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18F“超級大黃蜂”艦載戰鬥機
F/A-18“大黃蜂”是美軍第一架同時擁有戰鬥機與攻擊機身份的機種。它最初發展目的是因為美國海軍需要一款價格較低、輕型的多用途戰機,以便與當時航母艦隊的重型主力空優戰機、且價格高昂的F-14“雄貓”(Tomcat)作高低搭配。但是在2006年F-14正式自海軍退役,而海軍的先進戰術攻擊機(Advanced Tactical Aircraft,ATA),也就是A-12計劃又告夭折,造成原來的對地攻擊主力A-6停役後無以為繼的困境,F/A-18遂同時肩負起這兩型戰機留下的任務真空帶。
在設定上,F/A-18是一種雙發動機雙垂直尾翼構造、中等翼展與後掠角度、多用途的超音速戰術戰機。迄今,美國海軍的F/A-18一共發展出六種不同的衍生版本,分別是單座的F/A-18A、18C,及雙座的F/A-18B與18D。至於最新銳的F/A-18E/F雖然仍列在“大黃蜂”家族裡面,但實際上幾乎可以被視為是一種歷經重大修改升級過後的全新機種,軍方給予其“超級大黃蜂”(Super Hornet)的代號以便與之前的版本區別,它是美國海軍現役最主要的空優與對地攻擊用機種。
飛越航母上空的“超級大黃蜂”
當F/A-18A投入服役後,海軍的高階將領們馬上感受到這型多用途戰鬥機真正厲害的地方:它比原本對地攻擊專用的A-7載彈量更大,攻擊精確度更高,但又有不輸給海軍當家空優戰機F-14的機動能力。因此,海軍給了F/A-18A“搖擺戰機”(Swing Fighter)的綽號,意指這架飛機能在戰鬥機與攻擊機兩種本來壁壘分明的角色之間做出輕易的切換。
相較於過去必須更換航電才有可能有效擔任某一型別任務、或是起飛前就必須先設定電子裝備的“多用途”戰機而言,F/A-18 系列的確實現了在空中自由切換多工機種的設計。
而對於空間有限、承載機隊數量不多的航空母艦來說,像F/A-18這種角色多變的泛用機種,是非常優秀的配屬選擇。理所當然,F/A-18從1983年起實戰部署後,就快速成為美國海軍最核心的艦載機種。而改進型的F/A-18E/F則是承擔美國海軍航空隊對地及空優戰鬥任務的絕對主力。
在服役多年後,再次搭配最新式的遠端反艦導彈,經過油箱改良或對空導彈改裝,以及雷達升級,F/A-18系列戰機在F-35C投入現役前,將是美國海軍的“終極武器”。
美軍的艦隊殺手:“超級大黃蜂”形成遠端反艦戰力
美軍下一代遠端反艦導彈“LRASM”自去年開始於現役航母艦載戰鬥機F/A-18E/F“超級大黃蜂”上測試後,將在2019年9月底形成“初始作戰能力”(early operational capability ,EOC),這將為美國海軍航空兵帶來極強大的戰力。
LRASM(Long Range Anti-Ship Missile,遠端反艦導彈)是由五角大樓國防高階計劃研究局(DARPA)開發、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製造的反艦導彈,主要使用者為美國海軍。
為在激烈的大國競爭中仍保持作戰優勢,美國海軍決定研發一款能解決“魚叉”導彈生存性低落和射程不足問題的反艦導彈,藉此解決冷戰後海軍反艦導彈戰力不足的問題,並有效增強海軍的遠端導彈打擊能力。洛馬公司稱,LRASM能夠充分利用目標資料,在複雜的戰場環境中發現及摧毀其預先設定的目標。這種對海面與陸地目標的精確殺傷力,將讓它成為美國海軍武器庫中的重要配備,提供目前同類武器無法達到的射程範圍、生存能力和殺傷力。
2015年8月,美國海軍將空射型LRASM命名為“AGM-158C”。海軍遠端反艦導彈服役後還會展開下一代進攻性反水面戰(OASuW)/增量2導彈的招標,預計2024年服役。
LRASM遠端反艦導彈
LRASM系列導彈將有不同版本供空軍轟炸機、戰鬥機與海軍艦艇使用,是多平臺隱形遠端導彈,可獨立作戰或透過訊息資料鏈實施聯合攻擊,專門針對大型水面艦艇如航母、巡洋艦或導彈驅逐艦等。除了F/A-18,LRASM的投射平臺還有MK 41垂直髮射系統、F-35“閃電ll”戰鬥機、B-1B“槍騎兵”(Lancer)戰略轟炸機,並是世界上第一種能獨立進行威脅分級再選擇目標的反艦導彈。
另據美國海軍學會新聞網站(USNI)引述海軍航空系統司令部訊息說,空軍B-1B“槍騎兵”轟炸機已提前在2018年12月就取得LRASM遠端反艦導彈的初始作戰能力,每架B-1B戰略轟炸機整合部署多達24枚LRASM。
B-1B轟炸機發射LRASM遠端反艦巡航導彈
2019年1月,美國空軍對外宣佈,研製多年並測試完成的遠端反艦導彈(LRASM)已正式列裝,首批經由B-1B“槍騎兵”轟炸機搭載使用。承包商洛馬公司導彈和火控系統副Quattroporte艾倫·傑克遜則表示,該公司已經就LRASM進行了一系列飛行認證測試,準備讓美國海軍於今年第3季度在F/A-18 E/F“超級大黃蜂”上裝載遠端反艦導彈。他說,為“超級大黃蜂”裝備LRASM反艦導彈只剩下正式實彈射擊試驗尚未完成,一旦完成實彈試驗,便能進入向海軍提供導彈階段。
此前,洛馬公司一直在操作讓LRASM適用於“超級大黃蜂”艦載機的各項實戰任務,並更新飛行軟體包,以便儘快讓“超級大黃蜂”獲得搭載LRASM在航母上起降的相關認證。這款被認為會改變海戰遊戲規則的殺手級武器,隨後就在今年首季由海軍的F/A-18E/F戰機執行搭載測試,使其最終能夠在航母艦載機上使用。而未來不論是美國空軍或海軍使用,LRASM都將成為發展中的其他大國海軍艦隊之最大威脅。
掛載LRASM的“超級大黃蜂”
洛馬公司還在2019年1月從美國海軍和空軍那裡獲得價值1.72億美元的第2批LRASM生產合約。該合同包括生產50枚LRASM導彈及後續技術支援,另有3枚試驗用的導彈。
美軍對號稱將可“改變遊戲規則”的LRASM寄予厚望,有不少西方防務專家評價其或能較大改變今後海戰態勢。在B-1B“槍騎兵”、F/A-18E/F“超級大黃蜂”於今年列裝該導彈後,美國空軍的F-35戰鬥機、B-52戰略轟炸機和海軍主力艦艇也將逐步裝備LRASM的不同版本。
美軍前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哈里·哈里斯上將在2016年接受參議院軍事委員會聽證時曾聲稱,俄羅斯等大國海上力量正在高速發展,美軍迫切需要LRASM這樣的遠端反艦導彈。而五角大樓對該型導彈的需求如此迫切,根本原因就是希望它能扮演“大型水面戰艦殺手”,遏止俄國等大國海上力量的崛起。
美國國防高階計劃研究局於2009年啟動LRASM專案,以空軍的JASSM-ER隱形巡航導彈作為基礎實行改進,其最大射程超過900公里。即便考慮到感測器等其它因素,其有效攻擊距離也將超過560公里以上。
LRASM襲擊大型水面戰艦概念圖
還有一種說法是,LRASM裝備有1000磅(45.4公斤)的穿甲彈頭,具有低雷達可探測性優勢,射程或與洛馬公司研發的另一款“聯合防區外空地導彈”(JASSM-ER)相當,射程約500海里。LRASM可以同時滿足空軍與海軍的需求,其空射版的經驗也協助海軍遠端反艦導彈獲得早期作戰能力。按照美國空軍的演練規劃,4架B-1B編隊以高亞音速快速逼近敵方航母戰鬥群,可一次投射96枚LRASM導彈,如此規模的導彈突襲“足以摧毀任何艦隊”。
據了解,LRASM使用英國BAE系統公司的遠端感測器和標定技術,能夠在晝夜及複雜天氣條件下,不依賴外部情報和導航資料就能保護已方艦船並攻擊敵方艦船。
LRASM還具備運用先進技術來偵測進而摧毀敵方艦隊中特定目標的能力,這些技術並可減少對電子戰環境中情報、監控與偵測平臺的依賴,及對網路連結和GPS導航的依賴。由於LRASM強化了目標視別能力與遠端接戰能力,它將能確保空中或海上打擊力量在進入開放海域或公海時發揮重要威懾作用。
提升作戰半徑:“超級大黃蜂”考慮搭載改裝型SM-6導彈
在即將搭配最新式LRASM遠端反艦導彈的同時,美國海軍在提升F/A-18E/F“超級大黃蜂”艦載戰鬥機攻擊能力上,另存一套方案。即為“超級大黃蜂”安裝經改裝後的RIM-174“標準”遠端導彈(又稱“標準-6”型導彈 、SM-6 ERAM)。
SM-6是海軍現役的一款多功能地(水面)對空導彈。從地面或者軍艦上發射,用來打擊空中固定翼飛機、無人飛機等目標,還可被用作反艦導彈。RIM-174標準導彈由RIM-156A(SM-2ER Block IV)改進而來,在前型上加裝了AIM-120先進中程空對空導彈上使用的主動導引雷達,取代之前的半自動導引雷達。從而大大增強了對高速飛行目標,和發射載具掃描範圍以外目標的追蹤及打擊能力。
美軍驅逐艦發射SM-6巡航導彈
美國海軍近年為F/A-18E/F“超級大黃蜂”戰鬥機爭取到經費換裝保形油箱,因為新油箱兼具低風阻與大容量,“超級大黃蜂”的戰鬥半徑由此大幅擴增,而且還空出兩個武器掛架。如此一來,“超級大黃蜂”如果再配備SM-6多功能導彈做為遠端攻擊武器,美軍將能重拾自從F-14“雄貓”戰機退役後所失去的遠端攔截能力。而SM-6導彈改裝的風險低、成本少,美國海軍正在認真考慮這一選項。
據美國軍事媒體《國家利益》分析,海軍自2006年F-14戰鬥機從航空母艦甲板上退出現役後,就長期缺乏一款遠端攔截機來阻截載有巡航導彈的敵機。冷戰結束早期,有能力實戰部署巡航導彈轟炸機的國家極少。但近幾年情勢有了變化,能發射巡航導彈的轟炸機威脅日增,美國海軍必須擁有可以在敵機未發射巡航導彈之前便予以擊落的遠端攔截機。但當下掛載3個外部油箱與6枚AIM-120D先進中程空對空導彈的“超級大黃蜂”,其作戰半徑約640公里,這比起F-14戰機“不死鳥”(Phoenix )導彈的防禦範圍小了許多。
AIM-120D先進中程空對空導彈
美國海軍現有兩種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其一是新改款的第3批次超級大黃蜂配備保形油箱;其二是將空出來的武器掛架裝備4枚SM-6導彈和6枚AIM-120D導彈,若再加掛一個外部備用油箱,其作戰半徑將可擴增為816公里。
海軍使用的SM-6導彈能夠攔截208公里範圍內的海面與空中目標,它彈體長約4.6米,重816公斤,因此可以容納在“超級大黃蜂”的4個武器掛架上。
此外,在“超級大黃蜂”上改裝SM-6不會太複雜,SM-6的前身SM-1也曾改為反幅射導彈。SM-1大約花了兩年才改完,而現在的SM-6運用軟體更新就能輕鬆完成。
美國海軍的該專案負責人邁克爾·拉德納上尉曾向USN透露,SM-6用軟體升級就能新增多項新任務,還可通過利用F-35戰機提供的目標資料配合海軍的資料鏈來攻擊空中目標。而較短的改裝開發過程,將使F/A-18E/F“超級大黃蜂”在2020年左右就能在實戰中使用SM-6導彈。改裝後的SM-6射程比AIM-120D更遠,4馬赫的高速度除讓“超級大黃蜂”戰鬥機擁有更強大的反艦武器,還能夠在航母戰鬥群的反彈道導彈防禦作戰中充當要角。
F/A-18C“大黃蜂”戰鬥機
美國海軍陸戰隊的“大黃蜂”戰機雷達全面升級
F/A-18C/D“大黃蜂”戰鬥機亦在美國海軍陸戰隊服役,雷神公司(Raytheon)在2019年1月剛獲得為陸戰隊機隊航空電子系統升級的合同,陸戰隊的“大黃蜂”戰機將安裝最新式的有源相控陣列(AESA)雷達,型號與海軍F/A-18E/F“超級大黃蜂”艦載機上的AESA雷達型號相同。升級後的“大黃蜂”戰鬥機預計明年開始交付,全部升級改裝將於2022年完成。而現有的“大黃蜂”戰機將在2030年後陸續退役,由F-35B/C隱形戰機全部取代。
據《戰鬥機》(Combat Aircraft)網站稱,陸戰隊的“大黃蜂”雷達升級案首先出現於五角大樓的2018年度航空器計劃中,旨在提高“大黃蜂”戰機的雷達效能,以填補F-35B/C未服役前造成的空窗期。
AESA雷達
美國空軍曾為F-15E安裝AESA雷達,陸戰隊的“大黃蜂”戰機雷達升級案通過後,很快就會著手進行。美國海軍陸戰隊在2018年3月份釋出了將更換現有AN/APG-73型雷達的訊息,雷神公司和格魯曼(Northrop Grumman)於去年夏天參加競標。格魯曼的升級提案是AN/APG-83擴張式高靈敏光束雷達(SABR),雷神公司則提出數年前專為“大黃蜂”設計的AN/APG-79(V)4型,它是2010年起就針對“大黃蜂”設計的AN/APG-79(V)X的最新改版型號,在適用性上完全沒有問題。
美國海軍陸戰隊計劃先更換84架使用APG-73雷達的“大黃蜂”戰鬥機,其中14架保留為備用機,餘下則分配給7個戰鬥機中隊使用。升級工作完成測試後自2020年第4季度起服役,一直換裝到2022年底全數完成。
發起攻擊的F/A-18戰鬥機
AESA雷達將使“大黃蜂”戰機能更有效執行多種任務,如空對空、空對地任務。而且這也是一個能夠節省開支的計劃,因眼前使用的APG-73雷達過於老舊,可靠太低,並造成維修花費與工時太高。雷神公司負責雷達安全感測器解決方案的副Quattroporte埃裡克·迪特馬斯稱,AESA雷達能讓戰鬥機飛行員具備對戰時的優勢,“大黃蜂”戰機上的新式雷達將有助於讓飛行員從更遠的地方對更多的目標加以識別、跟蹤與接戰。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正是戰鬥機機載雷達系統的不斷優化,才讓美國海軍飛行員近幾年來在空中或海上發現、遭遇不明飛行物—UFO的次數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