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雷(torpedo)是一種有推進能力、在水下移動攻擊敵艦吃水線下船身的魚型水雷。人類利用種種方式裝載炸藥去攻擊艦艇的歷史由來已久,其中比較公認的一種說法是在一根長杆上捆綁炸藥等易燃物,再將其裝置在小艇上,等水戰開始後小艇以極快的速度撞擊敵艦並引發爆炸,這種被稱為“撐杆雷”的裝置是魚雷的前身。最早現代意義上的魚雷出現在1866年,由英國工程師羅伯特·懷特海德(Robert Whitehead)發明並以其名字命名為白頭魚雷(Whitehead),它主要依靠浮力和繩索操縱,後來又配置了靜水壓力閥和擺錘組成的機構,可以調節魚雷的水上飛機以維持預設的深度。在1866年的奧匈帝國出現了第一艘現代自行式魚雷水下武器地雷船(Minenschiff)。它的出現離開引起了歐洲法國和德國的重視並緊緊跟上,到了20世紀初期世界各主要國家的海軍中均出現了可以發射魚雷的潛水艇、魚雷艇和驅逐艦等。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在日德蘭海戰中魚雷被大量使用,其中最有名的一枚穿越了北大西洋、百慕大群島、巴拿馬運河、蘇門答臘群島,圍著世界轉了一整圈到1972年才銷聲匿跡。雖然有人質疑這個故事的真實性,但它從側面反應出來魚雷確實是一戰時期已經廣泛運用且有很大發展這個不容置疑得分事實。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偷襲珍珠港戰役充分暴露了魚雷的缺點,珍珠港過淺的水深使魚雷直接撞擊到了海底,這迫使日本不得不更多地使用航空炸彈代替魚雷進行攻擊,從而直接影響了打擊效果。據統計,在整個偷襲珍珠港事件中所使用的魚雷不超過40枚。而在摧毀“大和號”的戰鬥中,美國總共出動了386架戰機,至少命中了30枚魚雷和十餘枚航空炸彈。
魚雷按其直徑被分為了輕型魚雷和重型魚雷,它們被分為了不同的路線進行發展。其中重型魚雷世界上只有不到十個國家可以研製,這其中的原因如下:首先來說是重型魚雷造價十分高昂,比如說在1998年時美國造一枚M48-4重型魚雷的造價時350萬美元。 其次,運載工具的限制也是重型魚雷研發的瓶頸,輕型魚雷可以利用艦載機、陸基發射架等進行發射,而重型魚雷只能依靠軍艦和潛艇發射,發射手段的限制制約了使用範圍,輕型魚雷在此方面和重型魚雷相比有者不可比擬的優勢。最後,重型魚雷的目標一般是8000噸級以上艦船,尤其是大型軍艦,而這類艦船本身數量稀少,而用到重型魚雷對其進行打擊的機會就更少了。舉個例子來說,二戰末期的中途島戰役中美軍為了擊沉當時世界上噸位最大的戰列艦 “大和號”時(其排水量達到6.9萬噸),經過反覆比較也是採用了艦載機運載輕型魚雷和炸彈進行攻擊而非使用潛艇發射重型魚雷。綜上所述,並非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其他各個國家在技術或資金水平上的不足而在重型魚雷的研製方面落後於美國和俄羅斯,而是重型魚雷本身的特點限制了其發展,其在價效比,使用範圍較輕型魚雷均有很大不足。
輕型魚雷是指直徑小於400毫米的魚雷,其主要特點是可以用水面艦艇、潛艇發射,飛機空投,甚至是火箭發射,用途多樣且機動靈活,是當今世界各國魚雷研究的主要方向。火箭發射魚雷是輕型魚雷中的一種,其特點在於突然性強和速度優勢。根據助推器型別被分為彈道式和推航式兩種,其根本原理是利用火箭推力使魚雷在空中飛近目標,當靠近到很短一段距離後突然潛入水下,跟蹤目標艦艇並在其下部爆炸從而重創敵方艦艇。這種魚雷是中國海軍研究的主要方向,“魚-8”型魚雷是其傑出代表。
當今的魚雷導航方式有線制導、聲納制導和自導三種。有線制導是在魚雷後拖拽一根電線並以此控制魚雷的方向,它可以由潛艇完全控制魚雷的走向和方位,但由於種種限制這種制導方式現在已經被淘汰。聲納制導是讓魚雷跟隨敵方艦艇發出的噪音進行制導,是現今魚雷操控的主要方式,其主要缺點是容易受到“誘餌”的影響而偏離方向。自導方式制導是在聲納制導基礎上發展出來的新技術,其根據對方艦艇發出的聲音、光等多種手段自行測定對方艦艇位置從而進行精確打擊,雖然現在只是有初步模型,但它是今後“智慧魚雷”主要發展方向之一。
發射“波塞冬”核魚雷的潛艇
當今威力最大的一款魚雷是俄羅斯在2017年底公佈的“波塞冬”核魚雷,它的爆炸當量到達了1500萬噸(廣島原子彈的當量為1.5萬噸),航程達到了1萬公里,航速達到了54節,它可以在一瞬間內摧毀地球上任何一座沿海城市並引發海嘯和海底地震從而對周邊地區產生毀滅性的次生災害。當然它的威力並不止於此,它的動力系統同樣採用了核技術從而運載它的核潛艇神出鬼沒地下沉到海底一千米以下,如此深度在當今的聲納探測技術是很難發現它的存在。
“波塞冬”核魚雷的尾翼
最後,魚雷並未因科學技術的進步而停滯不前,相反在日新月異的今天伴隨著導航技術、核技術等的進步,魚雷又煥發出新的生命力。漂浮干擾誘餌、聲納探測、反魚雷魚雷等的出現更是使魚雷和反魚雷的技術和手段層出不窮日新月異。現在只是停留在理論層面上的“智慧魚雷”的出現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