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始作俑者:大英帝國

英國人很快採購了馬克沁機槍,在許多次殖民戰爭中都加以使用,1893年11月,英軍在遠征辛巴維(威)馬塔貝萊蘭(Matabeleland)的行動中首次使用馬克沁機槍,當時英軍士兵總數約為670人,其中400名騎兵,加上當地附庸武裝,總兵力不過1700人,而與之抗衡的恩德貝勒土著(Ndebele,屬祖魯人支系)武裝擁有80000名投槍兵和20000名步兵!兵力對比上的嚴重失衡並沒有讓土著武裝看到勝利的曙光——因為這支人數微不足道的英國遠征軍擁有當時最為精良的高技術兵器:5挺馬克沁機槍、兩門7磅炮、1門霍奇基斯速射炮和1門加德納速射炮。戰鬥中,馬克沁機槍成為英軍絕對可畏的火力中堅,無數土著士兵倒在它永不間斷的彈雨面前,更多的人在這樣的火力面前驚駭不已——那一瞬間,他們第一次發現自己的勇武和無畏在這種自動火器面前竟是如此不堪一擊。在一次戰役中,一支裝備4挺馬克沁機槍的50名英軍組成的小分隊利用自己手中的機槍成功保護了自己,當時進攻他們的北德蘭士瓦士兵足足有5000人之多。在一個半小時內,對方連續發起了5次進攻,儘管他們毫無畏懼,但每次進攻都被馬克沁致命的彈雨所扼制,最終在英軍防線前約100米處瓦解。戰鬥結束後,英軍陣地前留下了近3000具屍體。這50名英國殖民地士兵是羅得西亞嘉德公司的武裝治安部隊,這些士兵在發現了馬克沁的驚人威力後,甚至開始挑逗對方發動攻勢,然後利用馬克沁在對方的隊伍中撕開死亡的裂口,粉碎他們的進攻。總之,只要有馬克沁在,極少的人也能在極多的人面前固若金湯。戰鬥的結果,英軍大獲全勝,英國南非公司鞏固了自己的殖民利益。希拉姆·馬克沁也因為自己卓越的發明而榮獲大英帝國授予的騎士頭銜。此後許多年,馬克沁設計的迴轉肘節式槍機和一些相關部件經過不斷的簡化和優化,最終導致了1912年更為優秀的英國維克斯(Vickers)機槍的出現——該槍可以看作是馬克沁機槍的巔峰之作。

圖:由於裝備了馬克沁機槍,英軍在數次殖民戰爭中佔盡優勢。對於那些裝備尚處於原始狀態的對手,裝備馬克沁的英軍所謂的作戰簡直可以用“屠殺”來形容。

1895年的阿富汗的奇特拉爾(Chitral)戰役中,英軍再次動用馬克沁機槍來對付興都庫什山的山民。據親歷那場戰爭的人後來說,在英軍的機槍面前,幾乎所有衝到英軍陣地近前的“都是死人”。

1898年的蘇丹戰役中,英軍的馬克沁再次大顯神威。如果不是馬克沁,英軍就不可能獲勝。當時英軍參戰的一個步兵營擁有兩個機槍連,每個連配備4挺裝有輪式槍架的馬克沁機槍。英軍十分注意蘇丹沙漠地區的防沙問題,每挺馬克沁都配有絲綢製成的防沙套,直到射擊開始前才最後取下。

1896年6月7日在佛科之戰中(Ferkeh),英軍4挺馬克沁只投入作戰幾分鐘,就擊潰了伊斯蘭士兵的進攻。烏姆杜爾曼戰役(Omdurman)可能要算是最能彰顯馬克沁威力的例項:那次作戰中至少有20000名伊斯蘭士兵被英軍打死,其中有四分之三都是倒在了馬克沁的槍口下。德國軍事觀察員馮·泰德曼(von Tiedemann)說,“英國機槍手開始並沒有命中目標,一旦他們打中,你就會看到敵人成片的倒下,他們根本沒有機會迎著馬克沁衝上去。”

馬克沁機槍表現出的巨大技術優勢立即引起了歐洲各國的高度重視,該槍很快便出現在歐洲各國軍隊中;但擁有馬克沁機槍只是機槍概念的物化,其使用理論還遠遠落在後面。直到數年之後,各強國陸軍才真正制定出在野外環境下使用馬克沁機槍的實用戰術條令。

馬克沁機槍在諸如殖民地堡壘之類的點防禦環境中常常能取得巨大的成功,但英國軍事當局的本意是把機槍納入到大規模步兵、騎兵和炮兵已有的戰術機動之中。在1870年的普法戰爭中,法軍就曾犯過嚴重的錯誤:他們試圖把自己的排槍作為輕型火炮使用,結果遭到普魯士炮兵的沉重打擊損失很大,但這一教訓並未被各國完全領悟。在1899年到1902年的布林戰爭(Boer War)中,交戰雙方都使用了馬克沁機槍。實際上,布林人還擁有37毫米自動機關炮(或稱作“砰砰炮”),這種武器比英國人的機槍射程更遠,這樣面對它們的英軍異常焦慮,手足無措。但即便如此,這場戰爭也沒能促成機槍戰術運用理論的重大發展。

如果說到機槍在兩支現代軍隊之間進行的戰爭中的真正表現,那麼我們可以看看1917年出版的《機槍之書》中對1908年6月日俄之間在滿洲進行的那場戰爭的描述。在那次衝突中,沙俄軍隊裝備了不少馬克沁水冷機槍,而日軍則使用了許多氣冷的霍奇基斯機槍,書中對於機槍的表現這樣寫道:“機槍在戰場上獲得了史無前例的成功。特別是在塹壕防禦戰中,機槍對進攻一方具有重大殺傷效果;同時機槍在進攻行動中也有用武之地,它可以把防禦者壓制在胸牆後方;在進攻過程中機槍可以掩護一些士兵前出,使他們能夠在不至遭到重大傷亡的情況下抵達重要集結地域。6挺機槍集中在一起構成的火力密度,相當於整整一個步槍營!在關鍵的時間和地點配置使用機槍,在戰場上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圖:日俄戰爭中日軍裝備的帶防盾三腳架的霍奇基斯機槍,約攝於1905年。有趣的是,這張照片的拍攝者是當時作為美國軍事觀察員的約翰·潘興(John Pershing)上校,後來他成為一戰美國遠征軍的總司令官。在日俄戰爭中,日軍成功使用霍奇基斯機槍進行直接和間接射擊,給俄軍造成了很大傷亡。

圖:日俄戰爭中俄軍使用的帶有鋼板防盾輪式槍架的馬克沁重機槍,約攝於1915年

射術裡的學問

“敵人的機槍從La Boiselle對我們實施縱射(縱射在英文中稱為enfilade,其意為讓機槍火線基本重合於敵人佇列縱向軸線的射擊方式),他們的陣地在高地上,機槍子彈像雨點一樣從高處砸下來,有些被擊中的士兵中彈處是在肩膀,子彈卻從手腕處穿出!那情景簡直像死神的巨鐮橫掃整個無人區”。這是1917年出版的《索姆河戰役》一書中戰地記者菲利普·吉布斯(Philip Gibbs)引述的一位年輕英國步兵軍官的話。

對於機槍在常規作戰中的使用方式,一直以來都存在著許多誤解——很大程度上許多戰爭片以及參戰士兵對機槍的不當描述起到了誤導作用;和電影中的場景恰恰相反,噴射密集彈丸的機槍正對著一排進攻的部隊射擊時效果並沒有影片中表現的那樣“震撼”。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最初幾個月,機槍的確造成了相當可怕的殺傷效果:它們像割稻子一樣大片大片地撂倒正面衝鋒的敵人——那時的軍隊常常依靠這樣的英勇行動達成戰術突破——在沒有機槍的時代,這種做法往往能夠奏效。但不久之後,前沿指揮官們就明白了這樣一個道理:即便是最潦草的炮火掩護也能有效地減少部隊的傷亡;因此除非在極特殊的情況下,在沒有進行充分炮火準備前他們極少會使用這種自殺式的愚勇。指揮官們知道,進攻的士兵們必須穿過那些由隱蔽良好的機槍火力構成的交叉火力封鎖地帶,要對付這樣的情況,用短促衝鋒的方式從一個前出點到達另一個前出點會更富有成效。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交戰各方對於機槍的使用理論和戰術方法都進行了細緻的檢討和記錄,本書中您看到的一些示意圖就摘自美國國家軍事出版公司1925年版的《預備役軍官訓練教程》(有些是以其為藍本繪製的)。這本書中關於機槍的內容幾乎都是那次大戰中經驗的積累和反映。鑑於本書的篇幅,筆者無法對機槍的使用理論做更多的介紹,只能概略地作些說明。

我們通常所說的“直接射擊”指的是對可見目標進行直接瞄準射擊,但機槍也可以用於執行超越射擊和間接射擊等重要任務。重機槍配有牢固的固定式槍架,在頭頂高度上的彈道散佈較小,可以越過己方前進部隊的上方實施超越射擊,為他們提供掩護火力。由於這種做法仍有可能誤傷己方士兵,因此在進行這樣的操作時必須相當小心,射手也須具備高超的射術。

圖:縱射可以發揮機槍的最大威力,因為此時機槍火力打擊區的縱軸和目標的縱深相重合。這樣整個火力打擊區都可以落在目標區域,由於火力打擊區具有一定縱深,一次射擊可以覆蓋儘可能大的目標區。為了儘可能好地利用子彈的自然散佈,機槍指揮官需要事先對敵人可能的進攻路線進行估計,然後把機槍佈置在敵人橫隊的側翼。利用精心佈設的鐵絲網障礙物,可以誘使敵人進入機槍的交叉火力打擊區,然後利用謀殺般的精準射擊予以殲滅。這是一張摘自1925年英軍預備軍官教導隊(ROTC)說明書中的示意圖,上方為正面射擊,下方則為典型的縱射。一般而言,雖然有時正面射擊在應付橫向列隊發起衝鋒的敵群時也會使用,但其殺傷威力遠不及精心配置的縱射火力網。

對於許多不了解真相的現代軍事愛好者而言,最令他們吃驚的可能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機槍射術中,間接射擊會被置於如此重要的地位。所謂間接射擊,就是對視野之外的目標進行射擊的方法,這種射擊技術極難掌握,但是其作戰效果也同樣令人驚駭。間接射擊最大的價值在於,可以把機槍很好地隱蔽在己方防線的後方,用近似“謀殺”的火力殺傷敵人——此時機槍的瞄準和射程計算方法和火炮相同,但是二者的效果卻截然不同。火炮的炮彈來臨時,士兵們可以通過彈丸的呼嘯和尖叫聲提前獲得預警,而對於遠端機槍發起的間接射擊,士兵們只能聽到疾風掠過草叢一般的沙沙聲,隨之而來的便是子彈擊中人體的撲撲聲和被擊中者悽慘的叫聲。這種極為恐怖的場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是屢見不鮮。

“通常每晚會有一兩挺機槍進行一些射擊:我們把機槍設定在建築前方開闊地上最近便的彈坑裡;過一會兒,根據我方前沿觀察哨和炮兵提供的資訊,有時我們便能準確判明機槍射程內的敵人陣地位置,然後我們就能進行一次例行的‘偷襲派對’了。進行這樣的射擊時,我們會對機槍作專門的佈置,讓它們的火力交匯區剛好能夠覆蓋敵人的陣地,只要天一黑下來,我們就會立即向敵人陣地開火——天黑之後敵人常常會在陣地上四處走動,從而暴露在我們的火力下。只要我們‘叮’到了他們,我們立即就能知道——因為對手會用狂暴的火力還擊,朝我們防線上的任何東西拼命射擊,試圖找到我們機槍陣地的位置——當然,這樣的努力只能是徒勞。我敢打賭他們每次瘋狂還擊至少耗去了10萬發子彈,而我們的人卻毫髮無損。”

以上這些文字出自一戰時期加拿大遠征軍第21營軍官赫伯特·麥克布萊德(Herbert McBride)上尉撰寫的《MG,機槍》(The Emma Gees)一書。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各參戰軍隊中,都有過這樣的故事:重機槍部隊對敵人進行了數小時的間接射擊,很快就會遭到敵人機槍火力的反擊。這樣的射擊對抗會一直進行下去,雙方的塹壕後方再無什麼安全地域可言;主要的交通壕和塹壕交會點內的人員都動彈不得。當然,重機槍那可怕的彈丸還會以很陡的彈道砸到塹壕裡。

圖:機槍火力打擊區域變化示意圖,該區域的形狀隨地勢、彈道特性及目標距離而變化。

例如,目標距離越近,火力打擊區域的形狀就越狹長,反之則越寬大。要想取得最佳殺傷效果,自然是設法把火力打擊區域放到儘可能多的敵人部隊上。機槍手必須時刻知道在各種情況下自己手中機槍的火力打擊區域的範圍和形狀,並努力將其放置到目標區域。通常射手們還要了解自己的機槍火力能夠創造出多大的危險空間,這是指最低的一枚子彈剛好擊中站立者的區域。一般情況下,危險空間會延伸到射彈散佈區域略近的位置,這也可以解釋,何以有時迎著機槍火力衝過去的士兵,在跑過一段距離後反而不會被擊中。

圖:在遠距離和近距離實施射擊時的火力打擊危險區域示意圖。

顯然,危險區域不僅僅包括火力打擊區,還包括子彈的整個飛行彈道覆蓋的低高度區域。具體危險區域的大小和目標的距離有密切的關係。上方為近距射擊時的危險區域,幾乎覆蓋了整個彈道區,下方為遠距射擊時的情形,危險區域呈兩端隔離分佈,中間彈道高區反倒成為安全地帶。

要進行精確的間接射擊,要求射手事前必須進行周密的計算,這種方法非常複雜。到一戰結束時,各國已經發展出間接射擊所需的全套裝備、手冊和換算表,以幫助射手對看不到的目標進行間接射擊。這些裝置包括標準指南針、搜尋指南針、測角儀、傾角儀、分度規、光學測距儀、專用望遠鏡、夜間射擊工具箱和瞄準立柱等。此外,射手們還裝備有高精度大比例地圖,從這些地圖上面可以詳細找出作戰地域內每一個山丘和溝壑;偵察機每天拍攝的高解析度照片也能成為射手們實施間接射擊的有效工具。有了這套行頭,一名受過良好機槍射術訓練的嫻熟軍官將可以——用一種誇張的說法——“從兩千碼外打掉狗耳朵尖上的跳蚤”。

麥克布萊德上尉繼續寫道:“第二天我們收到了配發的測角儀、象限儀——這些東西和輕型火炮所配用的完全相同。在野戰環境中,我們使用的裝備除了這些,還有稜鏡指北針、分度規、地圖和射高表等。這些東西零零碎碎一大堆,不時會有些奇形怪狀的小東西配發下來以解決機槍指揮官們遇到的問題——其中許多東西其實根本沒有實用價值,沒有一樣東西能像它們的發明者預想的那樣發揮作用。”(摘自《參戰的步兵》一書)

讓我們用最簡單的方法陳述一下:機槍可以向那些看不見的目標進行瞄準,目標方位確定後,射手可以在機槍前面一定距離上插上一根小樁,這樣,以後只需瞄準這個小樁,就能確保射向的正確。至於正確的射角則取決於多個因素,如目標的距離、槍械的效能、彈藥的種類等等等等,可以利用測角儀、瞄準具標尺以及數學換算表等計算獲得。通常情況下,利用測角儀、分度規和射擊引數表等,就可以滿足機槍間接射擊的基本配置需要。

圖:英國一些志願步兵團自行購買過一些馬克沁機槍,這些馬克沁型號繁多,規格各異。這張照片攝於1898年,圖中一名英軍步兵正使用特製的攜行具攜帶一挺輕量化的馬克沁氣冷機槍及其摺疊式三腳架。

圖:這張插圖摘自1917年英國編印的機槍戰術手冊,其中說明了機槍協同配置的基本方法。

由於輕重機槍各自的火力特點不同,戰術指揮官會把自己的維克斯重機槍和劉易斯輕機槍進行協同部署,前者射程遠、火力精度高,可以長時間持續射擊;後者射程近,但隱蔽性和機動性好。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一根繩子價值150萬美元,有錢也難造出,全球只有4個國家能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