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汪洋將軍回憶痛擊美軍“開國元勳師”

汪洋將軍從解放戰爭初期就戰鬥在三十九軍,是三十九軍造就的一員虎將。雲山戰鬥時他是三十九軍一一六師師長,北韓戰爭中期,汪洋升任三十九軍參謀長、副軍長。

汪洋將軍回憶:一一六師當年是美軍騎一師的直接對手,雲山戰鬥的主攻師。“雲山是北韓的一個小城鎮,處於小盆地內,四面環山,叢林茂密,河流縱橫,公路四通八達,是美軍和南北韓軍‘到鴨綠江過感恩節’的重要交通樞紐,由南北韓軍第一師固守。1950年10月29日,我們三十九軍將雲山地區李承晚的主力部隊南北韓一師從三面包圍起來,準備待機攻殲,但沒想到打南北韓軍卻打出美軍。”

在一一六師作戰會上,汪洋將軍首次提出有別於我軍傳統戰法的新打法。因為在10月27日,汪洋將軍已指揮一一六師在雲山地區消滅了南北韓軍一部,摸清了敵人的作戰特點。汪洋將軍對一一六師進攻雲山的部署是:以三四七團、三四八團為一梯隊,並肩實施進攻。

三四七團一部從雲山右翼正面進攻,主力從雲山西南側後包圍進攻;三四八團一營從左翼正面進攻,團主力插至雲山東南,切斷通向上九洞的公路,與三四七團對雲山之敵形成四面包圍的態勢。三四六團為師第二梯隊,支援其他兩個團的戰鬥。

在師作戰會上,有的同志指出,這個部署正面太寬,兵力分散,對敵重要支撐點不易攻克。汪洋將軍對此做了耐心解釋:“這個部署是根據幾天來的作戰和偵察情況認真分析決定的。採取集中兵力兵器於狹窄正面以及大縱深的戰鬥隊形,是解放戰爭的打法,那時敵人是重點防禦,每個據點集中有大量的兵力,工事密集堅固。

而眼前的敵人是野戰防禦,正面寬大,兵力分散,要點式防禦,每個點上兵力不多,工事簡單,但有強大的航空火力和坦克、火炮支援,我進攻兵力過密,會加大損失。因此,必須採取寬大正面進攻,東西兩翼迂迴包圍的戰法,才能以小的損失奪取大的勝利。”

一一六師的作戰部署被上級批准後,志願軍總部命令於11月1日19時30分對雲山敵人發起總攻。但戰場情況發生了突變,汪洋將軍回憶當時的情況:當天15時,師觀察所的一個值班參謀向我報告:敵人陣地上活動頻繁。

於是,我來到觀察所,用高倍望遠鏡向敵陣地觀察,發現敵陣地上約有一個連的南北韓軍背起揹包上了汽車往後方開去。雲山東北方向,也有敵坦克、汽車、步兵向後轉移。

戰後得知,南北韓軍第一師在雲山遭一一六師打擊,並被三十九軍包圍後,侵朝“聯合國軍”總司令麥克阿瑟為了挽回被動局面,將美軍戰略預備隊騎一師從平壤調來增援南北韓第一師,企圖繼續北進。當時正在與南北韓第一師進行換防,我師正面之敵是前來接防的美軍騎一師第八騎兵團。

“敵人要跑?我在心裡發出了疑問。於是,我和其他師領導商量繼續進攻,並且要提前發起進攻,軍裡很快批准了我們的方案。當天16時40分,我下達了進攻的命令。”

由於汪洋將軍及時發現了敵人的新動向,將總攻時間提前了兩小時50分,及時抓住了戰機,爭取了時間,有利於我軍擴大戰果,在第二天拂曉前結束戰鬥,避免遭受美軍航空火力的打擊。

戰場發生變化後,三十九軍面臨的敵人有美軍騎兵第一師第八團和加強的炮兵、坦克兵、航空兵5000餘人。後來,騎一師第五團又前來增援。此外,還有南北韓軍第一師的第十一、十二、十五團及美軍加強給它的火炮、坦克等重武器。雲山戰鬥期間,美軍騎一師和南北韓軍第一師兩支“王牌”共投入兵力近萬人。

原載《國防時報》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大型隱身無人攻擊機贏來新的選手:“攻擊-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