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器為戰爭而生。武器,也因殺戮而成為歷史的見證者。大名鼎鼎的德制毛瑟菲德勒C96衝鋒手槍,碰巧見證了中國近代史。百多年前的中國人受教育程度普遍很低,像這槍那麼長的名字,肯定是記不住或是根本也不願費力去記這麼古怪的洋文,結果給他取了幾個很接地氣的中國名字“二十響盒子炮”、“鏡面匣子”、“駁殼槍”等等。利劍!終於出竅了。
一、研製時間19世紀末,設計者默默無聞起初,這款手槍定義,不是普通的近戰手槍,而是可以在戰場上進行遠距離快速殺傷的利器。他出身德國名廠毛瑟製造,他的設計者是菲德勒三兄弟。
1、並非設計初衷,無心插柳柳成蔭
此槍本是菲德勒三兄弟的玩笑製作,後來被老闆毛瑟先生髮現了,於1895年底在德國申請槍械專利。由於這三位設計師名氣不大,以前他們的作品都不是很成功,因此世人便誤以為這是保羅.毛瑟先生又一力作,後來此槍的一系列衍生型號統稱為毛瑟C96系列。
2、毛瑟C96系列引數以及型號
重量:1.130公斤(空槍)
長度:288毫米
槍管長度:140毫米
子彈:7.63×25mm毛瑟彈 9×19mm魯格彈 .45 ACP 9×25mm毛瑟彈槍機槍管短行程後座作用單動發射模式C96:半自動M712速射型:半自動、全自動槍口初速425米/秒
有效射程:100米
最大射程:200米
供彈方式C96:10發內建彈倉M712速射型:10發或20發彈匣瞄具V型照門上刻度最大可調至1000米
型號:毛瑟1896、毛瑟1898、毛瑟1916(此型別槍為9毫米口徑)、毛瑟1921、毛瑟1932(只有此款才被稱為快慢機或自來的)
二、C96系列發展歷程十分坎坷崎嶇好在終成正果1、早期戰場表現:短板凸顯差強人意
毛瑟C96系列參與過西方很多戰事,如第二次布林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俄國革命、蘇波戰爭、蘇芬戰爭等等。由於其設計缺陷,一旦開槍就會上下襬動,這就大大影響了槍支的精度。所以戰場反饋回來的資訊並十分不理想,從此以後該槍的聲譽也就在國際軍火市場上逐漸滑坡,很多槍支只能擱在軍火庫裡落灰生鏽!
2、C96的遠東之旅:牆內開花,牆外香
1911年滿清覆滅。民國的建立並未給中國帶來希望。1916年以後,中國陷入北洋軍閥混戰的大亂局。1919年時任美國總統,同時也是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威爾遜在國聯上發出倡議:“為了有效遏制中國內戰,呼籲全世界對中國實施武器禁運,為期十年”,得到了與會大多數國家的響應。
武器禁運的執行,並沒有遏制駐中國軍閥混戰的趨勢。當時直皖戰爭爆發在即,武器禁運確實是給各方軍閥造成不小的麻煩,但是國際軍火商卻看到了商機,緊俏貨和暢銷貨不好弄,但是滯銷貨那就不一定了——毛瑟C96系列出場了。當時大量的毛瑟C96系列手槍裝備了皖系、直系、奉系等各個軍閥部隊。
不過毛瑟C96系列的“缺陷”還是依然存在。不過聰明的中國人拿槍方式改為平放,發射時上下襬動轉換成了左右掃射,就這樣缺陷變成了難得的優點。從此,毛瑟C96系列在中國打開了市場,截止到1939年停產,僅從毛瑟原廠出口到中國的此型別手槍就有70萬支之多,如果再加上西班牙和中國自己仿製的,其數量更是驚人。
3、十四年抗戰,腥風血雨,再創輝煌
1931年“九一八事變”以後,抗戰爆發四萬萬同胞義無返顧投入了抗戰洪流中去。當時舊中國工業極其落後,尤其是在自動武器的製造方面,更是遠遠落後於世界水平。當時毛瑟1932型手槍由於有快慢機的功能,有效填補了這一方面的空白。另外由於這一型別的手槍使用得法,在抗日戰爭中湧現出了大量的民族英雄比如至今大家耳熟能詳的“雙槍李向陽”、“雙槍老太婆”等等都是有現實原型的。
“李向陽”的原型死於抗戰,可惜沒有看到勝利的一天
4、“老兵”不死,重出江湖,可惜廉頗老矣
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後,軍事工業得到長足的發展,各型別的武器逐漸實現了自主研發、自主生產,甚至一些軍工產品達到了國際水平走出了國門。在上個世紀70年代末,一些軍工部門想在C96系列基礎上製造出屬於中國自己的“毛瑟”,便推出了一款80式微型衝鋒槍。可惜的是,該款槍型無論是在火力、經度、可靠性均不如人意,甚至有些地方尚不如原作。
80式微型衝鋒槍與毛瑟C96是不是很像
結語:生時無聞,他鄉聞名,載譽而終毛瑟C96系列已經問世百年有餘,所經歷大小戰鬥無數,在東西方軍事史中以及武器古董收藏家眼中也是譭譽參半褒貶不一,但終究不會妨礙他成為一代名槍。
-
1 #
-
2 #
這篇文章不是介紹盒子炮,是在黑中國軍工
-
3 #
李向陽玩的好,甩槍打滅手電筒。
-
4 #
毛瑟是當時中國戰場缺乏短距離半自動武器的無奈之舉,生手保養一次能拆哭,最關鍵的是價格昂貴。
-
5 #
德國的盧格手槍可以的,,這個。。
-
6 #
火力比左輪強太多,是巷戰利器
還不如50年前的舊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