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代的斯柯達公司主要從事新型火炮的設計、研發和製造,此時的斯柯達公司所研製的火炮已與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的火炮完全不同,新型火炮成了斯柯達公司的主打產品。1933年公司開始生產全新的149毫米口徑K系列榴彈炮,第一型即K1,編號vz 33,全部出售給土耳其、羅馬尼亞和南斯拉夫。K1是全新的現代化火炮,採用重型分離式炮架,即可馬拉也可機動牽引,機動牽引可整炮牽引,馬拉則需將炮管拆下。
儘管K1很成功,但捷克陸軍認為K1並不能滿足要求,於是斯柯達公司開發出了K4系列重型榴彈炮。K4與K1基本一樣,只是炮管縮短,捷克陸軍正在實施現代化,正在淘汰落後的馬拉牽引方式,因此不再需要可拆下炮管的火炮,K4還採用充氣輪胎而不是老式的橡膠包邊的金屬輻條輪胎,還進行了一些適合機動式牽引的改進。
捷克陸軍選定改進後的K4作為制式重型榴彈炮,代替之前的老式遠端火炮,這些老式火炮都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的產物。K4的軍方編號為15-cm hrubâ houfnice vz 37,字尾數字表示火炮入役年份。在斯柯達公司開始執行生產計劃時,德國吞併了捷克蘇臺德地區,這使得生產計劃陷入混亂,不僅如此,失去了蘇臺德的捷克等於向德國敞開了大門,1939年德國佔領了捷克全境。
德國恢復了斯柯達公司在皮爾森的生產,開始正式生產vz 37重型榴彈炮,開始階段產量不大,主要供德國人進行測試,德國人發現該炮效能相當出色,射程也較遠,15公里,發射的是大威力42公斤榴彈。德國決定維持vz 37重型榴彈炮的生產以滿足自身需要,vz 37重型榴彈炮的編號更改為15-cm schwere Feldhaubitze 37(t)或15-cm heavy field howitzer Model 1937 (Czech),該炮主要配屬師屬炮兵,也偶爾配屬團屬炮兵,參加了法國戰役及後來入侵蘇聯的戰役。1944年時有少量該型火炮服役於蘇聯軍隊中,不過當時更多vz 37交付給德國佔領下巴爾幹地區的各支部隊,新成立的捷克陸軍也裝備了一部分。
引數
型號:SFH 37(t)
口徑:149.1毫米
身管長度:3.60米
重量:行軍狀態5730公斤,作戰狀態5200公斤
射角:-5度~70度
射界:45度
炮口初速:580米/秒
射程:15.1公里
彈重:42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