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自從坦克在一戰戰場誕生以來,它就受到來自各方面的威脅,除了敵方坦克的挑戰外,各國軍隊始終不遺餘力地開發各式反坦克武器,從早期的反坦克步槍、反坦克炮到今日先進的反坦克導彈、反坦克火箭筒,就算是步兵也有與這些鋼鐵猛獸拼力一搏的能力,這場"矛盾之爭"一直延續至今,而且還將繼續進行下去。為了應對反坦克武器的進步,坦克自身的防護也在持續加強,增加裝甲厚度,改良裝甲材質,採用傾斜裝甲,加掛各式附加裝甲,直至開發出各種主動防禦手段。在加強坦克防護方面,二戰德軍算是典範,頗具奇思妙想。

在二戰初期,德軍坦克的裝甲並不算好,其最強的III號、IV號坦克早期型裝甲最厚處不過30毫米,而I號、II號的裝甲僅有13~15毫米。在波蘭和西歐的戰役中,不論是波蘭的37毫米反坦克炮、還是英軍的2磅炮或法軍的25毫米反坦克炮,甚至各式反坦克步槍都能擊穿德軍坦克的裝甲,讓這支"鋼鐵勁旅"頭痛不已。

汲取初期戰鬥的經驗教訓,德軍從1940年開始採取措施提高坦克的防護水平,以III號坦克為例,III號H型在車體正面和後面增加一層30毫米表面硬化裝甲,以螺栓固定,III號J型採用整體的50毫米裝甲,III號後期型又普遍增加了一層20毫米均質裝甲。此外,III號坦克還會在車體兩側以及炮塔周圍加掛5~8毫米厚的間隙裝甲(也稱為裝甲裙板),提高對行走裝置和炮塔的保護,抵禦成形裝藥武器的攻擊,比如巴祖卡火箭筒。類似的加強防護手段也被應用在IV號坦克上。除了增加各種形式的附加裝甲外,德軍坦克也會把備用履帶或繳獲的敵軍履帶掛在車身上,提供額外的防護。

在德國人挖空心思地加強坦克裝甲的同時,他們的東方盟友日本卻對附加裝甲嗤之以鼻,甚至公開禁止部隊為坦克增加額外的防護手段。就坦克技術而言,日本相比德國、美國、蘇聯等國差了一個檔次,雖然在戰爭後期開發了號稱能叫板M4"謝爾曼"的三式中戰車,但這種"決戰兵器"是名副其實的"島裡蹲",從未經歷實戰。在太平洋戰爭中,打滿全場的日軍坦克還是在二戰之前開發的九七式中戰車和九五式輕戰車,它們的效能相比歐美坦克差距明顯。

就防護效能而言,九七式中戰車正面採用表面滲碳的鎳鉻合金裝甲,但厚度僅有30毫米,而九五式輕戰車的裝甲最厚處更是僅有15毫米,連美軍12.7毫米M2重機槍的穿甲彈都頂不住!在早期面對缺乏反坦克武器的中國軍隊時,日軍坦克裝甲貧弱的問題還不算特別突出,但到了太平洋戰場上,對陣反坦克手段豐富的美軍時就徹底落於下風。美軍利用繳獲的日軍坦克進行測試,九七改中戰車和九五式發射的穿甲彈在500米距離上很難對"謝爾曼"的正面構成威脅,而"謝爾曼"的主炮卻能在1000米開外就將兩者秒殺,可見日軍主力坦克的防護能力怎是一個弱字了得!

即便如此,日軍高層始終拒絕為前線坦克增加防護手段,而給出的理由令人啼笑皆非:首先,如果坦克安裝附加裝甲,會損害現有制式兵器的權威,導致軍心不穩;其次,安裝附加裝甲是懦弱怕死的表現,有違視死如歸、忠君效命的武士道精神,真正的軍人應當與戰車共存亡,而不是想著如何逃避敵軍的攻擊;最後,戰車部隊是得到天皇首肯的精英部隊,裝上附加裝甲就辜負了天皇陛下的信任,沒有精神!

正是因為上述奇葩理由,大多數日軍坦克就與附加裝甲無緣了,但凡事總有例外,在天高皇帝遠的前線地帶,部分基層部隊本著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精神,自行採取改造措施,加強坦克防護。駐緬甸的戰車第14聯隊的官兵們想到一個點子,既然軍部高層禁止為坦克焊接額外的裝甲板,那就把附加裝甲改為可拆卸式的,用插銷固定,平時上級檢查就拆掉,戰時再裝上,多一層護甲就多一分生存的希望,至於製作附加裝甲的材料來自於戰爭初期繳獲的美製M3"斯圖亞特"輕型坦克。

日軍將M3坦克的裝甲板切割下來,製作成一定尺寸的附加裝甲,厚度為25毫米,安裝在九七改中戰車的車體首下位置,並與車體保持15毫米的間隙,每輛坦克需要6塊附加裝甲,對於美軍坦克使用的成形裝藥炮彈有一定的防護效果。之所以安裝在車體首下是為了避免遮蔽觀察窗的視野和車首機槍的射界。戰車第14聯隊成功改造了3輛九七改,略微提升了防護效能,但也產生了負面影響。由於車首重量增加,導致行走機構和懸掛裝置的前部負荷過大,車輛操作死角也變大了,降低了操縱效能,因此這種臨時改裝並未在日軍中得到推廣。

除了投機取巧的可拆卸式附加裝甲外,在實戰中也有日軍坦克將備用履帶板裝在車身上增加防護的例子,但是並不多見。在太平洋戰場的坦克戰中,絕大多數日軍坦克都頂著一身薄皮硬衝美軍的火力網,最後求仁得仁,化成一具具為天皇陛下殉葬的鐵棺材,對於恪守武士道傳統的日軍戰車兵而言,這才是最好的結局。

13
最新評論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埃及海軍收到大禮,義大利造新護交貨,法國痛失大單,沒後悔藥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