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國家面臨著侵略危機時靠的是什麼?靠的是敢於上戰場拼搏的戰士、那麼戰場上的戰士所向披靡,靠的又是什麼?靠的是一個民族的戰鬥精神、戰士們保家衛國的那份赤誠之心。說到戰鬥精神不得不提84年國慶大閱兵,這次閱兵有什麼不同嗎?軍迷們應該知道,這是公認的一次最有"殺氣"的一次閱兵典禮。因為這次參與閱兵計程車兵都是來自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的參與者,這種"殺氣"很好詮釋了我國的戰鬥精神,視死如歸絕不服輸的拼搏戰鬥精神。
這位英雄的名字叫楊啟良,用堅定的眼神告訴後人,他保家衛國的決心
對越反擊戰中犧牲了無數的英雄,也有很多英雄頑強的活了下來直到戰役結束。今天的主人公可以說是這場戰役中比較出名的角色英雄,他叫做楊啟良。這位戰士是對越戰役中的"一等功大臣"他參戰時曾經給我們後人留下一個"最震撼人心的眼神",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當你看到這張照片後,一眼就會被他的堅定所吸引住,移不開目光。能夠感受到他身上散發的光芒,保家衛國的堅毅決心。
為民一等功臣,卻不曾居功自傲,更不向同事誇誇其談
據曾在楊啟良單位的同事說"大家同事那麼久了,竟然不知道他有如此大的榮耀,原來是個人民英雄"大家都聽聞曾經國家政府發放過一片牌匾給楊啟良,想要讓楊啟良拿出來給大家看看,楊啟良卻說:"原來是掛在自家的客廳裡,後來想了想覺得還是有些張揚,於是就把它給收了起來放在了箱子底下"架不住同事們好奇心,紛紛投來一睹為快的懇求表情,楊啟良便開始翻箱倒櫃尋找那塊牌匾,最後終於在臥室角落裡找到了這塊榮譽的獎品。
在對越反擊戰中他當時所在的步兵第一師第二團第三連,在戰爭勝利後被譽為"堅守英雄連"而楊啟良本人更是被國家授予"人民解放軍一等功"許多人都羨慕這無比尊貴的榮譽,可是卻不知他是用何等犧牲換取的這等榮譽。也許當時的楊啟良並不想要什麼一等功的榮譽,他當時腦海裡只想著一件事,那就是堅守住自己的陣地,打敗敵人贏得戰爭。
戰爭過程中:楊啟良以一敵眾,並且殲敵18人守住陣地
一名來自台州市23歲的小夥子名叫楊啟良,1984年3月9日這一天對他來說是個意義非凡的日子,讓他終身難忘。1983年這一年是他被應徵入伍,參加了對越反擊戰開始作戰。當時他們所處的戰地地形,大部分處於丘陵地帶。楊啟良生活在一個狹窄又潮溼並且不通風的洞穴裡,就這樣呆了整整一年。這樣的氣候和條件並不適合人居住,潮溼又陰暗的地方普通人呆久了肯定會生病的,身為人民戰士的他們沒有辦法只能身居於此。楊啟良的戰友們腳趾和大腿都不同程度的潰爛,鮮血淋漓。
楊啟良在這一年內,沒有洗過一次臉也沒有換過一套衣服,身上的氣味和衛生情況可想而知有多差。但是楊啟良卻有一顆堅定的心"只要能打勝仗,這些都不重要"戰友們和楊啟良都是一種態度。如此惡劣的環境楊啟良和他的戰友們從來沒有抱怨過,戰友們更顧不上身上那些潰爛的腐肉和面板,大家都只有一個共同的目標那就是打贏這場戰役,贏得最終的勝利。
3月9日那天晚上,越軍喪心病狂般的先後兩次攻擊我方軍地陣營,而且越軍這兩次都是以一個連的兵力輪番發我方起攻擊,人數眾多的越軍被我連逐一擊破,打的越軍落荒而逃。
在我軍打退越軍後,越軍並不甘心7次瘋狂的反撲。夜裡10點45分時,越軍開始轉變戰略換了個攻擊點,開始進攻我軍166高地西側,那處是無名高地。
楊啟良作為班長率領三名將士堅守在無名高地西側點,入夜後越軍不停的逼近陣地,不斷向無名高地發動進攻,連續3次都被楊啟良帶領的小分隊給打退。在這期間楊啟良帶領的小分隊中有3名戰士都先後負傷,哨崗上就只有楊啟良一個人在頑強的堅守著。楊啟良看著戰友們倒在血泊中,暗下決心一定要保住陣地不能讓戰友的血白流。他一邊打著進攻的敵人一邊對著步話機喊著"人在、陣地在"這句誓言。
此時的越軍找到了一個突擊點,他們沿著166-168高地之間的一個窪地開始向楊啟良堅守的無名高地開始拼命的進攻。此時的陣地只剩下楊啟良一人獨自作戰,而越軍是蜂擁而至,軍臨城下。楊啟良的左邊大腿鮮血淋漓,被炮彈打傷他卻一聲都沒吭。此刻的楊啟良絲毫沒有畏懼之心,一邊扔著手榴彈,一邊對著步話機說道"向我開炮"真可謂是奇蹟的時刻,楊啟良就憑藉著有利的地形,帶著傷孤身作戰四個多小時。並且打敗了越軍發起的4次進攻,每次越軍進攻的人數從一個班到一個排都被打退。楊啟良殲敵18人,後人都稱他為活著的"王成"
每當他說起戰事都是意猶未盡,毫不後悔
後來的楊啟良談起當時的情形,他就會撩起褲管,給大家看一下戰爭留下的印記,一道道傷疤。子彈打進楊啟良大腿處的傷疤,讓人看的觸目驚心。就在疤痕的下面還留著一塊彈片,至今都未能取出。據楊啟良說,每逢梅雨季節,腿關節就會鑽心的疼,但他說這還算好的情況。最讓他感到難受的是,每當閉上眼後都是在戰場上槍林彈雨的模樣,彷彿子彈就在耳邊擦肩而過,那種恐懼永遠存在,夜裡總是睡不了安穩覺,而且這種情況一輩子都會如影相隨。之前有很多采訪是關於參戰後退役的老兵戰士們,他們都有個共同點。在戰場上毫不畏懼生死,與敵人拼個你死我活,可是回到現實生活中後,睡個安穩覺對他們來說是極其奢侈的。有著與楊啟良一樣的困擾,睡著後就會夢到戰場上的血雨腥風。
轉行後的他依舊認真負責,沒有絲毫怨言
1996年這一年楊啟良轉業了,他既沒有選擇和解放軍工作相關的工作也沒有選擇警察的職業。有可能是在戰場上呆久了,血雨腥風的場面見的太多讓人太過於悲傷,所以他想選個和生死無關的工作,這樣就不用承受身邊的戰友一個個的消失不見的悲慘場景。他選擇了去當某市的消費協議秘書長,他在這個職位上僅僅不到一年的時間,受理的消費者投訴案件259件,調解率達到了98%。然而受理這些案件的人正是楊啟良,全部由他本人調解處理。在全市行政系統內,楊啟良受理的案件和調解消費者投訴最多的人。
楊啟良在工作期間,每天平均要受理投訴案件最少兩三起,他處理的投訴案件,消費者都十分認可滿意度很高,可是工作中總會遇到一些小困難,不是那麼一帆風順,也會莫名其妙的受些委屈。
那是在轉業後第二年的3月份左右,楊啟良受理了一件關於汽車4S店遭到的投訴案件。車主在外地出差期間在路上發生了一起交通事故,可是車主卻謊稱是汽車4s店沒有把車子給他修理好,指責4S店的錯誤造成的問題。可是當楊啟良接受到案件後立馬核實情況,發現是這個車主在撒謊,楊啟良不支援他的投訴結果,駁回了他的投訴案件,沒想到這個車主不僅沒有羞愧還反過頭來破口大罵楊啟良,不僅如此還口口聲聲的恐嚇楊啟良本人。
楊啟良對於這件事的處理肯定公正嚴明,認真調解卻不想結果卻遭到惡意的辱罵,楊啟良內心感到有一些委屈,的確自己是沒有做錯的。經過歲月的洗禮,當年熱血沸騰的軍人竟然沒有發火大怒,而是默默承受了委屈。他的老同事說,按照楊啟良年輕時候的性格肯定會大怒,同事沒想到楊啟良卻忍下了怒氣。
楊啟良從槍林彈雨的戰場上回到生活中,成了一位調解瑣碎事務的"老孃舅"他的角色雖然存在著翻天覆地的轉變,可是英雄本色卻絲毫不曾蛻變。永遠保持著一顆正直的心,有耐心有毅力的真英雄。
居功自傲是普通人都會有的心態,更何況是那些擁著無比榮譽的戰士們,他們應該為自己感到驕傲,可是他們並沒有因為有軍功而自持甚高,反而更加的平易近人,能夠理解他人。
我想這是作為一名中國軍人而具備的最基本的素質,生活中如果我們遇到這樣的軍人,請大家多給予一些尊重和愛心,他們為這個國家和人民付出的太多,甚至是自己的生命。