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10月19日,上甘嶺戰役開始的第六天,中國人民志願軍動用了某種神秘武器對“聯合國軍”佔領的537高地進行了火力奇襲,僅僅二十分鐘的齊射過後,“聯合國軍”陣地已經徹底失去戰鬥力,志願軍僅僅出動兩個步兵連和一個工兵排就完成高地攻堅戰,陣地上,只有兩名被炸的奄奄一息的美軍士兵還能說話,他們第一句話就是向志願軍戰士抗議,你們太不人道,竟然使用原子彈啊!其實,當時中國距離研製成功原子彈還有好久,而讓“聯合國軍”士兵膽寒的攻堅戰利器,其實是蘇聯購入的風暴女神——喀秋莎火箭炮。
早在十月革命勝利後,蘇聯就開始了火箭研究計劃,火箭專家尼古拉·伊萬諾維奇牽頭成立火箭研究小組並在1928年試射成功首枚火箭彈,其射程達到驚人的1300米。1939年,蘇聯正式生產出一次性可以發射16枚火箭彈的BM-13型火箭彈,並以自產的吉斯卡車作為發射車,進一步提升其機動性。
1941年6月,納粹德國對蘇聯不宣而戰,人類戰爭史上最大規模的蘇德戰爭爆發。戰爭開始階段,斯大林等蘇聯最高領導人對德國的閃電戰缺少防備,被打的暈頭轉向,好在蘇聯國土面積廣闊,戰略縱橫空間大,所以斯大林在朱可夫等人的輔佐下才能慢慢穩住戰線,並在莫斯科保衛戰中首次讓希特勒感受到失敗的滋味。在這些戰鬥中,BM-13型火箭彈發揮出了巨大的戰略價值,因為這種武器在一次齊射內能夠發射16枚132毫米火箭彈,一個火箭炮連七門火箭炮就能瞬間發射100多枚火箭彈,這幾乎相當於蘇聯一個重炮師的火力,能夠對範圍內的德軍陣地形成瞬間火力壓制,根據二戰德軍的回憶,他們最害怕的就是碰到蘇聯大口徑火箭炮的襲擊,因為火箭彈來的很快而且是地毯式轟炸,根本無法躲避。
正是因為看到蘇聯火箭炮如此大的殺傷力,所以,德軍高層就非常希望繳獲一門自己加以仿製。1941年10月,一個德軍精銳裝甲師將佛裡尤洛夫大尉率領的獨立火箭炮連包圍,希望繳獲這種新式武器。為了保守軍事秘密,不讓寶貴的火箭炮落入敵手,佛裡尤洛夫大尉選擇炸燬了全部火箭炮並放棄突圍希望,全部力戰而死。
對於德軍來說,BM-13火箭炮是魔鬼,而對於蘇聯將士們來說,這種殺敵利器絕對是最好的伴侶了,因為火箭炮上印有字母K的標誌,所以,年輕的蘇聯戰士們就以蘇聯常見年輕女性喀秋莎為這種威力無比的火箭炮命名,足以見得他們對這種武器的喜愛程度。
不過,作為一種新式武器,喀秋莎火箭炮也不是沒有弱點,比如和V1、V2火箭一樣,精確度較差,而且發射時煙霧和火光沖天,不利於隱蔽,很容易暴露自己使得德軍飛機找到目標。但作為一種劃時代的武器,喀秋莎火箭炮為蘇聯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也成為二戰經典武器庫中實至名歸的主角被載入史冊,更成為現在多管火箭炮的始祖,推動了火箭炮技術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