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級驅逐艦是前蘇聯70年代製造的一款主要針對美軍航母的大型驅逐艦,在21世紀初,為彌補當時海軍力量的嚴重不足,我軍一次性購買了4艘,也算是非常大型的軍售了。而時光輪轉,一轉眼10多年就過去了,而現代級也在2015年就被送入了海軍4087廠進行全面改造工作。
以現在的眼光來看,我們上有055大驅、航母,中有052C/D甚至是052E,下面還有054或者056,在加上兩棲攻擊艦,可以說中國海軍正處於歷史上前所未有的高速發展階段,但是為什麼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還需要對現代級這樣的舊艦進行"改造"呢?
這個總體來說還是現實太殘酷,真的太難了,就算是新艦下餃子是前所未有的,但是相對應海上作戰壓力也是前所未有的,具體分析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節約軍費開支
根據目前的公開資料,當時的4艘現代級包括搭配的"日炙"反艦導彈一共花費了20億美元,合RMB大概是120億,單艦價格是30億,這基本上和排水量差不多的052C/D採購單價差不多,但是作戰效能肯定是不及052C/D的。但是現代級首艦自2000年接受,最長不過14年時間,不可能說有了更先進的艦艇就棄用,那麼最節約的方式莫過於進行改造了,畢竟這樣不至於浪費之前的這一筆費用,這樣的方案上下都是可以認可的。
二、加快建造速度
從956E現代級本身來說,也是8000噸排水量的大驅了,艦體本身還是有一定的價值,落後的主要是艦載武器,和上面老式的俄製雷達系統,比如那效率比較低的單臂SA-N-7,那麼完全可以用目前我軍自主研製的武器給予替換,比如說紅旗16B、紅旗10、中國產1130近防炮等等。而從實際改造情況來看,所有俄製的雷達裝置,如頂板、 音樂臺等等也都全部拆除,可見中國產的雷達探測裝置水平已經是遠超俄製裝置了。
這樣改裝一艘136雖然在價格上不一定划算,但是卻節約了大量的造艦時間,也不會讓以前投入的成本打了水漂,當然還有一個最重要的目的,應對目前日益嚴峻的海上壓力。
三、應對海上壓力
隨著亞洲越來越多所謂的"自由航行",還有實力不斷擴編的第七艦隊,我們真的太難了,縱然是海軍下餃子一般的快速發展,但是又有多少是在還這些年的欠賬呢?而且中國海域面積大,戰略方向多,僅僅是東海、南海、北海三個戰略方向就需要牽扯大量的戰略機動力量,而且還有許多港口要地和近海防禦的需求,同時又要發展機動部署的前沿海軍兵力應對遠洋利益和眾多島嶼的爭端,這麼來看,目前的艦艇數量依然不夠用。
目前海軍的神盾艦大概在20艘,這其中還並非所有都是最新型號,而第七艦隊的阿利伯克級和提康德羅加起來則超過20艘,還別說太平洋司令部還有第三和第五兩個艦隊,總計5艘航空母艦以及相當規模的航空兵,所以在艦隊規模建設上,依然是任重道遠。不謀一時者,不足以謀萬世,以此來看,我們在各種艦艇下餃子的情況下,還要改造"現代"級,遠遠不是一句省錢這麼簡單,而是折射出未來越發嚴峻海上軍事壓力,同時也對繼續建軍強軍提出了更高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