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目前大多數戰術導彈,都安裝有衛星導航系統,增加攻擊的準確性。偏偏任何大國,都不敢輕易的把作為最後看家大棒的洲際導彈,用上衛星導航提高精度。因為幾乎所有大國都認為,如果真的爆發大規模戰爭,甚至發展到核戰爭,那麼衛星導航系統一定是第一批被幹掉的軍用系統。而衛星導航的出現比洲際導彈晚的多,後來衛星導航非常好用了。在各國的洲際導彈上也基本沒有采用,反倒是慣性陀螺和鐳射陀螺是洲際導彈最基本的制導手段。後來又有星光和慣性複合制導方式。那麼這個洲際導彈的星光制導,又是怎麼回事。難道真的是靠看星星來實現洲際精確打擊嗎?實際上天文星光導航。並非是洲際導彈最早應用,地球人在上萬年前,就發現了北極星可以準確的指示北方。雖然北極星本身在上萬年的時間內更換過,但是指示北方還是一直非常準確的。

到了大航海時代,天文星光導航日益豐富。甚至首次航行到南半球的航海者發現了過去從來沒看到過的星座。而航海星座圖的日益完善,也極大的促進了人類天文學和物理學的發展。比如開普勒三大定律。基礎就來源於完善的行星和恆星的觀察記錄。看星測量經緯度,仍然是當今海軍的一項基本技能。那麼洲際導彈又是如果利用星光導航的呢?這是由於幾乎所有恆星在天空的基本相互位置是大體固定的。也就是星座不會輕易變化。因此可以利用恆星作為固定參考點,飛行中用星跟蹤器,觀測星體的方位,來校正慣性基準隨時間的漂移,以提高導彈的命中精度的制導方式。也就是把星光和星座,作為純慣性制導中途的修正點。瀚海狼山以前推文中提到過,在北半球,北美大陸和歐亞大陸之間互射洲際導彈。其實基本都會越過北極點,或者接近北極點的彈道,這樣就可以用北極星作為基本的經緯度校準。

星光一慣性複合制導方式,比純慣性制導更精確,原因在於在慣性空間裡從地球到恆星的方位基本保持不變。所以,使用星光一慣性制導可以克服慣性基準漂移帶來的誤差。這是該制導系統的主要優點之一。對陸地機動發射或水下發射的彈道導彈來說,星光一慣性制導的優點更為突出。因為它們的作戰條件使發射前不會有充足的時間進行初始定位瞄準,也難以確切知道發射點的位置。這些因素給制導系統帶來的突出問題是發射前建立的參考基準有較大的誤差。這種誤差稱為初始條件誤差,包括初始定位誤差、初始調子誤差、初始瞄準誤差等。如在彈上採用星光一慣性制導系統,則可允許在發射前粗略地對準、調平,飛行中依靠星光跟蹤器進行修正,若再與發射時間聯絡起來,就能反推確定發射點的經緯度。由於這些突出的優點,加上系統的自主性和隱蔽性,使這種制導方式對機動和水下發射彈道導彈特別有吸引力。這段話的意思基本是說,水下潛艇發射或者陸地機動發射導彈,初始發射點的座標可以不用測定的很精確,可以等導彈出大氣層後,通過星光反推發射點,最終實現精確制導。

星光制導系統以選定的恆星為參考點,自動測定載體的方向和位置。選定的恆星不一定是北極星,也可以是其他恆星。整個系統包括星光跟蹤器、陀螺平臺、計算機、姿態控制系統等組成。核心的星光跟蹤器通常安放在洲際導彈的陀螺平臺上,利用光學或射電原理接收星體的光輻射或無線電輻射,識別和跟蹤預先被選定的單個或多個星體。

並以這些星體為固定參考點,藉助陀螺平臺所建立起來的水平基準面或基準垂線,測量這些星體的方位角和高低角,形成電訊號,輸送給計算機。計算機按預先裝定的星曆錶、標準時間和制導引數等進行實時運算,得到飛行器當時的座標位置和航向,並與預定值比較,輸出修正量,加入到自動駕駛儀中,控制發動機的推力,即推力向量和推力終止,實現按預定軌道飛行並導向目標。星光制導系統不受人工或電磁場的干擾,自主性強,穩定性好,定位精度高。但一般不單獨使用,通常與慣性制導系統組成複合制導系統。在大氣層內,一般只有徹底天黑後,才可看到星星。其實一旦導彈飛出稠密大氣,即使白天有強烈太Sunny干擾,也是可以清晰的看到星星的。因此星光制導不論白天黑夜都可以確保洲際導彈的飛行準確。

最新評論
  • 1 #

    導航衛星幾十顆分佈在2-3萬公里的中軌道和靜止軌道上,想反導航衛星那太難了。需要用火箭發射反衛星裝置去打,幾十枚火箭發射怎麼都瞞不住,也不是一撮而就的。導彈射程根本夠不到。

  • 2 #

    星光制導系統以選定的恆星為參考點,自動測定載體的方向和位置。選定的恆星不一定是北極星,也可以是其他恆星。整個系統包括星光跟蹤器、陀螺平臺、計算機、姿態控制系統等組成。核心的星光跟蹤器通常安放在洲際導彈的陀螺平臺上,利用光學或射電原理接收星體的光輻射或無線電輻射,識別和跟蹤預先被選定的單個或多個星體。

  • 3 #

    一般是裝好幾種,貴是貴的嚇人,慣性導航,衛星,視訊,星光,地形匹配。

  • 4 #

    北極星說你們國家捱了核彈是我的錯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向對手展示實力,美F35戰機完成實戰部署,返回基地多人相擁而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