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1941年身處二戰中的日本製造出了特二式內火艇,嚴格來說這是一種兩棲裝甲車輛,之所以稱它為艇,主要是海軍研製的時候為了保密故意這樣稱呼,後來一直延續下來了。當時日軍缺乏兩棲登陸的相關裝置,這款海軍制造的裝備臨時解決了這個問題。對這種多功能的裝備,日軍上下都抱有很大的幻想,希望有一天能夠用它大展拳腳,打一場漂亮的兩棲登陸戰。不過日軍也很清楚這種裝備的缺陷,不久後就開始了下一代的研發,既特三式內火艇。

特二式內火艇最大的缺點就是裝甲薄弱、火力差,在太平洋戰場上領教了美軍的火力後,該坦克6~12毫米厚的裝甲板連M2重機槍都抵擋不了,而它裝備的47毫米坦克炮是二戰中日本自產的最好的小口徑坦克炮,在這個口徑級別上屬於優秀火炮,面對美軍的M4“謝爾曼”中型坦克時卻無能為力,只能想辦法攻擊側面裝甲。好在其他方面還算過得去,因此特三式內火艇就在特二式的基礎上直接升級而來了。

特三式要求有更高耐壓能力的車身、能夠和特二式一樣掛載前後浮箱進行海上機動,主炮塔上還要有一個潛水塔以供海浪中觀察,引擎要有一個早期潛艇那種換氣筒以免海水進入。同時車體要求最大能夠下潛100米的深度而不被水壓壓壞。

在運輸船上的特二式內火艇

最終在1943年,日本以一式戰車底盤為基礎,結合特二式的技術研製出了特三式內火艇,其戰鬥全重達到日本中戰車的標準,重28.8噸,最大速度32千米每小時,最大航程200千米,在陸地上可以用履帶行走,海中依然保留尾部的螺旋槳推進方式。

裝甲防護上提升較大,正面裝甲50毫米,側面和後方都有所加強。主武器沒有變,依然是一門47毫米戰車炮,增加了2挺7.7毫米輔助機槍。至於動力來源,在水面和陸地上當然是內燃機提供動力,水下時因為詳細資料太少,估計和潛艇一樣由內部蓄電池供電,也許還有類似潛艇的水櫃供上浮下潛改變浮力。內部可以搭載包括駕駛員、車長等在內共計7人。在水下潛航時,車長可以通過炮塔上的潛水塔視窗直接觀察周圍情況,至於在黝黑的水下到底能看清什麼,這一點很值得懷疑。

以日本當時的技術條件來看,這樣一艘功能奇怪的兩棲戰車是有能力製造出來的,珍珠港一役裡日本就已經投入了袖珍潛艇作戰,而這種潛艇上的許多水下航行的技術可以直接使用在特三式的身上。最終的成品,在沒有安裝前後浮箱時,看起來就像是一個老式的火車頭一樣。

不過製造出來不代表就具有戰鬥力,1943年時的日本形勢已經開始嚴峻起來,兵工廠需要開足馬力製造火炮、坦克,特三式內火艇這種特殊用途的裝甲車輛已經沒有能力進行大規模投產了。1944年時,日本投入了特二式內火艇進行兩棲作戰,幾次戰鬥中這種薄甲的坦克都被M4虐得體無完膚,唯一的亮點就是兩棲行駛能力。有鑑於此,特三式的50毫米前裝甲在面對M4的75毫米坦克炮時也沒有幾分把握能夠防禦得住。

被摧毀的特二式內火艇

在1945年以前,特三式內火艇斷斷續續生產出19輛,而失去制空權和海軍的日本已經沒有能力將他們投放到太平洋島嶼上作戰了,這些坦克都在統計過後納入了日本的“玉碎”計劃裡,被分配到“東京灣防衛計劃”中。按照日本的設想,東京灣極有可能是盟軍登陸的場所,所以計劃在這裡不惜一切代價阻止盟軍搶灘登陸。針對特三式內火艇的功能,又詳細制定出“蛟龍作戰”計劃。設想中的東京灣登陸戰裡,當盟軍艦隊抵達東京灣時天空中將有成群的櫻花自殺飛機出動,海面上則是震洋自殺快艇,淺水層是迴天自殺式人控魚雷。而特三式內火艇則攜帶潛水員和水雷事先潛伏到東京灣水底,等盟軍戰艦拋錨後放出潛水員,由潛水員攜帶水雷對戰艦發起攻擊。

這個作戰計劃完全就是圍繞著“玉碎”展開的,目的就是要做最後垂死的掙扎,幸好在這個計劃實施前日本就投降了,那些殘存的日軍也不必那生命去做無謂的犧牲了。

特二式內火艇

僅從技術角度來說,“蛟龍作戰”計劃的實用性很差。首先日軍無法確定盟軍的登陸時間,也就無法在合適的時候將特三式內火艇佈置在東京灣底,以不到30噸的重量,坦克內部的電力供應、氧氣供應等都是一個大問題。就算成功潛入了,在渾濁的海底也難以搞清楚水面的狀況,還有就是潛水員和水雷如何釋放,這些技術問題都不能很好的解決。與其部署特三式內火艇,還不如部署幾艘微型潛艇來得實在,因為按照計劃,這完全就是潛艇的作戰方式。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被稱為全世界射速最快霰彈槍,每分鐘360發咋沒人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