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陸軍於1941年正式服役L6/40輕型坦克,這款載具可謂是剛入役即落伍:20mm自動炮無法擊穿英國步兵坦克,裝甲也頗為薄弱。不管怎麼說,陸軍都得替換超輕型坦克,到1943年夏義大利生產了440輛L6/40,裝備於偵查單位。陸軍司令部決定用自行火炮強化偵查單位,為維護方便,要求使用相同的底盤。武器被選為,義大利佈雷達從奧地利博勒公司授權生產的da 47/32 1935型反坦克炮。由於有2.37kg HE彈,因此該炮通用性不錯,既可以打坦克也能對付步兵、碉堡等其他目標。47mm穿甲彈重1.44kg,能在500米打穿43mm裝甲。
▲義大利47/32炮
早在1939年,義大利設計師就已試過將47mm炮搬到自動底盤上,即L3/35超輕型坦克。這種“裝甲小蟲子”並不能安裝正常的裝甲室,火炮露天佈置,成員毫無防護。自然,軍方拒絕了這款自行火炮。次年,安薩爾多公司開始著手L6/40底盤的自行火炮。
▲基於L3/35超輕型坦克的自行火炮
L40 da 47/32自行火炮原型車的試驗始於1941年5月,它基本上就是沒有炮塔的L6/40坦克。主炮左側偏制於前方,水平轉向角達27度,俯仰角為-12°到+20°。原型車有完全的裝甲盒,最後生產版把天花板砍掉了。這同時又兩點好處:改善成員艙的通風,減少自行火炮的重量。取而代之的是防雨的篷布。
L40 da 47/32自行火炮車體為鉚接連線,最厚達30mm。防彈隔板將其分為兩部分:戰鬥/駕駛艙和發動機室。駕駛員坐在車體右側,前部有矩形觀察窗以及潛望鏡。車體側面有出入門,但駕駛員一般和其他成員一樣從車體上面鑽入,後來門就被直接焊死或取消了。
▲成員並不常用右側的艙門
車長的位置在駕駛員左側。最初,L40 da 47/32自行火炮的成員只有兩人,但很明顯任務負擔過大,因此後來增加了一名裝填手。一共可以裝在70發彈藥,33發在駕駛員身後,37發在戰鬥艙右壁。
一般型號並未裝備無線電,只有指揮型號有裝備。排指揮型裝備馬雷利RF1 CA無線電,作用距離5-6km,彈藥容量降低至49發。營指揮型裝備RF2 CA無線電,作用距離20km,直接取消了火炮,換成了8mm貝雷達38機槍,槍管包裹著假的木質炮管。義大利陸軍一共訂購了460量自行火炮,到停戰前生產了約320輛。
這款自行火炮也隨著義大利軍隊在各個戰場奔波。東線、法國、北非,都有它的身影。其中,最多的是被用在突尼西亞。在運用過程中,L40 da 47/32的缺點暴露了出來:武器過於貧弱,建造工藝不佳,不適合長途跋涉。由於缺少牽引載具,自行火炮不得不靠自己進行長距離行軍,這導致相當多的機械故障,進而又引發零部件不足。
▲在東線被擊毀的輕型坦克和自行火炮
▲低矮的外形使其很容易隱蔽
在義大利投降後,德軍繳獲了大量的義大利裝備,繼續服役,其中就包括L40 da 47/32。德軍並不準備將這些自行火炮用在正面戰場,他們將其投入巴爾幹的反游擊隊戰鬥。除了支援步兵,自行火炮還擔任車隊護送等任務。
▲德軍的L40 da 47/32自行火炮,注意普遍加裝了機槍
簡單總結下L40 da 47/32自行火炮的話就是,出現的太晚了。47mm的自行火炮在1940年或1941年初,會是北非英軍坦克的危險敵人。當1942年末它剛上戰場時,主炮僅能極近距離擊穿英軍的坦克。缺乏機槍意味著解決不了近身的步兵,沒有普遍配裝無線電讓他看起來更是落後於時代。儘管懸掛系統可圈可點,但窄履帶無法克服困難地形。或許對於義大利人來說,取消生產,用中型坦克製造更強大的自行火炮,會更為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