了階段性的勝利,在馬耳他會晤,名義上是兩國和解,實質上更多的是以蘇聯的讓步告終。

如果華約和北約開戰,誰會勝利?

相信不少人會提出疑問,如果當年美蘇不是以冷戰的方式進行競爭,直接兵戎相見,會是什麼樣的結局?

在這裡筆者跟大家分析一下,一個國家的實力可以分為軟實力和硬實力,軟實力指的是經濟,文化水平。

硬實力更多的是指政治手段,軍事力量等硬性條件。我們一起從經濟、政治、文化、軍事等多個方面來分析一下假設美蘇展開大戰的結果。

美國的資本主義更適應時代發展

從政治、經濟角度分析,美蘇冷戰的一大重要因素,就是兩國都希望把自己的意識形態推廣到全世界,所謂的意識形態,簡單來說就是國家推行的政治體制。

在這裡筆者自知不是學業優秀者,不能對歷史進行過詳細的闡述,簡要概括就是蘇聯推行的社會主義,這種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是尚未完善的,體現在這些地方。

實行公有制,生產資料歸全體人民所共有,實行按勞分配,從制度上保證了社會財富分配的相對合理。

人民在政治上地位平等,杜絕了奴隸主、地主的產生,經濟上財富分配比較均勻,相差不大,從根本上解決了貧富差距,保證了社會的穩定和諧。

然而,筆者認為,這是公有制的好處,也是公有制的弊端。實行公有制,形成產權不明晰,生產資料名義上是全體公民所共有,實際上對每一個人來說都不屬於自己。

試問自己加班加點超額完成任務,得到的報酬跟在家悠閒睡大覺的人一樣,誰還會去拼搏,要知道懶惰是人類的天性。

反觀以美國為首推行的資本主義私有制,生產資料可以由全體公民私有,付出的勞動,得到的報酬確確實實地能讓個人放入囊中,勞有所得,每個人都希望過上好的日子。

在戰後,這種意願更加強烈,根本不會產生消極怠工的念頭,大大地提高了社會生產力總和。在這樣鮮明的對比下。

結果顯而易見,在意識形態方面,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私有制更勝一籌。但是,筆者不會完全抹殺公有制的功勞。

公有制的出現確實有效地減少了奴隸主和地主的產生,在消除階級意識,維護社會穩定這一點上,確實有發揮作用。只是不適應當時的發展趨勢,公有制推行的政策也並沒有十分的完善。

蘇聯實行的計劃經濟是非常大的障礙

在冷戰時期,蘇聯實行的是社會主義計劃經濟,這種經濟模式即使國家經濟的發展方向由政府統一監管,頒佈指令,這種模式也被稱為指令性經濟。

在計劃經濟初期,這種模式確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早期,因為蘇聯地區豐富的能源,進行大量的能源出口,高效地推動了社會經濟的發展。

加上,自工業革命以後,蘇聯領導人越來越看重國家工業的發展,動用整個國家的力量去發展工業,利用政府的力量對市場經濟發展的方向進行硬性調控。

使本國工業得到跨越式的發展,帶動經濟飛速增長,在冷戰期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然而,在蘇聯的重工業、軍事技術等領域得到長足發展的同時。

因為政府幹預的緣故,把國家資源重心過度偏向工業化,致使國內的輕工業、紡織業、製造業、農業嚴重滯後,部分地區已經出現食不果腹的狀態,還如何集中力量去發展工業?

筆者認為,這就好比在學校裡讀書,假設你的語文水平非常拔尖,數學英語卻一塌糊塗,的出來的總分會被拉低不說,對於你個人的發展,這種嚴重偏科的現象不利於你自身的全面提升。

反觀以美國為首的市場經濟模式,對於國家經濟的發展,政府會有干預,但不會有過多的硬性指令,更多的是讓整個市場"自生自滅"。

個人感覺,這跟我國道家推行的"無為而治"頗有相似之處。應用在現代,就是一個全科優秀,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三好學生。

這其中有一個隱藏的好處,其中一科的成績上去了,無形中會對另外一科產生推動作用,學生都懂!

在冷戰期間的經濟體系,蘇聯的計劃經濟導致政府過度干預,完全忽視了市場的自然發展導向,在這方面也是以美國為首的市場經濟更勝一籌。

最後,我們要以辯證的角度去看待事情,以蘇聯為首的計劃經濟在發展初期確實讓蘇聯跟上了工業革命的步伐,在重工業,尤其是軍事領域讓蘇聯躋身強國。

但是他們沒有跟緊時代的步伐,不斷對政策進行完善,與時俱進,以一根筋走到底的方式消耗著之前取得的重大成果。這點是不可取的。

不動核武器,兩國軍事力量不相上下

現在這裡設立一個大前提,就是以蘇聯為首的華約組織和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組織都不能使用核武器,這對全球環境會造成莫大的負擔。

不過,筆者想說,這兩個國家不管會否動用核武,他們的實力都是不相伯仲,而且蘇聯在作戰能力上會稍微佔一小撮優勢。

這兩個國家雖然都是軍事拔尖的國家,但他們的發展方向略有不同。自哥倫布發現北美大陸以來,北美本土國家的軍隊都比較注重在海洋上的霸權。

其實這也有一定的地理因素,北美大陸四面靠海,可以說是被"孤立"的土地,以當時的技術水平來判斷,海軍的發展,海域的擴張是他們擴大領土的主要方式。

因此,在海洋作戰這方面,美軍更勝一籌。反觀蘇聯,半邊的國土與大陸接壤,加之西伯利亞的惡劣環境。

從白令海峽一帶軍進攻的難度會加大,戰爭過程中的消耗也會增加,主要戰場將定位在歐洲國土上。

惡劣的氣候也造就了蘇聯人勇猛過人的脾性,在陸地戰這一方面,我認為蘇聯更佔優勢。事實也證明,德國柏林是美蘇冷戰的最前線。

所以,不能以單純的軍事力量去判斷,要結合當時的大環境,綜合判斷,開戰的話蘇聯略勝一籌。在這裡暫且忽略各自的同盟國家。

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其它國家已然元氣大傷,國力衰退,名義上是隸屬各自的組織,但實質上發動戰爭的意願並不是十分強烈。就好比兩個幫派的人打群架,動手的往往只有帶頭的一兩人。

華約聯盟的凝聚力由盛轉衰

二戰結束後,世界各國的民族解放運動高漲,各國紛紛脫離原來的殖民統治建立新型的獨立國家。尤其在東歐、亞洲等地,共產主義運動蓬勃,建立了不少的社會主義國家。

這是華約能聯合東歐諸國的歷史背景。美國認為社會主義國家的建立勢必會威脅到資本主義社會,使其利益受到最大的損害。

所以美國要推行"冷戰"政策遏制和顛覆社會主義政權。可以說,在冷戰初期,這兩大陣營的凝聚力也跟他們各自的軍事能力一樣,不相伯仲。

甚至新興的社會主義改革浪潮讓華約組織的爆發力更勝一籌。然而,以上提到的計劃經濟,蘇聯把這種指令型經濟模式強行讓同盟國複製。

他們沒有意識到,同樣的政策,在不同的地方不一定適用,好比不同的地區會有不同的氣候,會長成不同的動植物。

正因如此,世界才因各樣的風景而絢麗多彩。不去思考如何因地因地制宜地出臺政策,這種強硬的方式在冷戰後期引起了同盟國強烈的不適感。

同盟凝聚力急轉直下。相信對歷史有一定了解的人也知道,當時越來越多的東德人嘗試翻過柏林牆。

《戰爭論》裡曾提到過,精神力量在戰爭中的作用至關重要,甚至有反敗為勝的奇效。應用在冷戰階段,就是指聯盟的凝聚力,以及個人繼續戰鬥的意志。

從古至今,不論哪個王朝,它的成就都必然是民心所向的結果。蘇聯要帶領一個日益渙散的組織奮勇抗爭,想必要取得勝利還是非常有難度的。

以上就是筆者對美蘇假如爆發戰爭的分析,總體來說,美方更勝一籌。前車之鑑,好好總結蘇聯的劣勢以及不足,不管是對國家還是個人的發展,都會有不同的收穫。

14
最新評論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三三制戰術":十年內戰、八年抗戰經驗所得,輕型步兵的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