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代後期,伏爾提(Vultee)飛機公司的首席設計師理查德.帕默(Richard Palmer)設計了Vultee Model 48。
Vultee P-66 Vanguard
伏爾提 P-66 先鋒 (Vultee P-66 Vanguard)戰鬥機於1939年首飛。1940年至1942年,總產量146機,裝備美國陸航和中國空軍。
休斯(Hughes)H-1B
霍華德.休斯和他的競速機
理查德.帕默曾經為航空大亨霍華德.休斯設計了著名的競速機休斯(Hughes)H-1B,在1935年,這架飛機以352公里/小時的速度創下了飛行速度的世界紀錄。
1938年末,當美國陸軍宣佈一項高階教練機招標時,帕默及其團隊正在進行他們的Model 48專案。因為預期贏得競標就能獲得大量訂單,帕默團隊在Vultee Model 48的基礎上進行設計改進,拿出了四種方案:
四種設計使用相同的基本結構,並使用同樣的機翼,尾部和尾翼元件。其他細節根據角色定位而有所不同。四種型號的公司命名為BC-51,B-54,B-54D和P-48。
BC-51是戰鬥教練機基本型,代表伏爾提(Vultee)飛機公司參加了美國陸航的高階教練機競標。但是,BC-51在比賽中輸給了北美BC-2。儘管如此,美國陸航還是以BC-3的名義購買了Vultee BC-51的原型機。
B-54是用於出口的高階教練機版本,而B-54A是教練機基本型版本。B-54A最終演變成著名的BT-13 勇士(Valiant)。
P-48是戰鬥機版本(這裡的P是伏爾提公司命名,不是美國陸航命名),配備惠普公司的R-1830-S4C4-G型14缸風冷發動機。在設計過程中,為了減少空氣阻力,決定使用非傳統的錐型發動機整流罩。為了適應整流罩,發動機安裝了加長的驅動軸。通過安裝在機首正下方的可伸縮排氣口提供發動機的冷卻。
伏爾提公司的P-48原型1號機,裝備延長的錐形發動機整流罩
P-48的機首看起來很像流產的柯蒂斯Curtiss XP-42的機首
P-48型的民用名稱為NX21755,綽號“先鋒”(Vanguard),並於1939年9月由試飛員萬斯·佈雷斯(Vance Breese)首飛。
P-48原型1號機,為了改善發動機冷卻不足,增加新的上方進氣口
不幸的是,P-48遇到了與柯蒂斯 XP-42相同的發動機冷卻不足問題。幾次測試之後,發動機下方進氣口被固定在開啟位置上,然後在上方又增加了一個新的進氣口。
第2架測試原型機改回傳統的發動機整流罩,Model 48X於1940年2月11日首飛。同時在事故中起落架受損的1號原型機也進行了重建。
伏爾提 P-48 2號原型機改回傳統的發動機整流罩
瑞典的訂單1940年2月6日,瑞典政府向伏爾提公司訂購了144架V-49 C戰鬥機,首架生產原型機與1940年9月6日首飛。
1941年9月準備開始交付時,美國政府對瑞典實施了武器禁運,以防止這些武器可能落入軸心國手中,這批飛機因此無法交付瑞典,美國陸軍航空兵收到這批飛機,將其定名為P-66,序列號為42-6832至42-6975。
美國陸航塗裝的P-66運抵卡拉奇,照片攝於1942年組裝完畢後
中國空軍的P-66 先鋒1942年4月,P-66 “先鋒”(Vanguard)全部生產完成,伏爾提 P-66原定交給英國接收,英國準備將其交付加拿大用於培訓飛行員,但在1941年初,蔣介石的國民黨中國空軍在日本的空襲中受到強大的壓力,急需更多戰機。1941年5月19日,英國政府同意將這批伏爾提 P-66 先鋒戰鬥機,提供給蔣介石的國民黨中國空軍,支援中國抗日戰爭(我強烈懷疑這是個陰謀~)。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之後,美國西海岸發生對日軍入侵的恐慌。原計劃運往中國的40至50架P-66被美國陸航徵用,並分配給第14驅逐大隊,以用於加強加利福尼亞州南部的防禦。美國陸航對P-66 先鋒的評價不高,認為它的起落架強度不足,著陸時容易發生“地旋”現象墜毀,在訓練中,這批P-66中竟然有15架在著陸時墜毀。
美國陸航第14驅逐大隊接受了39架P-66 先鋒,用於防守加利福尼亞州,飛行在金門大橋上空
1942年2月,首批P-66 先鋒戰鬥機裝船運往中國,8月交付了最後一架飛機。他們首先運往印度卡拉奇(當時屬於印度),在那裡組裝、測試並運往中國。中國獲得的這批戰鬥機總計104架(此外還有24架在運送途中損失)。
裝載板條箱中運抵卡拉奇的P-66 先鋒戰鬥機,為了節省運輸空間,機翼和尾翼都已拆下
準備組裝的P-66先鋒戰鬥機
1942年11月8日的一份報告中對卡拉奇的P-66做了如下介紹:
總計104架運抵卡拉奇,1架腐蝕嚴重,無法裝配;1架接收前墜毀(伏爾提公司派來的試飛員吉本斯在試飛中墜機身亡);2架充當零部件,81架被中國空軍接收。
事故頻發的殺人機原打算裝備美國援華志願航空隊(AVG,飛虎隊),但在印度卡拉奇的測試飛行中,10架在卡拉奇機場失事墜毀。首次轉場飛行的四架中有三架墜毀在印度遮普爾(Jodphur),戰機殘骸由水路運回卡拉奇。10月26日,中國飛行員駕駛的4架P-66飛往印度汀江機場(Dinjan),僅有1架成功著陸,其餘3架墜毀(中國飛行員死傷各一人)。整個轉場過程中到底損失了多少架P-66,中方始終沒有公佈資料。至12月11日,卡拉奇仍有15架P-66滯留。
這是一份我整理的表格:
伏爾提 P-66 先鋒戰鬥機損失情況
昆明的第23戰鬥機大隊的第74中隊裝備了12架伏爾提 P-66 先鋒,他們很少升空作戰(大概是聽說了這種飛機事故頻發的傳聞)。
中國空軍的伏爾提 P-66 先鋒正在補給燃料,注意,發動機整流罩側後方有進氣口的才是P-66 先鋒,前景的一架是共和 P-43 槍騎兵戰鬥機,日軍飛行員也時常分不清這兩種飛機。
根據中方1943年1月至2月間向美方提供的戰鬥序列報告,當時裝備P-66 先鋒戰鬥機的部隊如下:
第3戰鬥機大隊轄第7、第8、第32、第38小隊,駐紮白市驛,編有15架P-66,飛行員94人。其中兩個中隊擔任戰備,兩個中隊仍處於訓練階段。
第5戰鬥機大隊轄第17、第26、第27、第29小隊,駐地位於成都雙流,編有9架P-66,飛行員69人,也只有兩個中隊能執行作戰任務。
第11戰鬥機大隊下轄第41、42、43、44中隊,駐地位於長樂,編有15架P-66,飛行員73人。
注意伏爾提P-66 “先鋒”發動機整流罩後方兩側的進氣口
截止1943年12月,中國空軍(除去參加中美混合航空聯隊的部隊)實力僅存19架P-40、22架P-43、53架伏爾提 P-66和14架A-29。因此,1942到1943年中,伏爾提 P-66 先鋒儼然成了中國空軍裝備數量最多的主力機種。
肯尼斯.沃德爾對中國空軍的不良印象曾幹1942年11月至1943年1月在中國空軍實地考察的伏爾提公司駐中國總代表肯尼斯·沃德爾,在發回國內的工作報告中對中國空軍的種種問題也曾有詳細描述。
為了了解中國空軍對P-66 先鋒戰鬥機的使用、維護保養狀況,沃德爾遍訪所有裝備P-66的機場。起初,他每到一地,都會發現這些機場看似異常忙碌。有的在進行編隊飛行;有的在進行武器試射;有的則在演練降落科目。但隨著停留時間的增加,他發現,其實這都是中國人專門為他個人準備的表演罷了。大部分P-66戰機日復一日的停在機場,根本沒有任務。
肯尼斯·沃德爾發現很難找到每架戰機的飛行紀錄。
我費盡周折,總算搞到一份飛行時間紀錄,上面紀錄了10架戰機在45天之內的飛行時間。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每架飛機每天的飛行時間平均只有12分鐘。在另一個機場,我找到了另外15架飛機兩週之內的飛行紀錄。這些資料更叫人稱奇,有1架飛機飛過8個小時,但其它的整整兩週沒有動。
伏爾提 P-66 先鋒在戰鬥中的表現1943年6月6日,P-66首次擊落敵機
第11戰鬥機大隊第41中隊飛行員陳照濟首開紀錄,擊落日軍轟炸機一架,巖村中尉及其機組成員全部墜機身亡。
8月23日,日本第58戰隊、第25戰隊、第33戰隊的戰爆混合編隊空襲重慶,中國空軍第十一大隊起飛11架P-66 先鋒迎擊日軍,損失2機P-66,飛行員嚴桂華、段任貴失蹤。日軍第58戰隊損失1架九七重爆。
11月26日,為阻擋日軍的地面攻勢,第21中隊的4架P-66奉命出擊,與日機遭遇。4架戰機悉數被擊落,損失飛行員3人。中國空軍從此將P-66撤出作戰,調歸訓練使用。
1947年,似乎仍有一些儲存下來的P-66 先鋒戰鬥機被國民黨空軍藏在重慶的洞窟裡,預備在即將到來的內戰中用來對付毛澤東領導的中國共產黨。
伏爾提 P-66 先鋒戰鬥機模型,國民黨空軍塗裝
主要效能
長度:8.66米
翼展:10.92米
翼面積:18.28平方米
總重量:3221公斤
最大起飛重量:3349公斤
發動機:1200馬力的惠普 R-1830-33 14缸風冷發動機
螺旋槳:三葉漢密爾頓螺旋槳
最高速度:547公里/小時 15000英尺
巡航速度:467公里/小時 17000英尺
升限:8600米(28200英尺)
爬升速度:12.8米/秒(2520英尺/分鐘)
武器:機翼安裝4挺7.62mm勃朗寧1919機槍,機首安裝2挺12.7mm勃朗寧M2重機槍。
~(完)~
中國空軍的另一種杯具戰鬥機:
-
1 #
-
2 #
"中國空軍第十一大隊起飛11架P-66 先鋒迎擊日軍," 電視劇《一把青》的背景。。
-
3 #
二戰初期零式戰機完虐整個太平洋!美俄戰機二戰初期跟零式對比就是渣!二期二戰初期日軍也有很多王牌飛行員!美俄都不是對手!何況國軍!?
-
4 #
頭太重了,後面太高了。把後面降低降落時重心後移。就不容易斷腿啦。
-
5 #
都是因為自己不能造,蒼茫大地一片白茫茫
注意,那叫中國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