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準備對在伊拉克的美國人發動襲擊,只要再有一名美國人死亡,伊朗就必須負責,奉勸伊朗不要輕舉妄動。”近期,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個人社交媒體賬號上發出了這一威脅,引起國際輿論廣泛熱議。
伊朗折損多位重要人物,美伊緊張關係加劇2020年年初,伊朗高階將領卡西姆·蘇萊馬尼被炸身亡,隨後,美國承認是自己所為。作為伊朗政壇中的重要人物,在近期地區局勢緊張的背景下,蘇萊馬尼的死亡使得美伊緊張關係進一步升級。有專家指出,儘管美國國防部表示,蘇萊馬尼是造成多名美軍死亡的罪魁禍首,因此,特朗普下達了此次刺殺任務,但實際上,美方此舉除了有“復仇”的目的外,另一個更重要的目的便是,削弱伊朗的影響力,打壓伊朗在本地區的力量和地位。
今年年底,伊朗核科學家法克理扎德遇刺,作為伊朗核領域發展的重要領軍人物,法克理扎德的死亡對伊朗來說,可謂損失慘重。
伊朗接連折損兩位重要人物,使得中東地區的衝突一觸即發,值得注意的是,從近來伊朗發生的刺殺事件可以看出,無人機等遙控技術已經越來越先進,因此,定點清除、刺殺行動極有可能會在日後更加氾濫,這也將成為國家和國家之間對峙的“新常態”。
美軍加大在中東地區的軍事部署,特朗普火上澆油另有所圖近日,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附近遭遇轟炸襲擊,之後,美國將兇手定位在伊朗身上,但伊朗方面予以否認,就在兩國“打嘴仗”的同時,美軍也開始行動,這次更是罕見公開了潛艇的動向,多艘艦艇進入了波斯灣,甚至還提到了潛艇作戰的細節,很顯然,這是公然在向伊朗發出威脅。
特朗普選擇在此時向伊朗發難,進行極限施壓,對此,伊朗外長表示,特朗普此舉是在轉移注意力,將國內抗疫失敗和競選失敗的視線轉移到伊朗身上。
但實際上,除了轉移視線這一目的外,還有更重要的一點是,特朗普在美國大選之年,“瞄準”伊朗,也存在想當“戰時總統”的嫌疑,藉此實現連任。並且,即使特朗普政府沒能成功透過戰爭的方式保住自己的總統之位,但特朗普也能在最後的時間裡留下自己的“政治遺產”,使得拜登在上臺後不會輕易重返伊核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