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日本海軍水雷戰隊而言,1942年至1943年的索羅門群島是最刻骨銘心的戰場,在那裡日軍驅逐艦收穫了最耀眼的榮光,也經歷了最艱辛的苦難。在一場場驚心動魄的海上戰鬥中,日軍驅逐艦部隊在與美國海軍的生死較量中充分發揮出戰前苦訓的成果,表現出機敏凶悍的戰鬥作風,創造了諸多耐人尋味的戰例。儘管最終無法避免失敗的命運,日本驅逐艦在所羅門海的激鬥已經成為海戰史上最激動人心的篇章。吹雪級驅逐艦“綾波”號在1942年11月14日第三次所羅門海戰第二次夜戰中,單艦面對美軍4艘驅逐艦和2艘戰列艦,大膽突進,炮雷齊射,給對手造成極大損害,堪稱日軍驅逐艦夜間近戰的典範。
特型驅逐艦
在1922年《華盛頓條約》簽訂後,日本海軍為了彌補主力艦噸位僅為英美海軍六成的劣勢,開始傾力強化輔助艦艇的實力,於1924年提出新型艦隊驅逐艦的技術指標,其標準遠超之前的任何驅逐艦,要求設計航速達到39節,雷擊和炮擊能力比睦月級提高50%,同時艦體儘量小型化,以適應夜戰需要。為了達成上述可謂“變態”的效能要求,日本海軍啟用素有“鬼才”之稱的藤本喜久雄擔綱設計,此人激進求新,敢於採用未經充分驗證的新技術,比如電焊技術。在藤本的主持下最終在1700噸的艦體噸位內設計完成了一款跨時代的新型驅逐艦,其效能之高令西方海軍驚詫不已。日本海軍自傲地將其命名為特型驅逐艦,以示其特殊地位。從1928年到1933年間,日本海軍陸續建造了24艘特型驅逐艦,分為三個批次,包括吹雪級(特I型)10艘、綾波級(特II型)10艘、曉級(特III型)4艘。本文的主角“綾波”號為特II型首艦,也是特型驅逐艦的第11號艦。
“綾波”號於1928年1月20日在大阪藤永田造船所開工,暫稱為“第四十五號驅逐艦”,次年10月5日下水,1930年4月30日竣工,編入第2艦隊第19驅逐隊,其艦名“綾波”意為相互交疊、滾滾而來的波浪。“綾波”號為日本海軍第二代使用此艦名的軍艦,初代艦為神風級。“綾波”號的基準排水量為1680噸,艦長118米、艦寬10.4米、平均吃水3.2米,主機功率50000馬力,航速38節,續航力5000海里/14節;主要武備包括3座雙聯裝127毫米艦炮、3座三聯裝610毫米魚雷發射管。作為特II型首艦,“綾波”號相比吹雪級的主要改進是127毫米主炮仰角達到75度,具備防空能力,採用自動揚彈機,提高了射速。
“綾波”號的征戰生涯始於侵華戰場,在1932年的一·二八事變和1937年的淞滬會戰中,該艦兩度前往中國上海,支援日軍登陸並炮擊中國守軍陣地,在1941年2、3月間又在華南沿海執行封鎖任務。太平洋戰爭爆發時,“綾波”號隸屬於第1艦隊第3水雷戰隊第19驅逐隊,參加了馬來登陸作戰,為運輸船隊護航,並在1941年12月19日在哥打巴魯近海協同友艦擊沉荷蘭海軍潛艇O-20號。1942年2月17日,“綾波”號在阿南巴斯群島觸礁受損,因而缺席了後續的荷屬東印度作戰。1942年6月,“綾波”號作為主力部隊的護航艦參加了中途島海戰,未有建樹。1942年8月瓜島戰役打響後,“綾波”號被派往所羅門前線,主要擔負為島上日軍運輸給養的任務,也就是著名的“鼠輸送”,直到同年11月,“綾波”號才迎來了與美軍戰艦交手的機會,這是該艦最精彩的一戰,也是最後一戰。
瓜島夜襲隊
1942年11月,為了繼續支援陸軍奪回瓜島,日本海軍再度派出戰列艦編隊夜襲鐵底灣,炮擊亨德森機場。11月12日至13日夜間,由阿部弘毅中將率領的炮擊艦隊遭遇美軍截擊,在混戰中“比睿”號戰列艦重創沉沒,炮擊計劃失敗。不肯放棄的山本五十六大將立即指示第2艦隊司令長官近藤信竹中將在最短時間內重新組織一支炮擊艦隊,再赴瓜島。經過一番調遣,近藤集結起一支頗具實力的艦隊,包括剛剛經歷激戰的“霧島”號戰列艦、“愛宕”、“高雄”號重巡洋艦、“川內”、“長良”號輕巡洋艦和9艘驅逐艦,共計14艘戰艦,於14日晨在瓜島以北250海里處集合,向南開進,於入夜後接近瓜島海域。
■ 1942年11月14日向瓜島開進的日軍艦隊這幅照片是從“愛宕”號重巡洋艦上拍攝的,跟隨其後的是“高雄”號重巡洋艦,背景遠處是“霧島”號戰列艦。
近藤汲取了前日阿部艦隊的教訓,將麾下兵力分為三個戰術群:“霧島”、“愛宕”、“高雄”號組成射擊隊,由近藤親率,執行炮擊任務;“長良”號與“雷”、“五月雨”、“白雪”、“初雪”、“朝雲”、“照月”號驅逐艦組成直衛隊,由木村進少將指揮,負責護衛射擊隊;“川內”號與“綾波”、“浦波”、“敷波”號驅逐艦組成前路掃討隊,由橋本信太郎少將指揮,負責前方警戒。近藤的基本意圖是以兩支輕型艦艇編隊在前方開路,如遇美軍艦隊攔截可將其擊潰,確保炮擊行動順利實施。近藤判斷至多隻會遭遇美軍巡洋艦、驅逐艦的阻擊,自信實力足以壓倒對手,但他萬萬沒有料到,美軍竟然敢於派出戰列艦迎戰。
在11月12日至13日的夜戰中,美軍雖然成功阻止了日軍,但代價高昂,兩位將軍戰死沙場,參戰艦艇非沉即傷。在偵悉日軍又將來襲後,美軍南太平洋艦隊司令哈爾西中將只能祭出最後的王牌,將2艘新型戰列艦“南達科他”、“華盛頓”號派往鐵底灣阻擊日軍,並臨時抽調4艘驅逐艦為其護航,共同組成第64特混艦隊(TF64),由威利斯·李少將指揮。應該說將機動性不佳的戰列艦派往狹窄水域展開水面戰鬥並不符合傳統的海戰教條,要知道在夜暗條件下戰列艦在面對日軍驅逐艦的叢集攻擊時相當被動,凶多吉少,而且各艦倉促編組,相互之間配合生疏,因此哈爾西此舉十分冒險,但戰況緊急,別無選擇。不過,美軍也享有優勢,一是2艘戰列艦都配置了雷達,可在夜間更有效地發現目標,而艦隊司令李少將是一位出色的炮術專家;二是戰列艦出戰絕對出乎日軍意料,達成了戰術突然性。
在接到命令後,TF64於14日中午抵達瓜島以南100海里處待機,並在入夜後進入瓜島以西海域,呈單縱隊環繞薩沃島以順時針巡航警戒,採取單縱隊主要考慮便於指揮協同有欠默契的各艦,編隊序列是“沃爾克”、“本哈姆”、“普雷斯頓”、“格溫”、“華盛頓”、“南達科他”,前衛驅逐艦與戰列艦之間相隔約4500米。另一方面,近藤部隊在南下途中也努力摸清敵情,“愛宕”號曾派出水上飛機偵察鐵底灣,未發現美艦。14日中午,一架日軍偵察機發現了TF64,但飛行員將戰列艦誤判為巡洋艦,近藤並未在意。隨著14日夜幕降臨,又一場激戰即將揭幕。
狹路逞悍勇
11月14日夜,月朗星稀,雲量中等,微風細浪,能見度約10公里。日軍艦隊在接近瓜島後,近藤命令各部分頭行動。射擊隊在“朝雲”、“照月”護衛下取西南航向從薩沃島以西9公里處通過,擇機轉向突入鐵底灣;木村率直衛隊其餘艦隻從薩沃島以西3公里處南下,轉入鐵底灣;橋本指揮的掃討隊也分為兩路行動,“浦波”、“敷波”從薩沃島以東5公里處南下進入鐵底灣,“川內”、“綾波”則從薩沃島西岸繞行至島嶼南側,如遇敵則與“浦波”、“敷波”夾擊,如未遇敵情,則兩隊在薩沃島東南重新會合。然而,先行開進的“浦波”、“敷波”在20時至20時25分之間連續報告發現可疑艦影,於是“川內”與“綾波”分離,加速趕往支援“浦波”等艦,只留“綾波”單獨繞行薩沃島,也正是這一分離註定了“綾波”號的輝煌和結局。
被“浦波”等艦發現的艦影正是美軍TF64編隊。20時52分,美軍艦隊按預定航線完成轉向,以17節航速向西航行。兩分鐘後,旗艦“華盛頓”號的SG雷達在340度方位捕捉到回波訊號,距離16460米,隨即開始持續跟蹤,而這個目標正是橋本率領的“川內”、“浦波”、“敷波”號,而全憑肉眼觀測的日艦仍在夜色中苦苦尋找美艦的蹤影。21時7分,“川內”號的了望哨終於發出遇敵警報,而美艦已經開始解算射擊諸元。21時13分,雙方建立目視接觸,美艦完成射前準備。21時17分,美艦首先以127毫米炮發射照明彈,“華盛頓”號隨即瞄準最大的“川內”號開火。在雷達的輔助下,美艦射擊準度頗佳,迅速對“川內”號形成了跨射。眼見周圍騰起的高大水柱,橋本少將心知不妙,急忙下令各艦釋放煙幕,向北退避,從美軍雷達上消失了,認為目標已被擊沉的美艦也暫停了炮擊。
然而,就在美軍艦隊將注意力全放在橋本本隊的時候,從薩沃島西側繞行而來的“綾波”號悄然進入戰場。21時16分,“綾波”號在艦首右舷側8000米距離上發現美艦,並立即報告“發現驅逐艦4、重巡1”,顯然該艦了望哨將戰列艦誤認為重巡洋艦。艦長作間英彌中佐絲毫不在意自己周圍沒有任何友艦的境況,果斷下令“右炮戰、右魚雷戰”,“綾波”號加速至30節,向美軍前衛驅逐艦發起單艦突擊。21時20分,“綾波”號在5000米距離上以前主炮搶先開火,後部的二、三號主炮也隨即投入射擊。令人驚異的是,“綾波”號的射擊極為精準,在未經試射的情況下首輪射擊即取得命中,美軍佇列的先導艦“沃爾克”和三號艦“普雷斯頓”號被連續擊中,艙面燃起大火。2分鐘後,美艦開始向衝到近前的“綾波”號展開反擊,“沃爾克”號一面滅火,一面以全部主炮向“綾波”號展開齊射,緊隨其後的“本哈姆”號也以日艦炮口閃光為瞄準點開火還擊。21時26分,位於前衛佇列末尾的“格溫”號也加入集火行列。
面對4艘美艦的猛烈反擊,“綾波”號自然難以身免,連連中彈,前部煙囪被毀,飛散的碎片擊傷了一號魚雷發射管,導致魚雷無法射出,同時發射管定向裝置失靈,自行旋轉至艦體軸線位置,失去了射界,同時艦載艇也被擊中起火,隨時可能波及艦上的魚雷,作間艦長見狀下令仍能使用的二號、三號魚雷發射管立即發射。21時30分,“綾波”號將6枚魚雷全部射出,呈扇面直撲美軍驅逐艦群。由於雙方相向高速航行,“綾波”號與美軍驅逐艦交錯而過,拉開距離,此時恰逢木村率“長良”和4艘驅逐艦趕到,美軍驅逐艦隨後將炮火轉向木村編隊,但“華盛頓”號的127毫米副炮接替驅逐艦主炮繼續對“綾波”號實施壓制。根據日軍記錄,“綾波”號在美軍驅逐艦轉移火力後,曾與“南達科他”號交火,並命中後者數彈,甚至有說法認為,正是該艦的攻擊導致“南達科他”號斷電癱瘓。遭到美軍戰列艦副炮群攢射的“綾波”號傷上加傷,二號主炮被毀,動力艙和舵機艙中彈,喪失航行能力和操舵能力,開始隨波漂流。
現在,“綾波”號在這場海戰中的表演接近尾聲了,但它的謝幕伴隨著一連串魚雷的轟然炸響。之前射出的6枚魚雷在航行了約3分鐘後與目標成功相撞。“哈沃克”號艦首中雷,前部二號彈藥庫被誘爆,當即被炸成兩截,於21時43分沉沒;“本哈姆”號的命運也很悲慘,艦首被魚雷爆炸切斷,航速銳減至5節,被迫退出戰鬥,後來在前往聖埃斯皮裡圖修理途中進水沉沒。此前已被“綾波”擊傷的“普雷斯頓”號淪為木村編隊的集火目標,被迅速擊沉,只有“格溫”號相對幸運些,在遭受中度損傷後退出戰鬥,成為前衛驅逐艦群中唯一的倖存者。戰至21時46分,美軍前衛驅逐艦或沉或傷,全體潰散,目睹此景的“綾波”號艦員們在甲板上振臂高呼“萬歲”!
生之謝幕
在遭到美艦炮火的連番洗禮後,“綾波”號也走到了生命盡頭。雖然水線下艦體未受嚴重損傷,也沒有發生大面積進水,但上層建築嚴重損毀,大火在甲板上肆虐,任憑艦員如何努力撲救,火勢依然難以控制。面臨備用魚雷隨時可能誘爆的危險,作間艦長決定優先拯救艦員的生命,下達了棄艦令。值得一提的是,即便在告別戰艦之際,“綾波”號艦員依舊士氣高昂,而且十分冷靜。為了避免戰艦沉沒時的次生傷害,艦員們在離艦前將深彈的保險鎖死,並將甲板上的零散物品丟棄到海中。除少數艦員登上救生艇外,大部分人直接跳入海中,他們在漂流期間齊聲高唱軍歌,相互鼓勵,倖存者被隨後趕到的“浦波”號救起。“綾波”號於23時46分及15日0時6分兩次發生大爆炸後沉沒,成為鐵底灣水下墳墓的新成員。“綾波”號此戰共有42人戰死,包括艦長在內的多數艦員生還,這如此激烈的海戰中,這樣的傷亡數字是相當低的。
“綾波”號的退場並不意味著海戰的結束,在美軍前衛崩盤,“南達科他”癱瘓後,日軍艦隊的形勢一片大好,然而短暫的優勢終因“華盛頓”號的雷霆爆發而瞬間逆轉,“霧島”號被打癱棄艦,其餘各艦也喪失鬥志,撤兵而去。達成作戰目標的美軍艦隊見好就收,主動撤退。第三次所羅門海戰就此落幕。縱觀整場戰鬥,日軍參戰艦隻中表現最搶眼的非“綾波”莫屬,此戰日軍總共擊沉擊傷美艦5艘,而“綾波”號包辦大半,擊沉2艘驅逐艦,擊傷驅逐艦、戰列艦各1艘,正是憑藉此驕人戰績,“綾波”號在日本海軍水雷戰隊的戰史上留下了“鬼神”之名。
-
1 #
-
2 #
93式魚雷好用呀,賺大了
無關國籍只說二戰海軍水面艦艇戰術,驅逐艦雷射一直是一個很悲壯的行為。很可能被集火擊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