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加農炮是一種彈道低平的火炮,炮身較長,口徑倍數比較大,可直瞄射擊,炮彈膛口速度高,射擊仰角一般小於45度。主要用於射擊垂直目標、裝甲目標和遠距離目標。對裝甲目標和垂直目標,多用直接瞄淮射擊;對遠距離目標,則用間接瞄準射擊。主要由炮身、炮架、瞄準裝置等部件組成。反坦克炮、坦克炮、高射炮、航空炮、艦炮和海岸炮也屬加農炮型別。

加農炮起源於14世紀,是由一位德國僧侶發明,早期的加農炮利用火藥發射石塊或鐵球,使用大量的火藥,精確度極差,而且初速也極低。16世紀時,歐洲人便把身管長為16~22倍口徑的火炮稱作加農炮。17世紀70年代,將重量在1800~3630千克的火炮稱作加農炮。17世紀末,把射程大且彈道低伸的火炮稱作加農炮。18世紀,把身管長為22~26倍口徑的火炮稱作加農炮。

17世紀傳入明朝的紅衣大炮就是一種艦載加農炮

19世紀中期,加農炮改用球形爆炸霰彈。以後,又採用線膛式後裝炮,發射尖頭圓柱形長彈,射程、射速和射擊精度都有明顯提高。尤其是法國人研製的1897式75毫米野戰加農炮,這是世界上第一門現代化加農炮,是世界上最早的彈性炮架火炮。這是一種速射後膛加農炮,每分鐘可以噴出十五發炮彈、極限狀態可達到三十發的驚人火力,是當時射速最快,效能最好的加農炮,具有跨時代的意義。

法國M1897型75mm火炮

第二次大戰前後,口徑在105~108毫米之間的加農炮得以迅速發展,炮身長一般為30-52倍口徑,初速達880米/秒,最大射程30公里。也湧現出很多優秀的大口徑加農炮,如法國施耐德M1932式155毫米加農炮最大射程27.5千米,彈丸重量50千克,身管長55倍口徑,牽引全重16600千克;

瑞典博福斯M37式152毫米加農炮,口徑152.4毫米,最大射程23千米,初速825米/秒,彈丸重量46千克,身管長 43倍口徑,牽引全重14800千克;

蘇聯M1935 Br-2 152毫米加農炮,口徑152.4毫米,最大射程27千米,初速880米/秒,彈丸重量49千克,身管長7米 46倍口徑,牽引全重19500千克,戰鬥全重18200千克;

蘇聯M1935 Br-2 152毫米加農炮

德國的k18 150毫米加農炮,口徑149.1毫米,最大射程24.5千米,初速865米/秒,身管長8.195米 55倍口徑,戰鬥全重12460千克,運輸全重18600千克。

現代的大口徑加農炮輝煌階段是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是進行地面火力突擊的主要火炮。主要特點是身管長(一般為口徑的40-80倍)、初速大(通常在700米/秒以上)、射程遠(如152-155毫米加農炮的最大射程可達22-35公里)。

例如中國的59式130毫米加農炮,身管長6850毫米,口徑130毫米,初速:930米/秒,最大射程27千米。59式加農炮的原型也是蘇式武器,原型是蘇聯軍隊的M46型加農炮。中國在1959年成功仿製,全重8.5噸,炮班9人,六輪卡車牽引,射速6-8發/分。最大射程27千米。

此後結合了122毫米加農炮和152毫米加榴炮的炮架和結構設計,使得59式的全重減輕了2.1噸,射速提高到8-10發/分,命名為59-1式。該炮在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時表現出來的效能非常優越,火力猛、射程遠、命中精度高、使用可靠,受到參戰官兵的讚譽。進入80年代,我軍又為130毫米加農炮研製了底排彈、底凹彈、子母彈等多種新彈種,最大射程增加到38千米。

59式130毫米加農炮

20世紀70年代,有的自行加農炮裝有自動裝填機構,裝彈、送彈全部自動化,明顯提高了射速和機動能力。例如前蘇聯203毫米M1975式自行加農炮,70年代中期研製定型的203毫米自行火炮,1977年裝備部隊,使用履帶式專用底盤車,配有輸彈機,射速快,有履帶式彈藥車伴隨行動。

20世紀80年代,中國研製了威力強大的83式152毫米加農炮,是中國第一代大口徑自行炮,是解放軍主要裝備之一。83式152毫米加農炮主要技術特點:初速高,達到了每秒955米;射程遠,最大射程達到30公里,這已經超出了中國以往火炮的射程;射速快,每分鐘為3~4發,在當時的大口徑火炮中,這樣的射速已是比較快的了。但83式的全重高達10噸,行軍狀態長10米,機動性很差,沒有大規模裝備。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各國開始將榴彈炮的炮管延長以達到更遠射程,榴彈炮的效能有了顯著提高,能遂行同口徑加農炮的任務, 這逐漸模糊了加農炮和榴彈炮之間的差距,於是有了新的稱呼加榴炮。加榴炮兼有加農炮和榴彈炮的彈道特性,同時保留了加農炮和榴彈炮的優點。而純加農炮,由於缺點太多,逐步被淘汰了!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一旦核戰爆發,中國老百姓躲哪裡能保命?最後一個你絕對想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