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槍炮領域,20mm是一個重要的分水嶺,口徑低於20mm的武器屬於槍械範疇,比如HK416步槍(5.56mm)、M82A1巴雷特狙擊步槍(12.7mm);而口徑等於或大於20mm,那就可以稱為炮了,比如M61火神炮、AM-23航空機炮等等。
.50 Cal即12.7mm,在20mm面前依然是弟弟
現代設計師在研發槍炮時,都會遵循這個規則(自制武器除外),不過在這個規則誕生之前,槍與炮的界限還沒有這麼分明,有那麼一群奇葩設計師就喜歡搞極限操作,於是誕生了各種超大口徑槍械。
照片中這玩意名為“獵象槍”,19世紀獵人們拿來狩獵大象的武器,發射2 Bore彈藥(33.7mm)。
眾所周知,非洲的偷獵現象一直無法完全禁絕,19世紀更是猖獗無比,大量歐洲人湧入非洲,只為狩獵那些大型動物,將它們的牙齒、皮毛取走賣錢。
對於大象、犀牛這些大型動物來說,中小口徑獵槍的威脅其實不大,當時汽車才剛剛出現,越野效能很差,所以獵物一旦逃跑,追蹤只能靠雙腳,異常麻煩。
如何才能一擊擊倒大型動物呢?歐洲人想到的辦法就是增加武器的殺傷力,不斷擴大口徑,最終催生出獵象槍這等奇葩。
X Bore是西方獵槍常用的單位,代表一磅鉛(19世紀早期還是以鉛彈為主)可以鑄造多少枚彈丸,比如2 Bore,即一磅鉛鑄造了兩枚彈丸,每枚重226.5g;又比如12 Bore,即一磅鉛鑄造十二枚彈丸,每枚重37.75g。
換句話說,Bore前面帶有數字越小,彈丸的體積、重量也就越大,殺傷力也就更強。
光看2 Bore彈藥與獵象槍的對比可能不覺得什麼,但和其他子彈對比,可以發現它是真的很大了。根據測試,在2 Bore彈藥的加持下,獵象槍的槍口動能可以達到17000J,而AK-47的槍口動能為1980J,M16的槍口動能為1625J。
過去獵象槍用的是圓形鉛彈,後來子彈改良之後,又出現了這種平頭彈,停止作用賊強,就是大象也承受不住。
當然,凡事都有兩面性,獵象槍的殺傷力巨大,它的後坐力也不是普通人可以承受的。像動圖裡的成年男性,即便已經擺好射擊姿勢,但還是被獵象槍的後坐力輕易甩飛。
獵象槍的正確用法應該是兩人共同使用,一個人負責操控,另一個人在背後支撐,這樣才能勉強抵禦後坐力。
此外還可以安裝一個武器架,將一部分後坐力轉入地面,但同樣需要射手擁有足夠強壯的體格。
總得來說,33.7mm獵象槍是一款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武器,就是獵人群體也沒多少人喜歡。另一方面,伴隨著禁獵範圍越來越大,獵人受到的限制也越來越多,如今最大也只能狩獵麋鹿這樣的動物,獵象槍終究只是小眾武器,如果不是還有一部分火力狂熱者收藏的話,恐怕早已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