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風雪號太空梭
作為一種能夠重複往返太空的航天器,太空梭一度被視為降低發射成本的"靈丹妙藥"。特別是在美蘇冷戰期間,兩國在太空領域的競爭達到了白熱化狀態,兩國努力爭搶太空領域的"第一"寶座,如第一個把衛星送入太空、第一個登上月球等。但頻繁的發射任務使美國意識到開發一種可以多次往返太空的航天器的重要性,於是,美國在上世紀70年代初啟動了自己的太空梭計劃,並於1981年發射首架太空梭"哥倫比亞"號。在當時的蘇聯看來,太空梭既是一個新的競爭領域,又是事關國防安全的重要武器,蘇聯認為美國有意把太空梭當成核彈頭的載具。在這樣的背景下,蘇聯走上了一條獨具特色的太空梭之路,其代表作"暴風雪"號太空梭更是在無人駕駛等方面領先於美國太空梭。
暴風雪號具備一定的自主飛行能力
蘇聯的太空梭專案開始於1976年,取名為"暴風雪"。在此之前,蘇聯已經制造了多款空天飛機性質的試驗品,並進行了大量實驗,為太空梭的研製積累了大量資料。為了配合太空梭專案,蘇聯還專門研製了能源號火箭與安-225大型運輸機,前者負責把"暴風雪"號送入太空,後者負責"暴風雪"號的運輸。"暴風雪"號的外觀與美國太空梭相似,但結構設計存在差異,與美國太空梭相比,"暴風雪"號的主發動機並未安裝在尾部,而是安裝在能源號火箭上。"暴風雪"號的尾部安裝的是小型發動機,以用於變軌或在大氣層內飛行,尤其是大氣層內飛行,這是美國太空梭所不具備的能力,美國太空梭降落時處於滑翔狀態,只有一次降落的機會,而擁有動力的"暴風雪"號則擁有更多主動權。
安225具備搭載太空梭的能力
"暴風雪"號太空梭長36.37米,翼展23.92米,高16.35米,乘員2-10人,最大品質105噸,"暴風雪"號內部有一個長18.3米、直徑4.7米的巨大貨艙,能夠運輸20-30噸的貨物往返太空,特別是建設空間站的大型部件。在蘇聯的計劃中,"暴風雪"號應能往返太空100次,每次可在太空停留30天。1988年11月15日,在哈薩克境內的拜科努爾發射場,能源號火箭載著"暴風雪"號第一次進入太空,此次任務沒有載人,在太空飛行數小時後,"暴風雪"號在無人駕駛的情況下安全降落。在此之前,蘇聯已經進行了70多次自動著陸試驗。然而,由於經濟困難,蘇聯決定下馬耗資巨大的太空梭專案,"暴風雪"號還沒來得及第二次進入太空就被閒置一旁。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的一部分航天界人士也有意繼續太空梭專案,但迫於資金短缺,"暴風雪"號再也沒有機會載著俄羅斯航天員進入太空。
蘇聯太空梭殘骸
推進太空梭專案期間,蘇聯共建造5架太空梭,"暴風雪"號與"小鳥"號是最早建成的2架,其餘3架都未建成,此外,蘇聯還建造了8架模型機用於各項測試。"暴風雪"號與"小鳥"號後來被分給了哈薩克,"暴風雪"號於2002年被拆解,"小鳥"號則被放置於博物館。雖然"暴風雪"號的命運十分坎坷,但這一太空梭專案並非一無是處。在研製"暴風雪"號期間,為解決隔熱等方面的問題,蘇聯研究出了大量新材料,如玻璃纖維、碳纖維、合成纖維和陶瓷纖維等,這些新材料技術後來被投入民用,對國家經濟發展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除此之外,為配合太空梭專案研製的安-225大型運輸機目前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運輸機,在運輸一些超大、超重的貨物時,企業往往會選擇安-225執行運輸任務。
暴風雪號太空梭與能源號火箭
現在,俄羅斯與美國都沒有在役的太空梭,事實上,參考美國的航天飛機發展史,可以發現,人類目前製造的太空梭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實際使用成本也沒預想中的那麼低。可回收火箭已經成為當下降低發射成本的最佳途徑,各國都已經開始研究可回收火箭,通過火箭的回收再利用,能夠大大降低發射成本,未來,可回收火箭或許能夠幫助人類在太空走得更遠。(利刃/冬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