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03是美國在二戰後研製的重型坦克,融合了一些美國在二戰中學習到的設計思想,在研製之初曾獲得美軍的青睞,原計劃大規模列裝,但是到最後只生產了約300輛,並且因為使用中各種故障為人詬病,被認為是不可靠的坦克,在70年代全部退役。那麼M103重型坦克的退役,真的僅僅是因為它效能不可靠嗎?
其實拋開可靠性的問題,M103在問世之初還是有“兩把刷子”的。在裝甲防護上,坦克大量採用鑄造的橢圓形結構,以提升整體防禦力,其車體首上裝甲為127毫米厚,並有60°傾斜角,而它的炮塔正面則有254毫米厚,在50年代前期確實非常的厚實。
在火力上,一門M58型120毫米線膛炮作為主炮,坦克安裝了自動裝彈機,能夠以每分鐘5發的射速進行射擊,在發射穿甲彈時,能夠在1000碼距離上擊穿60°傾斜角的124毫米鋼裝甲。在50年代初,全世界也沒有幾款坦克的裝甲能夠安全地接它一發穿甲彈,只有IS-8這樣的重甲坦克有較大機率不被擊穿正面裝甲。
在其他方面,M103還採用早期的彈道計算機等裝置;其動力系統雖然孱弱,但是對於一款超過60噸地坦克而言並非不能接受,改善後能達到37千米的時速,勉強過得去。
真正淘汰M103的是時代的變化,M103延續了二戰的輕、中、重型坦克思路建造,它的作戰任務是作為裝甲戰的主心骨,同其他中型坦克一起作戰,形成高低搭配的作戰模式,這種想法之所以存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3、40年代技術條件限制,人們無法使用一種通用化的底盤安裝戰鬥所需的坦克炮,因此不得不將職能區分開來。然而隨著坦克工業的進步,使用一種底盤搭載大口徑坦克炮,同時還能保持必要的機動和防護成為可能,於是主戰坦克思想開始出現。
M103正好趕上這一波技術革新,與它差不多同一個時代的坦克還有諸如T-55、百夫長這類坦克,它們作為現在公認的第一代主戰坦克,較為完美的平衡了火力、機動和防護三大要素,當然那個時候也有一些坦克放棄了裝甲,例如豹一。
那麼M103與第一代主戰坦克相比能佔據優勢嗎?以百夫長後續的MK Ⅳ型為例,該坦克車體正面裝甲76毫米厚,炮塔正面厚152毫米,這樣的防護雖然無法和M103相比,但是也不算弱,況且百夫長在另外兩項上全面超越M103。
百夫長坦克安裝的L7型105毫米線膛炮,在具有更小巧的尺寸同時,還具有更強的穿甲力,它發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時,最大穿甲深度超過420毫米,已經優於M103的主炮,而且它還有將近10發每分鐘的極限射速。
在機動能力上,百夫長坦克更加輕盈,雖然最大公路速度和M103差不多,但是轉向等操作會更加靈敏,提升了作戰靈活度。
綜合來看,M103雖然使用了一些先進技術,但是整體上已經不再符合時代發展,它的裝甲厚重但不足以抵擋最新式的坦克炮,它的火炮具有殺傷力但又不足超越主戰坦克火炮,機動性上更是沒法比,這樣的坦克已經不值得花費大力氣去完善它,走向末路只是遲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