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在提起朝鮮戰爭時,一般會有兩種比較極端的態度。第一種是,我國志願軍太牛了,一個一個往上衝,完全不怕死,在沒有啥尖端裝備的情況下還靠人海戰術打贏了宇宙強國美國。

而另一種態度就是,志願軍有啥好牛的,不就靠著人多嘛。不知大家發現沒,這兩種態度都有一個關鍵詞,那就是人多。似乎人海戰術就是我志願軍打退所謂聯合國軍的唯一方法,其實這是一種人為的主觀誤導和對志願軍戰術的刻意貶低,其背後有何不可告人的目的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作為每一個有良知的中國人,我們都應該知道,志願軍並沒有視生命為草菅,人海戰術事實際上在朝鮮戰爭中可能存在,但也絕對不是主流,當時,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戰術上的運用和中國人民的意志才是這場戰爭能勝利的關鍵。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志願軍所用的戰術在現在都對美國軍隊產生著深刻影響,在美國西點軍校的教科書上有關於步兵作戰的章節,其中一章就著重描述了中國志願軍的在朝鮮戰爭時的作戰戰術。

而且在美國官方文獻中,也說志願軍發起得攻擊很講求戰術。該文獻還指出志願軍非常善於步兵的機動,在步兵滲透方面尤其出色。完成滲透之後,步兵從幾個方向發起攻擊,並製造出兵力人數眾多的假象,但實際上同“聯合國軍”判斷的兵力有很大的差距。

除了美國官方的說法以外,許多曾經參加過朝鮮戰爭的美國老兵也對志願軍的戰術素養給予了極高的評價。例如,有老兵指出,志願軍雖人數眾多火力很弱,進攻組織得非常有力,而且常常善於使用“詭計”,當然這裡的詭計就是戰術。

志願軍的步兵戰術美國人仔細研究過,因為美國人在當時確實被打怕了。美國人把中國步兵進攻時的戰術稱為“V'型戰術,即以V型戰鬥隊形進攻,進攻時始終保持2翼包抄的態勢,對守方的兩側保持強大的壓力,如果守方戰鬥意志稍微差一點,害怕後路被斷,極易形成潰散的局面,進而被裝進口袋。

此戰術是志願軍步兵最為經典的進攻戰術,在整個朝鮮戰爭中,當志願採取攻勢時,美軍在面對此戰術是是無法守住陣地的。美國人當時評論,當中國人進攻時,美軍不可能守住任何一塊陣地,以至於美軍制定的戰術是,當中國人進攻的時候,每天撤退20公里,等待天亮。看美軍也有這麼慫的樣子,想必有很多人在心裡暗喜是吧。

在松骨峰戰役中,我志願軍的戰術也是應該被寫進教科書級別的。在這場戰役中,志願軍用一個連的兵力堵住了美軍一個師。打這一仗的的指揮員是連長戴如玉。那時候的連排長,都是解放戰爭之前,甚至抗日戰爭初期入伍的老兵,身經百戰。

一上陣地,看到腳下低矮的禿山包和對手一眼望不到頭的汽車、坦克、大炮。戴如玉連長一下就明白,自己接受的是什麼性質的戰鬥任務了。說白了,就是死戰。

戴如玉採用的是“添油戰術”。把全連分成4個戰鬥小組,陸續投入戰鬥。按說,“添油戰術”是兵家大忌,打仗最忌分兵,但是當時的情況又不得不分,只有分,才能把時間拖下來。

你想:以美國人的兵力、火力,如果所有的人都上去,一下子就打光了,下面的時間怎麼辦?這就是戰術。當然,這樣的仗能打下去,一個前提就是大家都抱定了必死的決心,否則,這一仗肯定打不下來。合理地使用勇敢精神和進行兵力配置,就是這次著名戰鬥所運用的戰術。

戰鬥的結果是,整個阻擊一共打了8個多小時,也就是說,4個小組,差不多等於每小組打了2個小時。生死關頭,對手也下了血本,飛機、坦克、大炮都用上了,而且後續部隊源源不斷。

最後一次衝擊,出動了32架飛機、18輛坦克,還有幾十門榴彈炮,但是沒有拿下山頭。如果不分兵,一連人在這種情況之下打這麼長時間是不可想像的。

14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以色列的戰爭遺骸眼淚谷,戈蘭高地本塔爾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