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戰略核潛艇

戰略核潛艇(Strategic Submarine)又被稱為彈道導彈核潛艇,是因為潛艇所攜帶的彈道導彈射程遠達到或超過8000公里,彈道導彈彈頭具有分彈頭,而且是核彈頭,對別國有威懾力量。

戰略核潛艇是三位一體核打擊的重要一環。三位一體核打擊-空軍的攜帶核導彈與核炸彈的戰略轟炸機,陸軍的核彈道導彈和海軍的洲際彈道導彈。

你聽說過“戰略核航母”嗎?沒有吧!如果是“戰略核潛艇”呢?是不是順耳多了?航母雖是常規軍事力量之巔峰,但終究只是個機場,打的是一板一眼的消耗戰,就算敞開了讓你打,也不見得會傷筋動骨。

通俗點說,常規武器是幹活的,戰略武器是嚇人的。咱這回就說說為啥航母拖家帶口累死累活卻冠不上“戰略”二字,而核潛艇獨自出門嚇唬嚇唬人就得了戰略武器的金字招牌。

攻擊性核潛艇

先解個惑,航母戰鬥群不就有核潛艇嗎?為啥說核潛艇比航母還要“戰略”?

核潛艇分“攻擊型核潛艇”和“戰略核潛艇”,完全是倆不同的物種。很多排行榜,總是把攻擊型核潛艇和戰略核潛艇混為一談,彷彿在說“紅旗牌轎車就是比解放牌大卡車好用”。

攻擊型核潛艇本質上是常規潛艇的升級版,嫌常規動力換氣太煩,於是改成核動力,但作用和常規潛艇是一樣的,乾的都是反潛、反艦之類的粗活,帶的武器就是魚雷啊、巡航導彈啊什麼的。這些玩意兒的射程都是幾百公里級別,這就決定了潛艇得面對面和人對抽,若遇到完備的反潛體系,不見得是誰嚇唬誰。

戰略核潛艇可不會給航母打雜,裝著射程超過10000公里的核彈頭,跟著離岸1000km的航母,去幹嘛?戰略核潛艇要威懾的物件是一個國家,甚至是整個世界!

核威懾

核武器在大多人印象中就是“威力巨大到毀滅世界”,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具體該如何使用,少有人關注。那些叫囂用核彈攻擊三峽的弱智,先給智商充點值,然後搬個凳子聽好了,學習一下核武器的使用方法。

核威懾有兩種博弈,對應著核武器兩種不同的用法。

首先便是聳人聽聞的“核冬天”理論。1983年五名美國科學家以美蘇核武庫中40%的核武器,50億噸當量,在北半球進行核戰爭為背景建立物理模型,得出了這樣的推論:

50億噸當量的核武器,可將9.6億噸微塵和2.25億噸黑煙掀入空中,這些塵埃可以在高空停留數年之久,於是陽光被這些微粒吸收,使得大氣層變熱,而地面因光照不足氣溫下降幾十度,然後就是大氣環流的混亂,最後導致全球性的氣候災難。要知道,大名鼎鼎的厄爾尼諾現象不過才是太平洋的一股暖流異常而已。

還沒結束,大氣層加熱後產生上升氣流,會把這些塵埃推向30公里的平流層,與臭氧反應,破壞臭氧層。當塵埃落定那一天,地球生物就得接受強烈的紫外線照射,再加上核爆炸本身帶來的核輻射,地球生態系統就得重啟了。

簡單來說,全世界都是“霧霾+輻射”,這就是核大戰產生的最嚴重後果了。

得糾正個概念,人類擁有的核武器可以毀滅人類文明N次,但這和毀滅地球是兩碼事,甚至連消滅人類都不一定。對地球媽媽來說,無論人類怎麼折騰,都可以在短短一萬年內恢復年輕貌美,一萬年不行就一千萬年、一億年,反正也就打個盹的功夫。

不過,核冬天只是一個學術假說,也有人持反對意見,他們認為,3個月後一切都會恢復正常。理由如下,火星平均每3個火星年就會發生一次全球性的大風暴,火星沒有植被,沙塵多,大風一起,那真正是遮天蔽日!美帝的火星衛星進行了長期的跟蹤,確實出現了大氣層溫度上升,地面溫度下降的情況,但三四個月後,塵埃落回地面,一切又慢慢恢復正常。

當然,這個說的恢復正常是指大自然,人類社會最好的結局也是陷入混戰,經濟奔潰。嚴重點的話,人口銳減,無法支撐現代科技的發展,文明陷入停滯。但要殺死每一個人,不太可能,至於炸燬地球的事就省省吧!

“核冬天”走的是同歸於盡的大當量路線,50億噸,對於大流氓不算天文數字。但是,拋開倫理道德,僅僅從利益上說,重啟地球對於任何人都是不划算的。所以就有了第二種核威懾模型,也是最近幾十年的主流模型。

從街頭鬥毆到核大戰,都有一個基本邏輯:儘快解除對方的反擊能力。大當量核武器能殺傷大量人口,卻不能降低短期內對方的核反擊能力,甚至反而會增加對方核反擊的決心,所以這並不符合鬥毆原則。

實際上,大家的核武器都是瞄著別家的核武器,一旦啟動核打擊,必然是盡全力摧毀對方的核力量,而且必須第一時間全部摧毀,絕無可能先打個民用設施試探一下對方反應。

正好相反,核武器不太可能攻擊城市或民用設施,把一個地方轟成不毛之地,不符合任何人的利益。在現代社會,人口就是利益,只要把對方的核武器全打沒了,剩下的還不是隨便剪羊毛?

同樣的,捱打方也必然是全力反擊,絕不會留餘力,所以核大戰不會是今天打一顆明天打一顆,而是在儘可能短的時間內,把儘可能多的核彈頭扔到對方頭上。

核打擊就像武俠高手過招,要麼不動,一動就是一招定輸贏。

順便解釋兩個誤區。

第一,核導彈的精度很重要。像導彈發射井這類戰略軍事設施,基本都能捱上一發廣島級原子彈,連飛行中的核彈頭都能抗住500米外的核爆炸。所以,要徹底癱瘓對方的導彈發射井,打準一點很有必要。

第二,大當量核彈沒必要。百萬噸級基本足夠摧毀地球上任何軍事目標了,所以這不是一個很難的選擇題:你是願意扔1枚千萬噸級把1個目標炸成渣,還是願意扔6枚百萬噸級摧毀6個目標的反擊能力?這是美帝不保留千萬噸級核彈的主要原因之一,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太貴了。

現在的核導彈通常是分導式多彈頭,這不僅是為了防止攔截,更是為了第一時間癱瘓對手的核力量。這麼多彈頭可不是隨機撒下去的,分導的意思就是“分開導航”,這是精細活,彈頭在天上分道揚鑣時,依次釋放,稍微調一下軌道,第一顆和最後一顆的打擊距離能相差數百公里!分導式多彈頭,一枚頂過去六枚!

二次核打擊

既然核大戰是這麼個玩法,那為了避免誤會,有一件事情就很重要:雙方都得準確無誤的知道,對方在遭受核打擊後,絕對有能力做出致命反擊,也就是所謂的二次核打擊能力。這是一個合格大流氓的基本要求。

美帝對自己的要求是“落地前反擊”,洲際導彈的飛行時間最快也要30分鐘,《華盛頓郵報》前幾年披露過一份檔案,根據美軍的核作戰手冊,美帝核反擊時間為13分鐘,其中軍方向總統做出遭遇核打擊簡報的時間限定為30秒。

其他大流氓的預警系統不可與美帝同日而語,反擊時間應該略長。核武器的發射時間、反擊時間都是各國機密。通常來說,固定的導彈發射井一般都是液體燃料火箭,灌注燃料至少1小時,肯定指望不上了。公路機動的導彈發射車對發射地也是有講究的,從接到命令,行駛到可發射區域,豎起導彈,輸入口令等等,短則十幾分鍾,長則半小時。轟炸機就更別提了,沒有絕對制空權,這貨一般是不會出動的,而且一架兩架也形不成威懾,在核大戰的第一時間幫不上什麼忙。

換句話說,你很難證明自己能在捱揍前反擊,於是,大流氓們又覺得不放心,萬一有個不長眼的,在局勢緊繃的時刻,活動了一下手指,你是不是也得跟著動一動手指?這很容易引起連鎖反應,哪怕只有萬一的可能,對於人類也是不負責的。

這兒有個恐怖的例子,1979年11月9日凌晨3點,美帝預警系統發現蘇聯向美國發射了250枚導彈,幾分鐘後導彈數量變成2200枚,判斷為全面核進攻。正當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給總統卡特打電話要求採取核反擊時,助手發現是誤報,原來是有人誤將演習的磁碟放入預警系統的計算機中。

這群流氓,拼命擺出打架的態勢,還得找個大家都不動手的理由。

戰略核潛艇的出現,終於將博弈變成了最穩妥的局面。也正因為戰略核潛艇的特殊地位,其保密程度在各國都是最高的。

水中雷達:聲納

緩一緩節奏,這出從“如何逮潛艇”說起。

海水導電,電磁波在水裡跑不了多遠。海里沒了電磁波,科技瞬間倒退100年,別提搜尋目標了,就是通訊也得提前約定好時間,潛艇按時上浮或者把天線伸到海面,長波通訊的效率又特別低,一分鐘說不了幾個字,麻煩的很!

所以在水裡找東西基本靠聲納。水中的聲納相當於陸上的雷達,聲波相當於雷達波。但聲波在水裡的衰減也是不小,聲納的探測距離也就幾十公里,相比雷達動輒上千公里,這點距離在大洋裡找潛艇,那真正是大海撈針。數學好的同學算一算,在幾億平方公里的大洋裡,找一個幾十公里的圓圈是多大機率?總不能用聲納把太平洋撒的跟芝麻餅一樣吧?

不過,潛艇也有潛艇的苦。

一般潛艇用的是常規燃料,常規燃料要消耗大量空氣,而潛艇最寶貴的就是空氣,所以潛艇在水下用電力驅動,一口氣跑不出幾百公里,每隔幾小時到幾十小時,就必須上浮用柴油機發電數小時,給電池充電。這是反潛的黃金時間,雷達終於能派上用場了,反潛機雷達和紅外探測器可以發現上百公里外的露出海面的通氣管。

想象一下這個畫面:潛艇吸一口氣,潛行一段距離,然後再上來吸一口氣,再下去遊一段距離。這和普通人潛泳沒啥區別,就這兩下子就敢去嚇唬人,換氣的時候說不定就被爆頭了。

雖然聲納探測距離不怎麼樣,但只需要在關鍵的海域撒上幾百個,再配合反潛機、反潛艦、潛艇、衛星,完全足夠形成嚴密的反潛網!

以美帝P-3C反潛機為例,滯空時間12小時飛行半徑3800km,用雷達和紅外掃描海面,找那些換氣或開潛望鏡的倒黴蛋。在可疑的地方或關鍵通道,就扔聲納,P-3C帶了80-90個聲納,主動聲納探測距離5km,工作時間幾十分鐘,被動聲納探測距離10-20km,工作時間數小時。為了照顧電池,聲納傳送的訊號傳輸距離很近,反潛機飛到1km高度也就能接受到100km的訊號,要是貼海飛行,大約就剩20km了。好在P-3C的腿腳勤快,可以多跑幾趟,再加上反潛直升機的查漏補缺,反潛網還算是嚴密。

蜻蜓點水,哪裡不明,點哪裡

下圖是美帝艦載S-3反潛機,彈射起飛。現在對遼寧號只能做訓練艦是不是多了份理解?

雖然潛艇換上核動力或燃料電池AIP系統,可以解決露頭換氣的問題,但攻擊距離依然是個硬傷。

一般潛艇發射的是巡航導彈(粗線條的大毛的G級常規動力潛艇是全世界唯一的柴電動力的彈道導彈潛艇),巡航導彈的射程決定了潛艇必須靠近到目標幾百公里處,發射導彈時又必須上浮到幾十米深。這個距離、這個水深,反潛措施是非常嚴密的!

潛艇一旦被逮住,這短腿貨還能跑得過飛機?反潛導彈、反潛魚雷、深水炸彈一起招呼過來,只有認栽的份。

總的來說,普通潛艇和反潛的關係,差不多是麻桿打狼兩頭怕,都不省心。

潛艇指紋:噪音

聲納的作戰原理和雷達極為類似。主動聲納就是“喇叭+麥克風”,喇叭發出聲波,麥克風接收回波;被動聲納只有麥克風,沒有喇叭,靠對方發出的噪音來定位。

如果你開主動聲納,就等於拎著喇叭大叫,能不能找到對方不好說,但對方一定可以找到你。所以正常情況,大家只開被動聲納,誰的噪音更低,誰的隱蔽性就更好,誰的麥克風更靈敏,誰的探測距離就更遠。

通常來說,高速旋轉的裝置都存在噪音和振動的問題。核反應堆的冷卻水需要泵驅動,高功率運作時,冷卻泵的轉速很高。另外,每分鐘數千轉的蒸汽渦輪動力傳到螺旋槳上,最終轉速會下降到每分鐘數百轉,這套減速裝置的噪音也是很考驗工業水平的。

除了艇內的,還有艇外的。水流經過艇體突出部位引起的流體動力噪音,螺旋槳轉動帶來的噪音,等等。高航速時,螺旋槳在水中高速旋轉,會發生氣穴現象,翼端會產生氣泡,這種氣泡發生破裂時會產生很大的聲音。

螺旋槳這麼吵鬧,大家早就看不順眼了,“磁流體推進器”很快被奉為新寵。雖然名字很科幻,但原理都是高中知識,給海水通電,利用電磁相互作用產生動力。特點也很明瞭:安靜!快速!但凡和磁沾邊的玩意兒,中國都不會太差,已經試車成功了,就是太費電,估計短期內是不會應用的。別說不照顧你,給個關鍵詞:代號"洛神" 。

潛艇的噪音特徵相當於一個人的指紋,如果你收集到一組很弱的噪音訊號,發現裡面有一些特徵和某潛艇吻合,那麼恭喜你逮到潛艇了。

舉個弱智例子,某潛艇經常發出123、123的聲音,海洋裡本身也有很多無規律的背景噪音:436785,當潛艇處在聲納探測邊緣的時候,這個123的噪音就夾雜在海洋背景噪音裡:431236785,本來收集到這個訊號是沒什麼意義的,但因為提前知道了123是某潛艇的噪音特徵,所以很容易就逮到潛艇了。

實在搞不到噪音特徵的,也可以收集海底回波訊號的特徵。比如你對著某一個區域發射聲波,再接收回波,把這些特徵記下來。哪一天你再對著同一個區域發射同樣的聲波,如果回波訊號沒變化,就意味著這裡沒潛艇,如果回波訊號發生了變化,那麼恭喜了,說不定這裡有條大魚呢!

美帝聯合腳盆、灣灣,在中國家門口放了很多聲納,就是收集潛艇和海底地貌的噪音特徵,解放軍天天去幹擾他們,可不只是為了面子。

核潛艇的噪音特徵和潛深一樣,絕對是高度軍事機密(其實從核潛艇的保密程度就可以看出其戰略價值),從新聞媒體抄幾個資料,僅供參考:

據說中國的095、096噪音降到了100分貝,什麼概念呢?海洋背景噪音大約是100分貝,如果你不開主動聲納,那我就是貼在你鼻子底下都發現不了,當然前提是對方沒有掌握潛艇的噪音特徵。不過這頭把交椅還是美帝的,人家比海洋噪音還低,腳盆的AIP常規潛艇也是槓槓的。

隱匿秘訣:潛深

那是不是掌握了噪音特徵,就萬事大吉了?

海洋有個溫躍層,大概海面以下100-200米。顧名思義,溫躍層的水溫與周圍不同,對應的水密度也就不同,於是,聲波經過這裡會發生很大的折射,然後,聲納接收到的訊號就跟麻花一樣了。

溫躍層就是潛艇天然的保護層,越深的潛艇越隱蔽。通常認為400米以下的潛艇是非常安全的,以人類目前的技術,只能望洋興嘆。除非運氣不好,剛好遇到邊上也有一隻潛艇或撞到了拖曳聲納。

“拖曳聲納”這個詞新聞上聽膩了吧?就是把聲納放到躍溫層下面,防止聲波折射,不過為了減少流體噪音和艦體噪音,反潛艦航速大約就5節,幾艘船一字排開,和鬼子掃雷似的,浩浩蕩蕩,這效率就可想而知了。

雖說60年代美國人就下潛到1萬多米深的馬裡亞納海溝,但這並不意味著今天的核潛艇可以自由在大洋裡上下穿梭。最大潛深直接關係到作戰效能,核潛艇的潛深資料是軍事機密,外界流傳的資料大多是依據各國特種鋼水平推測的。鋼材決定深度,可惜這塊並非中國傳統的強項。

潛深300米和450米是兩個重要分水嶺,目前的說法是:

美俄最大潛深在600米左右,作戰潛深在450至550米之間。推崇暴力美學的老毛子曾經搞過1000米以上的潛艇,如果不是出故障沉了,那就是無敵般的存在。

腳盤的特種鋼咱也得服,蒼龍級潛艇最大潛深500米,為常規潛艇之最!

中國第一代核潛艇最大潛深300米,戰鬥潛深200米,不太能用。第二代核潛艇的作戰潛深在300至350米之間,勉強能用,所以只部署了幾艘。傳聞中的095和096據說最大潛深600米,作戰潛深450至500米之間,趕上了美俄現役水平,不出意外的話,應該會暴兵。

神奇的是,抹香鯨的潛深超過了2000米!要不,捉幾頭來改造一下?

非主流反潛

總的來說,聲納找潛艇還是有些不盡如人意,於是各大流氓又想出了很多么蛾子。略舉一二:

磁場探測:用高靈敏感度磁探儀探測潛艇殼體的鋼鐵結構存在的磁性。臺灣的反潛直升機上就裝了一臺,不過探測距離只有幾百米,如果你不打算活捉潛艇的話,這玩具可以收起來了。

溫度場探測:潛艇肯定會產生熱,不管是常規潛艇還是核潛艇,都用海水冷卻。特別是核潛艇,核動力裝置釋放大量的熱。還有,螺旋槳和艦體對海水的摩擦也產生熱量,所有這些熱量在潛艇後面產生了一股熱尾流,熱海水上升到海面,透過紅外探測儀就可測出這種溫度的變化。美國1976年發射的“白雲”衛星上就裝有紅外感測器,主要任務就是探測潛艇熱尾跡。

水動力學:看個新聞標題,中國船舶科學研究中心和兄弟單位承擔專案“分層流體中運動潛體內波生成機理及其在洋麵上表現特徵的探索研究”。大意就是從洋麵水流波紋判斷底下有什麼東西,中國有很多海洋衛星,不用一一數出來吧?

下個結論:在近海找潛艇努力一下還是有把握的,但在大洋裡找潛艇和買彩票差不了太多。退一步說,就算在太平洋中間發現一隻潛艇,等你跑過去捉的時候,人家早就跑得沒影了。

潛艇的舞臺:水球

核潛艇到了水下400米就等於開了隱身外掛,那麼要逮核潛艇,就只能在出港的時候,趁著還是淺海,所以美日瘋狂地在第一島鏈撒聲納。回顧一下中國周邊的海域:

為什麼美日能在這裡部署全球最密集的反潛網?實在是太淺了啊!用眼睛都能看見潛艇了啊!

餘光看一眼灣灣:

大陸沿海沒有一個地方可以和臺灣東岸相比,潛艇一出港就是大洋。

好在岸基航空兵還是給力的,護著潛艇出海難度不算大。一旦核潛艇成功鑽到大洋裡,美帝也就剩燒香唸佛這點功夫了。

地球其實就是個水貨,叫水球還差不多,大洋的水深都在幾千米,隨你逛。

很多盆友說,大陸架雖然淺,但也能擋著敵方潛艇的進攻。這怕是對核潛艇的攻擊方式有些誤會,人家壓根不需要靠這麼近,隔著幾千公里,導彈就出鞘了。

水煮茶葉蛋

玩了半天躲貓貓,最後的獎品就是水煮茶葉蛋。在人類科技中,只有熱核武器才真正稱得上戰略武器,這玩意兒和潛艇真正是絕配!二次核打擊能力的關鍵,是保證能躲過對方的第一波核打擊,所以,公路、鐵路、飛機、固定發射井,都不如潛艇穩妥。

先說兩句反導,美帝也許能做到全球範圍內即時發現導彈,這活靠紅外預警衛星,但跟蹤鎖定彈頭就兩碼事了,這活靠地面雷達。這些雷達要部署在導彈來襲方向上,並且要靠近發射地,所以美帝在中國東面樹了無數雷達。

核潛艇可以繞到大西洋或者南太平洋,單靠美帝本土的攔截系統,本就不高的攔截機率又得打折上折。海基的宙斯盾系統雖然能移動,但這玩意兒放近了沒意義,放遠了,要把半個地球圍起來,資金投入就不說了。

中國真正形成威懾力的潛射導彈是射程超8000km的巨浪2,這是非常簡單的數學題:若射程只有300km,反潛的區域還是能把握的,若射程超過了8000km,這讓反潛怎麼反?要把半個太平洋加了蓋才行。

插播個笑話。正因為核武器對隱蔽性的要求極高,沒人會把彈道核導彈放到船上,沒有隱蔽性就沒有威懾力。特立獨行的三哥偏偏不信邪,看這濃濃咖哩味外形的“艦載彈道核導彈”!

嚇尿的300公里海基核威懾力量!對,沒漏掉0,就是300km的核導彈,沒錯,是不如衛士火箭炮遠,不不,不是自殺式核武器,對對,必須要靠近海岸線200km才能有效打擊陸上目標,至於怎麼躲過岸基反艦導彈?那就不是三哥考慮的問題了,三哥只要一個新聞標題:印度是世界上唯一擁有艦載彈道核導彈的國家!

三哥還是全世界首個用“潛射反艦導彈”擊沉作戰艦艇的國家:2013年印度“海上防禦者”號潛艇因事故被炸沉,原因是艇員操作不當,艇內兩枚“俱樂部-S”潛射反艦導彈被誤發射,一枚擊中碼頭,一枚在魚雷管內爆炸,然後成功擊沉了自己。

潛艇英雄榜

吹了半天,也該亮亮傢伙了,給各大流氓排個座。

美國:俄亥俄級+三叉戟Ⅱ

榜首的位置毫無疑問給美帝,人家已經習慣第一了。

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從18艘砍成了14艘(4艘改成了攻擊型核潛艇),每艘攜帶24枚“三叉戟ⅡD5”導彈,射程1.2萬公里以上,精度90米,已成功發射155次,穩定性沒得說,戰鬥載荷2.7噸,每枚導彈最多可攜載14顆核彈頭,後依據美俄《第一階段削減戰略武器條約》改成8顆47.5萬噸的W-88核彈頭。14艘俄亥俄潛艇合計攜帶2688枚核彈頭,約佔美帝核彈總數的50%。

查不到三叉戟的分導距離,以美帝上一代潛射導彈“海神”為例,子彈頭的縱向分導距離為480~640km,橫向分導距離約為縱向分導距離的一半。三叉戟的技術只高不低,1枚導彈8顆核彈頭,至少可以打擊長650km、寬350km區域內的8個目標。1艘潛艇24枚導彈,可以打擊500萬平方公里內的192個目標。14艘潛艇2688顆核彈頭,完全可以全球覆蓋!

俄亥俄級潛艇的24個發射管:

改裝為“戰斧”巡航導彈的發射筒:

俄亥俄雖然使用了壓水堆(分不清堆型的去翻前文),但在中低速航行時可以不使用主迴圈泵,這是主要噪音源頭,僅靠自然迴圈冷卻,航速可達20節!作戰深度400米,通訊深度9-15米,發射深度20-35米,隱蔽性無可挑剔。

按照設計可執行15年不大修,官兵實施兩班倒,每一艘都配了2組人員,這意味著,俄亥俄潛艇的值勤率很高!大約65%~70%的時間都在執行巡邏任務,以這個在航率計算,美帝每時每刻都能保持1800顆核彈在水下。

足夠的數量、足夠的穩定、足夠的隱蔽、足夠的打擊範圍,這股毀滅世界的力量在大洋深處遊蕩,想想就是一個毛骨悚然的畫面!

20年前服役的俄亥俄+三叉戟Ⅱ,雖然年紀大了些,但依然是當之無愧的當今世界最恐怖的核威懾力量,沒有之一!

俄羅斯:北風之神+布拉瓦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每個破落戶總會藏幾件供將來翻身的寶貝,毛子再怎麼衰,戰略核潛艇總不至於丟了。

941型戰略核潛艇,也叫“颱風”級,老毛子冷戰產物,目前世界最大體積和噸位潛艇紀錄保持者,造了6艘拆了3艘。毛子最新的戰略核潛艇是“北風之神”955型,2013年正式服役,隨後,2艘颱風級即退役,還有1艘不再執行巡邏任務,僅作為導彈試射平臺。一口氣全部下崗,可見前幾年颱風撐的多辛苦。

三艘颱風齊聚一堂,蕭瑟的景象對比一下美帝人丁興旺的俄亥俄。

當年,颱風和俄亥俄是同級別的存在,颱風還具備一些絕技:颱風的上層甲板能鑿穿2米厚的冰層,可以從北冰洋破冰發射導彈攻擊美國本土;核打擊追求的是瞬間擊倒對方,當對方發現第一枚導彈來襲時就會啟動全面反擊,所以打擊時間越快越好,颱風是唯一可以同時發射2枚導彈的潛艇,而且導彈發射間隔短,能在很短時間內將200枚核彈頭全送出去,換成其他潛艇早被這強大的後座力震得七葷八素了。

退役後破敗的颱風被拆解, 一曲讚歌,送給守護俄羅斯三十年、曾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核潛艇。颱風消失了,只能從美帝洛杉磯級攻擊核潛艇上去尋找當年“潛艇破冰”的雄姿了。

破冰厚度還是小了點

回頭再看毛子新秀,2013年的“北風之神”955型戰略核潛艇。首先一點,沒有足夠數量是形不成威懾力的,955型數量:計劃10艘、服役3艘、在建5艘,每艘攜帶16枚“布拉瓦”RSM-56彈道導彈,射程8000-10000公里,命中精度60米,戰鬥載荷1.2噸,據說每枚最多可攜帶10枚核彈頭(1.2噸載荷能帶10枚?),不過通常是攜帶6顆核彈頭及大量誘餌彈,這樣的話一艘合計96顆,8艘全下水共768顆。雖然數量不如美帝,但粗線條的毛子還是有些亮眼的地方,布拉瓦的彈頭在飛行時可以抗住500米外的小當量核爆炸。呃,用核彈反導也是反導手段之一,就算炸不到,中子射線也可以讓核燃料加速裂變,使彈頭報廢。

隱蔽性方面,紅外特徵、磁性特徵、尾流特徵削了一堆,潛艇表面專門鋪設了厚達150毫米的高效消聲瓦,反正最後折騰下來,據說噪音和美帝俄亥俄相差無幾。

這是毛子給咱演示的潛射正確姿勢,得利索:

引數反正都不會差,但穩定性就一無所知了,畢竟服役時間這麼短,毛子又有沉過核潛艇的前科,導彈試射失敗率又高。看在當年老毛子的份上,給毛子排個榜眼吧!

英國、法國

牛牛和高盧雞,不湊一起都想不起還有這倆大流氓,這倆貨遲遲統一不了歐萌,還被德國搶了先,目前在經濟、科技方面還有一定話語權,但在軍事方面已經淪落為站隊角色。

牛牛的“前衛級”戰略核潛艇基本是抄美帝的,誰叫人家有乾爹呢。不過後發優勢明顯,科技含量高,用自創的“泵噴射推進技術”取代了螺旋槳,噪音低了不少,效率高了不少。

泵噴推進器是牛牛首創,老牌工業強國的一例明證。這和傳說中的磁流體推進器是兩回事,泵推的原理和螺旋槳沒太大區別,就是把螺旋槳放到圓筒裡,以前用在魚雷上多,現在核潛艇上已經不少了,美帝的“海狼”級、“弗吉尼亞”級、高盧雞的“凱旋”級,還有毛子的潛艇基本也都裝了

牛牛整了4艘前衛級,導彈居然直接買美帝的,牛牛的潛射導彈一直保持與美帝的通用性,從早先的“北極星”、“海神”、“三叉戟Ⅰ”,一直買到現在的“三叉戟Ⅱ”,都是美帝的,這關係沒得說!一艘前衛級攜帶16枚導彈,一枚導彈攜帶8顆彈頭,4艘潛艇可保證至少1艘在戰備巡邏。

說實在的,以牛牛那麼點戰略縱深和人口,真擔心他以後還有沒有資格參加這種大流氓遊戲。從近幾年的事件和牛牛幾百年的習性看,隱隱有那麼一絲“心累”的跡象,大流氓的辛酸誰人知啊!不如站隊輕鬆多了!

2016年出了大陰政府瞞報“三叉戟”試射失誤的事件,瞄著西非,卻落到了美帝頭上,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回孃家呢。美帝也要求隱瞞事故,這背後反應出的問題就不深究了,畢竟牛牛才射了5次三叉戟,手生也可以理解嘛!

英國:我們可能發射了一枚假導彈!美國:我們可能發現了一個假盟友!

高盧雞的“凱旋級”戰略核潛艇

這個浪漫民族總有一些匪夷所思的行為和運氣,二戰一個月就跪了,如今卻是大流氓,而且是唯一和其他四大流氓關係莫逆的大流氓。所以,核威懾也不知道找誰懟,於是,法國“可畏級”退役後成了全世界唯一向外界開放的戰略核潛艇。

遊客在潛艇內部遊覽。這艘可畏級服役20年,總潛航時間9萬小時,里程127萬千米,相當於繞地球32次,大約50%的時間都在水下執行戰備巡邏。

現在,4艘“凱旋級”取代了原先6艘“可畏級”,佔法國整個核力量的85%以上,每艘攜帶16枚M-51型潛射彈道導彈,每枚裝6顆15萬當量核彈頭,射程8000-10000km,精度300米。

單就核潛艇而言,凱旋級和前衛級兩者不相上下,充分體現了英法兩個老牌帝國的工業實力,相比美帝的俄亥俄,英法的核潛艇算是新服役,後發優勢明顯,科技含量必然不低,靜音、聲納、電子系統等均屬一流。

如果只是去參加選美比賽,相信英法都能拿到好名次,不過在潛射導彈方面比美俄弱了不少,從核威懾角度講,英法並列給個探花吧!最後附一張凱旋級和前衛級的孽緣照,不知道這倆貨的核力量管理水平是不是和科技水平一樣牛?

日本

腳盆是沒資格參比的,無奈人家雖然被閹了,但在常規潛艇方面的表現實在可圈可點,本著公平公開原則,還是讚一讚“蒼龍級”AIP靜音常規潛艇。

數量9艘,仍在源源不斷下餃子,最大潛深500米,潛航時間10-20天,噪音極低,可攜帶24枚魚雷或反艦導彈,腳盆在造船業和特種鋼領域的科技實力不容小覷,蒼龍稱之為最先進的常規潛艇也不為過。

印度

看累了吧,娛樂時間到!阿三,該你上場啦!

三哥是極要面子的,像戰略核潛艇這種只有五大流氓才能有的大殺器,三哥也是一定要的。於是從毛子那邊租了一艘,9億美元(和造價差不多)。2009年,國產“殲敵者”號核潛艇下水,排水量5000噸,只有英法的三分之一,和腳盆蒼龍級接近,但造價是英法的2倍,29億美元。

看著賣相還是不錯的,殲敵者配了12枚射程700km的K15短程導彈,每次說起三哥的核威懾力量,都得強調射程沒漏0,是700km。試射時,導彈順利出水,隨後下落不明。

相比殲敵者的攻擊力,其實大家更關注殲敵者的核反應堆,生怕開著開著就核洩漏,坑了周邊鄰居。不過三哥這回保密工作很到位,就演練了幾回怎麼獵殺中國核潛艇,然後很客氣的說:只領先了中國十年。

中國:096+巨浪3

咱取名字一直很講究,091、093、095單數的是攻擊型核潛艇,092、094、096雙數的是戰略核潛艇。中國對核潛艇的保密程度令人乍舌,別說引數了,官方很長一段時間都未承認094的存在!2013年10月底,中央電視臺曝光解放軍海軍核潛艇部隊時,在未提及型號的前提下報道了部分相關資訊。不過最近094的照片就多了,按照以前的規律,很可能是096已經準備替班了。

下圖是最早的094照片,北約代號“晉”級,12個發射筒非常突兀的裝在龜背上,別人家的潛艇都是流暢的圓筒狀。

早期的094只能攜帶12枚巨浪2導彈(改自DF31),每枚3-6顆核彈頭,射程8000km。第一艘094於1999年開始建造,從時間上看,技術水平可能會差西方一個層次,那時候的中國是真心土。

094高大的龜背在潛航時流體噪音不會小,因為中國的超大直徑耐壓殼水平不過關,所以潛艇只能駝背。造一個耐高壓的圓筒,需要大型卷板機,美帝和毛子能卷出直徑12米以上的大型耐壓殼,而中國只能卷出七八米。這是096面對的首要問題,至於其他技術,對於當今的中國已經不算太大的障礙,就算髮動機不行,跑慢點也能出門嚇唬人。下面看個新聞,不要聯想太多哦。

2014年有一個重大科技專項透過驗收,“WEF11K-40×21000超大型數控船用卷板機”,用於大型軍用、民用艦船製造的關鍵裝置。官方說法是:世界第一臺40×21000mm超大型數控船用卷板機,加工能力超大,製件精度高,技術達到國際領先,填補了世界空白,打破了瑞士、英國等為數不多的國家在該領域的技術封鎖和價格壟斷。

後來的094改據說能帶16枚,噪音方面也有改善。西方媒體說,094服役了4-5艘,常年保持至少1艘在水下執行巡邏任務,和英法一個水平。

英法保持一艘下水,是為了撐住大流氓的面子,而中國只保持一艘,那麼094很有可能是過渡潛艇。按照美俄的做法,至少10艘是比較合理的數量,中國不缺錢,卻只保持1艘下水,除了韜晦之計,顯然是對094不甚滿意。

094按最樂觀的估計,也只能保證96個彈頭在水下嚇唬人,整體效能在五大流氓裡絕對排老末。

前陣子,巨浪3的試射引起一陣轟動,國防部說“此次行動是按照計劃進行的科研試驗,是正常的,不針對任何國家和特定目標。”巨浪3無法塞進駝背的094,顯然是為096準備的。

2014年美帝衛星拍到三亞有一艘明顯不同於094的核潛艇,美軍情報人員分析是096。前幾年,美海軍情報局證實了095的存在,可能2015年正式服役,和英法一樣,採用泵推技術,總體水平終於趕上了第一梯隊。

幾乎可以肯定,096來了。

096應該和美帝毛子是同一級別的存在,不然就沒必要出這個型號了,反正094勉強也能用。據猜測,096的攜帶導彈數量在16-24枚,可能具備極地冰層覆蓋下發射導彈的能力,噪音低於海洋背景噪音的100分貝。巨浪3改自DF41,專為096研發,射程超過12000km,誤差15米,高精度意味著可攜帶數量更多的小當量彈頭。

096一旦定型,肯定暴兵,再過幾年,趕上美帝還是可以指望的,到時又得重分天下了。

小結

從潛艇上說,美英法俄都是半斤八兩,該用的技術全用上了,新服役的有些後發優勢,中國094最差,但096值得期待。

從潛射導彈上說,美帝妥妥的第一,毛子家底也很厚,中國也排得上坐,英法導彈玩的少,吃虧些。

從核威懾方面講,美帝才高八斗,毛子獨佔一斗,天下人再平分一斗。

尾聲

核潛艇出了海,和陸地的聯絡是非常微弱的,這股毀滅世界的力量就等於脫離了主流社會,完全由艇內官兵掌握。當年為了嚇唬美帝,解放軍執行了一次長達90天的潛航任務,創下了世界記錄,人和裝置都經受住了考驗。當潛艇再次回到祖國碼頭時,很多人都是極度虛弱,硬咬著牙才走上岸。潛艇特殊的生活環境,對官兵的心理生理要求極高,戰略核潛艇的官兵是最特殊的一群人,向他們致敬!

中國能忍受沒有航母的空虛,卻不能缺少核潛艇帶來的安全感。戰略核潛艇才是一個大國真正的底蘊!一艘可滅國,十艘可重啟地球!

現在,咱們能坐下來談談了嗎?

17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印度陸軍參謀長去前線視察軍隊,給一線陸軍作戰前動員,傳遞強硬訊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