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艇自誕生以來以極強的隱蔽性受到各大海軍強國的歡迎,在某種程度上甚至超過了航母,一般而言核潛艇的下潛深度能夠達到幾百米,極大增強了潛艇的戰術靈活性,能夠最大程度的隱蔽自己或者躲避反潛武器的打擊,以極強的隱蔽性和攻擊能力被冠以“大洋黑洞”的稱號。
中國海軍潛艇部隊
我們都知道戰略核潛艇是三位一體核打擊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在核潛艇領域俄羅斯可謂是當之無愧的佼佼者,俄羅斯最新的“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全長170米、排水量1.7萬噸、水下最大航速26節、最大淺深450米,可以說各方面效能均處於世界先進水平,“北風之神級”核潛艇裝備有16枚“圓錐”潛射洲際導彈,最大射程超過8000公里,在2018年5月份成功進行了4枚“圓錐”潛射洲際導彈齊射演習,並且命中了8000公里外的靶場,標誌著俄羅斯建成了新一代水下核威懾體系。
俄羅斯“北風之神”核潛艇
要知道核潛艇水下齊射導彈難度非常大,導彈發射間隔時間短,僅為7.5秒,想要做到連續發射就必須要克服強大的反作用力,這對於“北風之神”的自動補償系統來說是個極大的考驗,但是4枚導彈齊射證明了“北風之神”和“圓錐”導彈的可靠性,這也向潛在對手傳達了威懾訊號,因為在短時間內齊射大量導彈,縮短了潛艇的暴露時間,給敵方的反導攔截系統帶來了不小的壓力。
4枚導彈齊射
齊射4枚導彈已經讓別國倍感壓力,但是如果裝備允許,戰鬥民族真的什麼都幹得出來,曾經戰鬥民族創造了3分鐘齊射16枚潛射導彈的輝煌紀錄,這次演習也被稱為“末日彩排”。
上世紀蘇聯時期非常重視核潛艇的發展,為了能夠在最短時間內完成戰略打擊任務,蘇聯將導彈齊射作為衡量戰略核潛艇作戰能力的重要指標,並且這種思想一直延續到現在的俄羅斯海軍。在美蘇冷戰時期,蘇聯的導彈齊射戰備能力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空前水平,並且進行了一次瘋狂的齊射演習,代號“河馬”行動。1989年蘇聯實施了“河馬一號”行動,但是由於“葉卡捷琳堡”號核潛艇在行動前夜發生了導彈燃料洩漏事故,致使演習被迫終止。
“葉卡捷琳堡”號核潛艇
雖然第一次行動未能如期進行,但是蘇聯並沒有放棄行動計劃,隨著“新莫斯科夫斯克”號核潛艇的服役,1991年8月6日蘇聯海軍進行了代號為“河馬二號”的演習行動。為了保證此次行動的順利進行,蘇聯海軍北方艦隊司令薩里尼科夫少將和潛艇大隊長馬基耶夫上校親自坐鎮指揮。但是就在準備發射前夕潛艇通訊系統發生故障,但是經過一番斟酌,少將果斷拍板一聲令下:可以發射導彈!
“新莫斯科夫斯克”號核潛艇
隨著命令的下達,當天“新莫斯科夫斯克”號俄羅斯以14秒一發導彈的時間間隔,在224秒內總共16枚“輕舟”潛射導彈,但是按照計劃只有第一枚和最後一枚導彈精確命中靶場,其餘14枚根據演戲計劃在飛行過程中自毀,要知道“輕舟”導彈射程8000多公里,每枚導彈可攜帶4枚核彈頭,重量達到了70噸,這16枚導彈的爆炸威力可想而知,爆炸總當量相當於二戰消耗彈藥的總和,因此這次演習也被稱之為“末日彩排”。
導彈齊射效果圖
但是在演習結束後不久這艘核潛艇便發生了事故,蘇聯也迅速解體,到目前為止單艇齊射16枚導彈在全世界來說也僅有這一次,表明蘇聯當時戰略打擊能力處於世界巔峰水平。戰略核潛艇導彈齊射具有極強的威懾力,齊射大量導彈對於反導攔截系統是個極大的考驗,擁有導彈齊射能力對於裝備戰略核潛艇的國家來說都是必經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