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在戰爭中,能活著回家的機率和死在戰場上的機率是一樣的,所以想要活著回去,就要減少自己被敵人子彈擊中的機率,所以一般大部分士兵的槍都是衝鋒槍,衝鋒槍裝的子彈比較多,並且射擊的速度也比較快,所以在以前戰場上,衝鋒槍更容易受到軍隊的歡迎。

蘇聯波波沙的50衝鋒槍,被譽為是19世紀的經典之作,蘇聯的軍隊在當時認為缺乏介於步槍和手槍之間的武器,手槍便於攜帶但是子彈少,換彈麻煩,步槍雖然火力猛,但是比較重,戰士們長時間拿在手上,會容易感到疲勞。波波沙的出現就解決了這樣的問題,波波沙比步槍輕一點,並且彈鼓能夠裝71發子彈。

新中國剛成立的時候,仿造了蘇聯波波沙的50衝鋒槍,將最讓人眼前一亮的彈鼓換成了彈匣,很多人都不明白,為什麼將超大容量的彈鼓換成彈匣呢?其中最明顯的幾個缺點就是太重、太複雜和不方便攜帶。

彈鼓的容量雖然比彈匣大很多,但是彈鼓太重了,長時間拿在手上,消耗的體力會更多一點,並且彈鼓是原型的,不好持握,不像彈匣那樣可以用手握住。中國軍人的習慣是將彈匣別在腰間裝門裝子彈的彈袋裡,蘇軍的彈鼓是放在專門的彈鼓袋裡面的,並沒有我軍腰間的彈袋方便。彈鼓換彈的時候,也是非常麻煩的一件事情,並且換彈的過程中槍支還容易出現故障,在戰場上如果出現這樣的問題,是非常危險的。

35發的彈匣可就以滿足我軍的需要,作戰時,一般都是一個人一把衝鋒槍,10個彈匣,換人不換槍,一般都分為兩個隊伍,輪著開槍,其中一隊成員子彈用完以後,就會換另一隊來射擊,用完子彈的這一隊就躲起來換子彈。通過這種戰術,火力壓制和使用彈鼓的效果是一樣的,並且彈匣換彈的速度比彈鼓的要快,還不容易出故障,所以彈匣使用起來會更加方便一點。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印度武器差的根源找到了:造不如買,貪汙橫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